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杰:俄乌战争灰犀牛效应已在台海出现
中评社台中8月27日电(记者 方敬为)两岸情势紧张,台湾内部相对无感。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有此现象主要是两岸长期无冲突发生,惯性导致台湾内部出现“灰犀牛效应”,也就是对潜在危机视而不见,另外是对美国霸权印象,产生所谓自我说服,认为美国会出手保台。其实乌克兰战争就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相关效应已在台海之间上演。
蔡东杰,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日韩总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等职。
大陆日前出台《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大陆同时对台实施经贸限缩及解放军高频率军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都对台海情势提出警告,不过相较于国际关切两岸关系的程度,台湾本身对于两岸态势反而淡定无感。
分析台湾内部对于两岸氛围的漠视。蔡东杰认为,主要是个心理问题,从人类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的话,台湾人在面对一个紧张事件,可是却淡定无感,基本上是来自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惯性使然,也就是所谓灰犀牛效应,意指对一个明显可见的威胁,却选择视而不见。
灰犀牛效应是形容“既有或已存在、发生机率大、显而易见的危机却被视而不见,危机爆发后应对时间短,最终造成重大效应的事件”。因为犀牛身躯庞大,往往给人行动迟缓、安全无害的错觉,容易让人疏忽其危险性;事实上,犀牛是别具威胁的巨兽,一旦横冲直撞,人们可能会吓到难以动弹、难以逃避。
台湾内部为什么形成灰犀牛效应?蔡东杰说,主要是惯性使然,因为不能否认,从1958年金门八二三炮战以来,两岸之间长期是没有实质军事对抗的,不像南北韩,朝韩之间在黄海上的交界处经常发生冲突,虽然是小规模的,可是冲突场景却是真实的。
然而,蔡东杰指出,两岸之间从1958年以来,长期几十年都没有真实的冲突场景,会导致台湾人形成一种惯性依赖,并带来所谓的灰犀牛效应,会对存在于现实的危机视而不见,即使两岸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说仍是互为敌体的状态,但因为大众的想像已经被惯性牵制了,仿佛两岸关系就算再尖锐、再严重也不会发生重大冲击。
蔡东杰说,第二个原因则是人类的自我说服所导致。台湾内部的自我说服来自于对外部援助的想像,台湾上从官方下到民间基层,整体的社会氛围是相信美国或者是日本等西方阵营在台湾出事的时候,会来驰援台湾。这个现象也是美国霸权之下的心理效应,也就是说,美国霸权是建立在大家对美国的信赖当中。
他进一步解释,美国经常会对外给出一个口头承诺,如果大家相信这个口惠,即使没有白纸黑字,口惠实不至也没关系,美国不一定要兑现。所以美国的霸权是建立在“说服他人”及“被他人相信”的心理结果当中。过去几十年以来都是如此,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霸权还在,台湾表面上看来又是美国霸权保护伞的一部分,因此台湾上下都接受了美国霸权的心理印象,相信台湾是有获得美国庇荫的。
蔡东杰提到,美国霸权的心理效应,让台湾对于受到外部保护的想像形成一个心理刻印,与灰犀牛效应相呼应,导致台湾内部对于现阶段的两岸危机视而不见、无感,其实都是心理因素作祟。
台湾社会对台海情势波动无感,领导阶层难道也无感吗?
蔡东杰说,基本上人类心理学是一体适用,无分上位者或市井百姓,因为官方安全高层的决策者也是人,就算决策者本身有更多的专业性及提防,可是毕竟决策者也是一般人,基于人性的道理皆同,即使整个领导阶层有众多的智囊与幕僚,但在心理印象的蒙蔽之下,危机仍然会被忽视掉。
他指出,近来最血淋淋的案例就是乌克兰战争,俄乌引爆军事冲突就是标标准准的灰犀牛事件,全世界的人在战争爆发前一刻,都不认为俄罗斯会出手,乌克兰政府也有危机判断,美欧西方阵营也都盯着,可是仍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全球那么多的决策者就看着乌克兰战争爆发,其实相关效应也正在台海上演,两岸之间应谨慎应对,小心为妙。
中评社台中8月27日电(记者 方敬为)两岸情势紧张,台湾内部相对无感。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东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有此现象主要是两岸长期无冲突发生,惯性导致台湾内部出现“灰犀牛效应”,也就是对潜在危机视而不见,另外是对美国霸权印象,产生所谓自我说服,认为美国会出手保台。其实乌克兰战争就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相关效应已在台海之间上演。
蔡东杰,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日韩总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等职。
大陆日前出台《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大陆同时对台实施经贸限缩及解放军高频率军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都对台海情势提出警告,不过相较于国际关切两岸关系的程度,台湾本身对于两岸态势反而淡定无感。
分析台湾内部对于两岸氛围的漠视。蔡东杰认为,主要是个心理问题,从人类心理学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的话,台湾人在面对一个紧张事件,可是却淡定无感,基本上是来自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惯性使然,也就是所谓灰犀牛效应,意指对一个明显可见的威胁,却选择视而不见。
灰犀牛效应是形容“既有或已存在、发生机率大、显而易见的危机却被视而不见,危机爆发后应对时间短,最终造成重大效应的事件”。因为犀牛身躯庞大,往往给人行动迟缓、安全无害的错觉,容易让人疏忽其危险性;事实上,犀牛是别具威胁的巨兽,一旦横冲直撞,人们可能会吓到难以动弹、难以逃避。
台湾内部为什么形成灰犀牛效应?蔡东杰说,主要是惯性使然,因为不能否认,从1958年金门八二三炮战以来,两岸之间长期是没有实质军事对抗的,不像南北韩,朝韩之间在黄海上的交界处经常发生冲突,虽然是小规模的,可是冲突场景却是真实的。
然而,蔡东杰指出,两岸之间从1958年以来,长期几十年都没有真实的冲突场景,会导致台湾人形成一种惯性依赖,并带来所谓的灰犀牛效应,会对存在于现实的危机视而不见,即使两岸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说仍是互为敌体的状态,但因为大众的想像已经被惯性牵制了,仿佛两岸关系就算再尖锐、再严重也不会发生重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