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论坛 王俊生:中韩关系难改善三大原因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日前参加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主办的第三届“双C论坛——对第九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评析与三国关系展望”并做了发言,他主要谈及三方面,一是怎么评估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二是评估会议得以举行的动因,三是前景展望。
王俊生说,总体来看,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是超出预期的。第一,发表了内容比较丰富的宣言,《联合宣言》共38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机制化建设、经贸合作、地区意义,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第二,触及到了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磋商、加强产业链合作等,虽然实际操作层面很困难,但至少没有回避这些敏感问题。第三,中韩举行了比较成功的领导人互动。“那么,既然这次会议超出预期,原因在哪里?我想原因主要是中国不愿意看到地区的冷战格局,希望避免东北亚的阵营对抗的考虑。”他说。
王俊生也表示,这次领导人会议有积极意义,即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中日韩关系,但不要夸大,制约三边开展实质性合作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我们看到,召开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5月31日、6月2日韩国又再公开场合提及台海问题,中日韩的副部长级2+2会议开完以后,韩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又在提南海问题。所以,尹锡悦政府一边倒向美国的政策是战略举措,不会因为国会选举结果而改变,至少在尹锡悦政府之内中韩关系改善的前景并不乐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安全上与中国的分歧加大。从韩国角度看,过去对我们依赖和期望比较多的就是朝核问题解决。但现在看看,在朝核问题上尹锡悦政府和我们现在合作的动力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尹锡悦政府认为中方不仅不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反而在所谓的“袒护”朝鲜,它觉得和中方在这个问题上有本质分歧,但凡是遇到朝鲜发射导弹的情况,韩国就第一时间找到美国、日本面对面沟通,因此可以看出,在安全问题上中韩双方分歧是非常大的。
第二,在产业链上对中国去风险。这不仅仅是在政治战略层面倒向美西方,也是把经济安全化、意识形态化,这一点中国已经多次公开提及不能把经济安全化,但实际上韩国就是这样做的。
第三,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倒向美西方。1992年中韩建交就是超越价值观分歧的,但现在从韩国的角度看,从价值观、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排斥感没有任何掩饰。
综上可见,尹锡悦政府主要在说服中国,而不是想实质性改善对华关系,中韩关系根本性改善的基础还非常薄弱。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日前参加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主办的第三届“双C论坛——对第九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评析与三国关系展望”并做了发言,他主要谈及三方面,一是怎么评估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二是评估会议得以举行的动因,三是前景展望。
王俊生说,总体来看,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是超出预期的。第一,发表了内容比较丰富的宣言,《联合宣言》共38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机制化建设、经贸合作、地区意义,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第二,触及到了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磋商、加强产业链合作等,虽然实际操作层面很困难,但至少没有回避这些敏感问题。第三,中韩举行了比较成功的领导人互动。“那么,既然这次会议超出预期,原因在哪里?我想原因主要是中国不愿意看到地区的冷战格局,希望避免东北亚的阵营对抗的考虑。”他说。
王俊生也表示,这次领导人会议有积极意义,即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中日韩关系,但不要夸大,制约三边开展实质性合作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我们看到,召开过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5月31日、6月2日韩国又再公开场合提及台海问题,中日韩的副部长级2+2会议开完以后,韩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又在提南海问题。所以,尹锡悦政府一边倒向美国的政策是战略举措,不会因为国会选举结果而改变,至少在尹锡悦政府之内中韩关系改善的前景并不乐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