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库论坛:罗祥喜论从香港看两岸新变局
中评社香港10月21日电(记者 束沐)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中评智库基金会9月27日下午在香港共同举办思想者论坛,主题为“从香港看两岸关系新变局”。中评智库基金会秘书长、高级研究员罗祥喜表示,未来几年的两岸关系必定更趋复杂严峻,变数增多、不确定性增大,可以说相当险峻,但短期内局势可控,中长期不悲观。
罗祥喜把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归为三大类:一是大陆因素,包括大陆本身的发展及对台政策变化;二是外力的影响,主要是美国因素的影响;三是台湾内部自身的种种变化。他认为,相对来说,大陆因素和外部因素比较稳定,也比较明确,比较容易把握。现在变化比较大也比较复杂的是台湾内部的种种变化。
最大变数在岛内 “台独”猖獗、在野制衡不足
罗祥喜认为,从2024年初的台湾二合一选举投票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台湾政治生态和政党生态的基本特征。但是,只从大的板块结构来分析台湾的政治发展远远不够,因为不仅蓝绿白之间的博弈持续进行,而且不同板块内部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不同,影响力也在变化之中。
他表示,就民进党内部来说,派系的变化非常大,新的派系新赖系或泛赖系正在形成和崛起,加上赖清德个人的人格特质和行事风格,对未来几年民进党的发展会有重要影响。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民进党的“两国”论述愈趋深化,并且以各种形式阻碍、打击、遏制两岸交流,强化军事对抗,“台独”言行有激进化、民粹化的趋势,甚至有纳粹化的迹象,以致两岸关系愈趋紧张,不排除擦枪走火的可能。
在野方面,他认为代表台湾第三势力的白色力量,正面临重大考验。柯文哲面临的是司法问题,还是民进党的政治打压问题,或者是两者皆有,社会高度关注,也高度质疑,柯文哲、民众党何去从何对未来台湾的政治发展无疑有重大影响。而作为最大的在野党中国国民党也面临路线、论述、凝聚力、竞争力、制衡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挑战是空前的。蓝白之间的竞合也有变数。核心的一点是,蓝白制衡民进党“台独”分裂行径、稳定两岸关系的能力面临考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民进党持续执政与在野政党制衡力量的不足,并不意味着民进党可以为所欲为,更不意味着“台独”可能性增加。相反,越来越多人认知到台湾不可能“独立”、“台独”意味着战争,希望两岸交流交往、和平发展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这是制约两岸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外部因素并非全然不利两岸关系发展
罗祥喜表示,最大的外部因素是美国因素。台湾问题本身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但台湾问题久拖不决有美国干预和介入的影响,台湾问题至今仍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除了长期在台湾谋取巨额的经济军火利益之外,“以台制华”更是美国的战略利益所在。美国现在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台湾则被美国视为中美博弈、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近几年加强涉台“立法”、提升美台往来层级、提高售台武器的数量和质量、深化美台军事交流合作、加强武装台湾的力度等,都是具体的反映。同时,美国也鼓励、支持一些盟友加强涉台表态或干预,配合美国“以台制华”,阻碍中国的发展。毫无疑问,外力的干涉还会持续,干涉的深度和力度都可能增加,这是影响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他认为,观察外部因素的影响时,既要看到国际反华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不愿意看到两岸的统一,必须看到外力干预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也要看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大义所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都认同中国政府的立场,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寻求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最大的稳定力量是中国大陆的实力和定力
罗祥喜表示,近几十年来两岸关系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两岸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指的实力,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话语权的变化。在复杂严峻、充满变数和挑战的两岸关系当下,中国大陆的实力直接表现为稳定两岸关系的能力。
他分析,在具体的政策作为上,一方面表现为仍强调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统一进程;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为有利;强调坚持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大力推动两岸交流特别是青年交流,积极推进融合发展进程,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到大陆求学、就业、创业和生活,不断完善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
香港可发挥积极作用 两岸智库交流更重要
罗祥喜表示,在两岸关系中,香港曾发挥重要和独特的中介、桥梁或缓冲作用,包括两岸交流的开启和“九二共识”的形成,都与香港密切相关,港台关系也因为香港的独特性而成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但是,因为种种内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民进党执政下,港台关系严重恶化和停滞,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明显褪色。在两岸官方不可能接触对话的当下,两岸民间交流、对话、协商更显重要。香港应该主动作为,在促进两岸扩大和深化交流、共议统一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他认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已成为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探索、推动“两制”台湾方案的路径很多,借鉴港澳“一国两制”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即为其中之一。虽然台湾与港澳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当然应该根据台湾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以及两岸关系的具体情况加以制定,与“一国两制”港澳方案肯定有很多不同。但是,“一国两制”港澳方案形成过程中的许多经验和做法,以及“一国两制”二十多年实践中的许多经验与教训,可以为“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和制定提供参考和启示。总之,在爱国者治港、香港已经由乱及治、进入由治及兴阶段的当下,香港应该利用自己的独特条件和环境,以为我主、主动作为,在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罗祥喜同时认为,未来几年两岸关系和台湾政治的发展充满变数,两岸智库的交流更显重要。加强对台湾政治生态、政党生态、社会思潮的把握和研究,两岸智库可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两岸深化交流、增进瞭解、减少误判、寻找可能改善两岸关系发展的空间和可能的切入点的有效路径之一。
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中评智库基金会9月27日下午在香港共同举办思想者论坛,主题为“从香港看两岸关系新变局”。论坛由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所长李风主持;评论员有:中华新时代智库基金会理事长李大壮、新范式基金会总裁邵善波、香港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前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宋小庄、中评智库基金会秘书长罗祥喜、副秘书长束沐。
中评社香港10月21日电(记者 束沐)香港亚太战略安全研究所、中评智库基金会9月27日下午在香港共同举办思想者论坛,主题为“从香港看两岸关系新变局”。中评智库基金会秘书长、高级研究员罗祥喜表示,未来几年的两岸关系必定更趋复杂严峻,变数增多、不确定性增大,可以说相当险峻,但短期内局势可控,中长期不悲观。
罗祥喜把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归为三大类:一是大陆因素,包括大陆本身的发展及对台政策变化;二是外力的影响,主要是美国因素的影响;三是台湾内部自身的种种变化。他认为,相对来说,大陆因素和外部因素比较稳定,也比较明确,比较容易把握。现在变化比较大也比较复杂的是台湾内部的种种变化。
最大变数在岛内 “台独”猖獗、在野制衡不足
罗祥喜认为,从2024年初的台湾二合一选举投票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台湾政治生态和政党生态的基本特征。但是,只从大的板块结构来分析台湾的政治发展远远不够,因为不仅蓝绿白之间的博弈持续进行,而且不同板块内部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不同,影响力也在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