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潮汕女子英歌队

  中评社北京2月1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咚咚锵、咚咚锵……嘿!哈!”顺着锣鼓和吆喝声响传来的方向,第一次来潮阳的20岁泰国留学生吴淑霄穿街过巷,顺利来到了目的地——西龙古庙前的广场。

  这里是西门女子英歌队的训练场地。英歌是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舞蹈,长期流传于广东汕头潮阳、潮南和揭阳普宁等地,是当地重要节庆和民俗活动常有的项目之一。

  近年来,这项至少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火热“出圈”——关于英歌的视频不断在社交平台被转发、点赞和分享,甚至有人称之为“春节最强气氛组”。

  人们记住了一个个鲜活的“英歌面孔”:跳起英歌“奶凶奶凶”的小女孩、身材魁梧却动作迅捷的中年大叔、在紧张取餐间隙也能舞起双槌的外卖小哥……

  中外游客们纷纷来到潮汕,近距离感受它的魅力。这其中,就包括正在寒假中的吴淑霄,她从所在的汕头大学搭车半小时来到这里。

  吴淑霄眼前这支又飒又美的西门女子英歌队成立于1952年,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最老的队员如今已经快80岁了。

  男子英歌舞取材于《水浒传》的梁山好汉故事,而女子英歌多源于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等中国古代女英雄的传说。

  伴随着锣鼓点、口哨声和吆喝声,队员们敲击翻转着手中的英歌槌,不断变换队形,身姿轻盈灵动。吴淑霄惊叹于她们刚柔并济的动作,“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如此同步!感觉她们特别有力量和节奏感,让人心潮澎湃。”

  西门女子英歌队教练吴燕花在2011年队伍重建时就加入,她告诉吴淑霄,“队员大部分都不到20岁,有上学的有工作的,日常训练都是自发的,大家都是因为热爱英歌才聚到一起。”

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