中评观察:低空经济蓄势待发 港台有机遇

首届低空峰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月31日电(记者卢哲)1月,“低空经济”在香港可以说是“热词”之一。涉及低空经济的新机构成立,有关低空经济的研讨会召开,关于低空经济的政策开始试点……笔者观察,随着2024年“低空经济元年”的开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香港和台湾的相关人士,都积极抓住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希望在技术、人才、合作和市场发展上,共同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1月10日,由香港大学和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联合举办的首届低空峰会在香港大学拉开帷幕。峰会为期两天,分别在香港和深圳前海举行了系列演讲、研讨及签约活动。这也是香港首个以“低空”为专门研讨主题的跨深港的峰会,得到了业内很高的关注。

  在当天的峰会上,香港大学宣布成立低空经济研究院,并将制订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引领大湾区和香港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院方表示,研究院汇聚不同领域专家,为香港低空经济研究及具体应用作出贡献。研究院将在今年计划申请研究经费,并成立2间联合实验室,同时将就低空经济制订有关装置的原型开发计划,研究装置的导航安全技术。 

  1月15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旨在助力构建国家及香港特区政府的低空经济发展蓝图。科大表示,校方在多领域具备跨学科优势,为构建全面低空经济生态系统打下坚实基础。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将采用跨学科策略,汇聚来自人工智能、工程设计及商业领域的顶尖学者,促进低空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研究团队将打造一系列前沿科技,包括在感知、通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安全性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开发创新技术,助力低空经济活动顺利运行。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1月表示,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将会在今年第一季陆续推行,助力香港低空经济规划。低空经济监管沙盒是特区政府发展低空经济的首个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创新的监管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相关技术和应用的落地,让行业持份者能够在指定航线内以可控和安全的方式就一些项目概念进行测试和试验。

  低空空域,通常指距地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的空间范围。笔者观察,低空交通概念由来已久,低空经济则是我国提出的一个独特概念,直接将其定位为一种经济形态,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我国在2021年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而2024年则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因为在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纳为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作为新增长引擎。国务院随后推出一系列措施,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2024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专责拟订和落实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及中长期发展。由此可见,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整个宏观经济布局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年来,全国多地积极多举措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生机蓬勃,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更是积极响应。

  在香港,“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9月23日在香港成立,香港特区在10月发表的《2024年施政报告》中也宣布了一系列有关发展低空经济的措施。至今年1月,各项有关低空经济的机构及研究正式进入运行阶段,可以说标志着香港参与低空经济发展的计划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台商代表也表达了对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的极大关注。笔者在1月21日深圳举行的台商台胞迎新春座谈会上访问了深圳市台协会长、宇宏工艺(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富贤。他多次提到,台商台资应该抓住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也可以发挥一些优势,而深圳作为发展低空经济的“排头兵”,希望深圳的台商也能够是其中的参与者,更是制造者、投资投入者。他还特别强调,台商过去已经错失了一些参与大陆发展的机遇,现时应更加瞭解国家政策,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实际上,不止深圳的台商有这方面的想法,笔者在采访中瞭解到,珠三角、长三角等不少对制造及科创有关的台资企业都表达过相关的期望。可以说,正如许富贤所提到的,台商早前错失过一些抓住国家政策发展的机遇,现时更加希望能抓住机遇,共享发展机遇与发展红利。

  笔者观察,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优势,香港背靠祖国联通国际,在发展低空技术、低空经济方面,香港有决心、有潜力、有实力、有优势抓住机遇,构建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促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配合国家发展规划蓝图,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促进国家创新科技方面贡献力量也获得成绩。而另一方面,在大陆台商台胞看到了国家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期望能持续参与大陆发展,分享更多机遇。当然,这不仅要有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台资台企自身的努力。   笔者认为,面对国家与时代的重大机遇,正是一个很好的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机会。在技术发展和政策铺路的背景下,若能融合台湾及香港的技术与人才优势辅以适当的产业转型,融合内地的先行经验及科技创新优势、地方先发优势,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国家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宏大。而香港及能抓住国家发展机遇的台湾同胞作为参与者,若有足够智慧,亦必然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共享两岸关系“其乐融融”的发展红利,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首届低空峰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月31日电(记者卢哲)1月,“低空经济”在香港可以说是“热词”之一。涉及低空经济的新机构成立,有关低空经济的研讨会召开,关于低空经济的政策开始试点……笔者观察,随着2024年“低空经济元年”的开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香港和台湾的相关人士,都积极抓住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希望在技术、人才、合作和市场发展上,共同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1月10日,由香港大学和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联合举办的首届低空峰会在香港大学拉开帷幕。峰会为期两天,分别在香港和深圳前海举行了系列演讲、研讨及签约活动。这也是香港首个以“低空”为专门研讨主题的跨深港的峰会,得到了业内很高的关注。

  在当天的峰会上,香港大学宣布成立低空经济研究院,并将制订低空经济发展白皮书,引领大湾区和香港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院方表示,研究院汇聚不同领域专家,为香港低空经济研究及具体应用作出贡献。研究院将在今年计划申请研究经费,并成立2间联合实验室,同时将就低空经济制订有关装置的原型开发计划,研究装置的导航安全技术。 

  1月15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旨在助力构建国家及香港特区政府的低空经济发展蓝图。科大表示,校方在多领域具备跨学科优势,为构建全面低空经济生态系统打下坚实基础。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将采用跨学科策略,汇聚来自人工智能、工程设计及商业领域的顶尖学者,促进低空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研究团队将打造一系列前沿科技,包括在感知、通讯、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安全性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开发创新技术,助力低空经济活动顺利运行。

  同时,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1月表示,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将会在今年第一季陆续推行,助力香港低空经济规划。低空经济监管沙盒是特区政府发展低空经济的首个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创新的监管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相关技术和应用的落地,让行业持份者能够在指定航线内以可控和安全的方式就一些项目概念进行测试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