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吁美国不应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
中评社华盛顿2月22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中会否因为台湾而开战的喧嚣中,有美国学者发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应挑衅中国,美国应当就支持台湾不是确保“台湾独立”做出明确而可信的保证。
康奈尔大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20日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美国应当在台湾问题上威慑而不是挑衅中国。外交承认台湾或放弃美国的一中政策,都可能刺激北京对台动武。双方应当抵制美中必有一战的“宿命论”,阻止一场可避免的台海战争。
这篇文章发表时,布林肯与王毅刚在慕尼黑进行非正式接触,气球事件令美中关系更趋紧张。在美国支持台湾的言行高涨之际,越来越多的人担心美中之间可能爆发台海战争。
白洁曦开篇指出,考虑到美中冲突的巨大代价和不确定的发展轨迹,每个人都必须降温。更多象征性的对台决心和支持,包括美国会议员的高调访问,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局势。
说这话时,美国4位联邦众议员正在台湾访问,众议长麦卡锡会否访台备受关注;美台高官互访也正在进行中。美国知名电台节目主持人尼克森爆料,称拜登说到美国有“毁灭台湾的计划”,引爆台海舆论场。
白洁曦认为,北京并没有设定攻台时间表,中国领导人仍然倾向于“不战而胜”。认为北京仅凭军事因素就能做出决定是错误的;力量平衡的转变是北京认为时与势都对大陆有利的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如此,白洁曦指出,北京仍有可能对台动武,因为公众和精英要求北京采取果断行动制止“台独”。美众议院若通过决议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放弃美国长期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将是不明智的,将挑衅而非威慑北京。埃斯珀和蓬佩奥主张美国终结一中政策,外交承认台湾。这种情况可能会使中国领导人感到不得不发动必要的战争。
这位亚洲协会高级研究员指出,台海战争的结果将是难以预料的,每一方都会是输家。冲突将摧毁台湾岛,使先进半导体下线,并重创全球经济。几乎没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冲突将是有限的:一场更广泛的战争可能会摧毁美国、中国和更广泛的亚太地区。
白洁曦强调,利害关系太大了,不能让浮躁的气球和政治喧嚣破坏缓解美中紧张关系的脆弱努力。在当前极度不信任的气氛中,口头保证必须伴随着协调一致的对等行动,以降低灾难性危机的风险。
白洁曦呼吁,美国应当做出明确而可信的保证,即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不是为了确保台湾永久分离或正式独立。美国官员应该重申,华盛顿将接受北京和台北在没有胁迫的情况下和平达成的任何结果。美方代表不应称台湾为国家或承诺无条件保卫台湾。这可能为未来寻求正式独立的台湾政客提供一张空白支票。
白洁曦表示,华盛顿应该努力尽其所能“不战而胜”,而不是在“战而不胜”纪录上再添一笔。美国领导人应继续加强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美国应该与盟友和伙伴一起建立更具弹性的军事防御,同时要求中方与美方共同采取措施缓解紧张局势。她称,减少北京在台湾问题上的紧迫感,可能有助于限制中俄结盟的程度,加强美国的整体战略地位。
最后白洁曦指出,尽管拜登一再表态将保卫台湾,但对于美军是否应该直接介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美国公众和精英阶层并没有达成共识。抵制美中必有一战的“宿命论”将有助于创造必要的政治条件,在为时已晚之前阻止一场可避免的战争。
这篇在美国主流大报发表的文章,并没有在美国外交学界引发强烈反响。在推特上转发此文的美国学者不多,显示当前在美国学界,这种温和的观点被边缘化。即便有学者赞同这种观点,出于“政治正确”考虑,他们也大都不愿意公开赞赏。
昆西研究所东亚项目主任史文(Michael Swaine)是在推特转发该文的为数不多的学者之一。他称赞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他表示,自己和其他人也传达了类似信息,觉得需要一次次地强调。他说,在削弱一个中国政策的时候,大量增加军力,将导致而不是阻止这些行动试图避免的冲突。
这篇文章在《华盛顿邮报》上还是引发了一定的反响,官网刊登的这篇文章下有大约470条评论。网民们展开热烈讨论,众说纷纭,赞同白洁曦观点的人并非少数。
中评社华盛顿2月22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中会否因为台湾而开战的喧嚣中,有美国学者发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应挑衅中国,美国应当就支持台湾不是确保“台湾独立”做出明确而可信的保证。
康奈尔大学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20日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美国应当在台湾问题上威慑而不是挑衅中国。外交承认台湾或放弃美国的一中政策,都可能刺激北京对台动武。双方应当抵制美中必有一战的“宿命论”,阻止一场可避免的台海战争。
这篇文章发表时,布林肯与王毅刚在慕尼黑进行非正式接触,气球事件令美中关系更趋紧张。在美国支持台湾的言行高涨之际,越来越多的人担心美中之间可能爆发台海战争。
白洁曦开篇指出,考虑到美中冲突的巨大代价和不确定的发展轨迹,每个人都必须降温。更多象征性的对台决心和支持,包括美国会议员的高调访问,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