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首钢融合冬奥 谱写冰与火之歌

侧面望去的首钢大跳台颇为壮观(中评社 郭至君摄)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郭至君)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园已有悠久的历史,园区内以钢铁建筑为主,巨兽一般的复杂建筑,百倍大的各种零件交织缠绕的管道,精心设计的几何结构,以及厚重的历史感,浓浓的重工业风,已经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爱去的“网红打卡点”。这里还有一个吸引游客的因素就是,这里是北京冬奥奥组委的办公地,也是众多冰雪健儿争夺世界冠军的地方。

  追溯历史,首钢园始建于1919年3月,当时,北洋政府批准成立了官商合办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并选择在永定河畔的石景山东麓创建了北方最大的炼铁厂石景山炼厂。抗日战争爆发后,石景山炼厂被日本侵略者所霸占,1938年的4月份,石景山炼厂更名为石景山制铁所。1945年11月,石景山制铁所被国民政府接收,并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194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解放后的石钢获得了新生,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谱写出一部艰苦创业的发展史。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首钢的巅峰时期,当时,首钢以石景山区为重心成为了拥有二十多万职工的巨大工业企业,石景山区也在首钢的带动下率先完成城市化,并兴建了游乐园、体育场馆等城市设施。随着首钢的快速发展,首钢造成的工业污染成为了影响北京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的制约因素,以至于北京曾流传过一句话:“要首钢还是要首都”。从1994年开始,首钢决定不再增加产量,同时开始治理污染,成立了绿化公司和环境保护处,对工厂环境进行改造。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社会的环保意识和需求日渐高涨,把首钢工厂从北京搬走的呼声开始出现。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覆了首钢搬迁曹妃甸的方案,直至2010年底,首钢搬迁完成,首钢北京园区全面停产。

首钢园的青山绿水(中评社 郭至君摄)

  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后,北京冬奥会组织委员会落户于此,首钢园向体育产业加速转型。2017年,首钢园北区启动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建设,原精煤车间和运煤车间改造成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和冰球4个场馆,俗称为“四块冰”,2022年成功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中让各国运动选手啧啧称赞的“雪飞天”大跳台也在这里。除了“雪飞天”,首钢园里值得打卡的还有各式文化消费类店铺,从零食饮料到文创产品都充满新意、脑洞大开。

  百年老厂历经蝶变,如今的首钢园正以推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为重点,统筹做好后冬奥文章,布局“体育+”,引入更多新兴产业,朝着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目标昂首迈步。

可以看到经典的北京冬奥标志(中评社 郭至君摄)

谷爱凌夺金的“雪飞天”大跳台(中评社 郭至君摄)

首钢园(中评社 郭至君摄)

工业风与体育风相结合(中评社 郭至君摄)

园内还有一家具有工业风特色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中评社 郭至君摄)

首钢园(中评社 郭至君摄)

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中评社 郭至君摄)

首钢园三高炉(中评社 郭至君摄)

首钢园一瞥(中评社 郭至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