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新闻》与外力勾结劣迹斑斑

  中评社北京12月30日电/大公网评论道,警方国安处昨日拘捕7名《立场新闻》高层、前高层或相关人士,涉嫌“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行动中冻结《立场》6100万港元资产。未几,《立场》于社交平台宣布停止运作,并即时遣散所有员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次行动由国安处负责,但拘捕相关人士的罪名却非国安法,而是《刑事罪行条例》中的“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所以严格而言,《立场》在现时点还只是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有关系”而已,远未到需要即时被取缔的程度。但《立场》却显得心中有鬼,律政司和警方尚未动用到国安法,便已匆匆忙忙遣散员工自行“执笠”,反倒让人觉得,或许其背后果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6100万巨资从何而来?

  国安处高级警司李桂华昨日表示,依据国安法第43条,冻结《立场》6100万资产,该笔款项为国安处历来冻结过的最高金额。这又不得不产生另一个疑点,犹记得半年前国安处冻结《苹果日报》3间相关公司资产,合共也不过1800万港元,何解《立场》只是一间网媒,可以较《苹果》多出三倍资金?

  《立场》声称自己是非牟利新闻网站,经营模式是透过接受商业广告及公众赞助来支持长远发展,及至早前壹传媒多名高层被捕后,《立场》便停止接受新会员捐款,这一间要广告无广告,要课金无课金的网媒,竟然可以有6千多万资产,甚至可以在英国伦敦设立分社,其资金来源、在外国设分社的理由,实在耐人寻味。

  顺带一提,昨日被捕的7人中,包括女歌手何韵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立场》前董事之一,但说到何韵诗本身,相信大部分人比起其演艺成就,也许对她在政治方面的表演认识更多。在本港多次公开煽暴和参与非法集结这些就不费笔墨了,光是2019年(当时何韵诗仍为《立场》董事),她就先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抹黑中央和特区政府,甚至呼吁联合国把中国除名;之后又赴美出席当地国会听证会,诬蔑香港警队,又乞求美国通过涉港法案,干预香港事务。

  与其说此人是歌手,不如说更像政客。其所为跟如今遁逃海外的一干逃犯如出一辙,当《立场》的董事跟海外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其如今辞职割清关系,但违法事实岂能一笔勾消?

  其实法律何尝未给予过《立场》机会?《立场》在去年6月开始完全有足够时间改过自新,然而,他们却选择明知故犯,仍然继续玩火。国安法实施后不过一个月,《立场》已按捺不住刊登逃犯罗冠聪的文章,分析美国“制裁法”,更声称中国无力反制;去年11月,《立场》刊登另一逃犯张昆阳的文章,鼓吹国际社会联手“制裁”中国;一个月后,又刊登逃犯许智峯文章,称会游说外国官员“制裁”香港,更要将“抗争”思想和手段倒灌香港云云。

  今年2月,该媒体刊登乱港组织“键盘战线”发言人邝颂晴的专访,大有为对方宣传联署、要求德国政府“制裁”中国之嫌;5月时《立场》转载一篇题为《从北爱尔兰抗争经验看香港抗争运动的未来》的文章,内容煽暴更明目张胆鼓吹“孤狼”恐怖主义。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月后,香港便发生了震动全城的刺警案;今年6月,《立场》又刊登了一篇自称是维吾尔人的专访,与当时部分西方国家以涉疆事务抹黑、干预中国内政的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

  上述的所有文章和专访,都是国安法生效后才刊出,不仅是公然挑战国安法,部分文章更有为海外逃犯搭台,配合外国势力遏制中国之嫌。就如同其前董事一般,《立场》与其说是新闻机构,不如说更像政治组织,而且还隐约有外国代理人的影子。

  疑设英国分社逃避罪责

  据媒体报道,《立场新闻》于2014年12月16日,以“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为注册公司成立,由英属处女岛注册的“Web Network Limited”离岸公司控股。但今年4月,《立场》在英国设立新公司“Stand News(UK)Limited”,此极有可能便是警方提到的英国分社,其后官网便把“Best Pencil(Hong Kong)Limited”改列为“承印人”,并将公司名改为“Stand News(UK)”。

  以英国新公司取代原有的注册公司,是不是希望借此避过本地的法律追溯?不论如何,《立场》与外国势力间的关系因此更惹人怀疑,否则,如何解释其数千万元资产的来源?而且一间报道香港本地新闻的传媒机构,又为何要在英国设立分社?假如《立场》于心无愧,为何不亲自交代,反而忙不迭地选择自我终结?

  新闻自由应该用于报道事实,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假如有任何人充当外国代理人,图借新闻报道为名挑动社会矛盾、引发暴力冲突,才是真正损害和侵犯新闻专业与自由之举。警方目前已通缉《立场》创办人蔡东豪,而且正循其资金来源,开设英国分社的真正目的,以及有否勾结外国势力等方向展开调查,相信距离真相大白之日不远矣。   中评社北京12月30日电/大公网评论道,警方国安处昨日拘捕7名《立场新闻》高层、前高层或相关人士,涉嫌“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行动中冻结《立场》6100万港元资产。未几,《立场》于社交平台宣布停止运作,并即时遣散所有员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次行动由国安处负责,但拘捕相关人士的罪名却非国安法,而是《刑事罪行条例》中的“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所以严格而言,《立场》在现时点还只是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有关系”而已,远未到需要即时被取缔的程度。但《立场》却显得心中有鬼,律政司和警方尚未动用到国安法,便已匆匆忙忙遣散员工自行“执笠”,反倒让人觉得,或许其背后果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6100万巨资从何而来?

  国安处高级警司李桂华昨日表示,依据国安法第43条,冻结《立场》6100万资产,该笔款项为国安处历来冻结过的最高金额。这又不得不产生另一个疑点,犹记得半年前国安处冻结《苹果日报》3间相关公司资产,合共也不过1800万港元,何解《立场》只是一间网媒,可以较《苹果》多出三倍资金?

  《立场》声称自己是非牟利新闻网站,经营模式是透过接受商业广告及公众赞助来支持长远发展,及至早前壹传媒多名高层被捕后,《立场》便停止接受新会员捐款,这一间要广告无广告,要课金无课金的网媒,竟然可以有6千多万资产,甚至可以在英国伦敦设立分社,其资金来源、在外国设分社的理由,实在耐人寻味。

  顺带一提,昨日被捕的7人中,包括女歌手何韵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立场》前董事之一,但说到何韵诗本身,相信大部分人比起其演艺成就,也许对她在政治方面的表演认识更多。在本港多次公开煽暴和参与非法集结这些就不费笔墨了,光是2019年(当时何韵诗仍为《立场》董事),她就先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抹黑中央和特区政府,甚至呼吁联合国把中国除名;之后又赴美出席当地国会听证会,诬蔑香港警队,又乞求美国通过涉港法案,干预香港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