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两岸媒体盛赞南宁 此行值得!

南宁青秀山苏铁园。(中评社 蔡卓君摄)

  中评社南宁11月4日电(助理记者 蔡卓君)“没有想到还可以在这里看到台湾苏铁,感觉很亲切。”自媒体“台湾女孩鲈鱼”蔡如瑜告诉记者。

  青秀山是南宁的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南宁市的巨肺”。11月2日上午,2023年两岸媒体壮美广西行走进青秀山,在观景台上俯瞰南宁,探访苏铁园,见证保育千年苏铁的动人故事。

  “竟然可以在广西南宁看到台湾苏铁,这真是太奇妙了!”蔡如瑜热切地告诉记者,漫步在苏铁园中,感受千年苏铁的文化古韵,仿佛回到了家乡。当地导游陆曦向采访团介绍道,园内的台湾苏铁是与当地进行沟通协调后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培育研究。通过调研后发现南宁青秀山非常适合台湾苏铁的生长,于是当地政府与台湾相关负责人对接,双方交换苏铁植株用于交换研究。当地在青秀山苏铁园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广西苏铁种植资源保护基地,以苏铁植物的迁地保护,规模化繁育,生理研究和应用推广持续开展苏铁植物的保育研究。

  因独特的喀斯特溶洞,这里有“地下宫殿”之美称。伊岭岩因地处伊岭村而得名,又名“敢宫”,是壮语“宫殿一样美丽的岩洞”的意思。当地导游介绍道。下午,采访团来到南宁武鸣区的伊岭岩风景区,感受奇幻的喀斯特地貌,品尝口味各异的糯米糍粑和酿造米酒,与当地人一起跳起竹竿舞,在唢呐中感受广西人民的好客与热情。

  自媒体“台湾小小在大连”陈咏钦告诉记者,步行在南宁伊岭岩中,依靠脚步丈量全程,近距离感受钟乳石景观,体味钟乳石背后的神话故事,这个体验让他觉得非常新奇。作为一名记录日常旅游的博主,陈咏钦表示,他对壮族山歌一直非常好奇,今天终于看到了广西壮族的山歌表演。这种没有特定歌词,以歌曲来表达情感的传递形式让他觉得非常有趣。

记者感受苏铁树干表皮触感。(中评社 蔡卓君摄)

  “这个艾叶糍粑真的好香,咀嚼时唇齿之间弥漫混合着猪肉和藕片的香气,而且饱腹感很强,吃了两个感觉已经吃不下其他东西了。”采访团记者在品尝当地特色糍粑后纷纷感慨。糯米糍粑是壮族人民的美食,以糍粑招待客人,展现着壮族人民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最美好的祝福。

  2023年两岸媒体壮美广西行依托第十九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由广西台办联合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共同举办,为期7天。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的媒体及在大陆生活的台胞网络达人走进广西,通过媒体视角,生动鲜活地展示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助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导游陆曦给采访团介绍苏铁果实。(中评社 蔡卓君摄)

南宁青秀山内兰花引发两岸媒体记者关注,图为巧克力文心兰,闻起来有巧克力的味道。(中评社 蔡卓君摄)

南宁青秀山景区苏铁园的台湾苏铁。(中评社 蔡卓君摄)

南宁伊岭岩景区。(中评社 蔡卓君摄)

伊岭岩内壮族人民表演,迎接两岸媒体记者的到来。(中评社 蔡卓君摄)

伊岭园内壮族文化大展馆,内含壮族人民服饰、文化、生产器具等介绍。(中评社 蔡卓君摄)

榨油器,将加工好的花生油压成饼状,然后放到凹槽,,挤压之后其会顺着底部凹槽口流出。(中评社 蔡卓君摄)

壮族人民以米酒欢迎两岸媒体记者的到来。(中评社 蔡卓君摄)

采访团现场品尝米酒。(中评社 蔡卓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