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宗和:中美走上冲突的机会降得非常小

包宗和。(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10月2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美中关系发展,台湾大学前副校长、政治学系名誉教授包宗和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中美高度竞争的关系可能还是没办法避免,但要走上冲突的机会降得非常小。而拜登9月21日在联合国的演说未明着提中国,也强调不会有新冷战,可能与联合国架构氛围、拜登多边主义的理念,及需中国合作之处有关。

  拜登9月21日在联合国发表演说,并未点名中国,仅表达美国反对强国支配弱国,但不会寻求“新冷战”。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0日应约同拜登热线,拜习二度通话中,比起年初的首次通话,拜登未提及香港、人权等高度敏感议题,中美关系有可能进一步和缓吗?

  包宗和,1952年生,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毕业、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曾任陆委会谘询委员、国统会研究委员,台湾大学副校长、政治学系主任、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2020年7月卸任“监察委员”。

  包宗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拜登联大演说没有点名中国、强调竞争、不打新冷战,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联合国是多边主义架构场域氛围,氛围与冷战时期不同,冷战时期是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体系,大部分国家都是附从美国或苏联,而在苏联解体后的如今,美国经过这些年的折腾后,是不是还能称为单极已被打上问号。   包宗和说,现在许多国家的利益也是重迭的,而联合国是个解决共同问题的地方,拜登在这样的场域若用冷战思维发表演说,会非常不恰当,也可能不会得到很多回响。拜登的做法还算是正确,内容也持平、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包宗和指出,二是拜登个人主张多边主义,虽然拜登上台后至今的作法与中国的对立性还满强的,在对待盟国的态度上,算是“有条件的多边主义”,如英国、日本是拜登最在意的,但拜登终究会慢慢回归到多边主义应有的架构,不会跟其他国家表现出很强的对立性,因此对于中美关系或许不用持那么悲观的态度。

  包宗和认为,三是美国还需要中国在很多方面的合作,美国退出阿富汗后,现在要再度担心恐怖组织以阿富汗作为基地,并再对美国发动攻击,而塔利班政权相当程度受中国影响,美国可能还需要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有所约制塔利班,其他包括防疫、气候变迁、朝鲜问题等老议题都是美国要跟中国合作的。

  包宗和表示,美国的国内问题也满多需要解决的,包括防疫问题、贫富不均问题、极端主义问题,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目前只是潜伏、还未消散,这股势力让美国国内的极端主义问题更加恶化,这些问题都不容易解决。

  包宗和说,拜登现在花了大笔经费在基础建设与科技上,应该是察觉到其实很多问题是出在美国本身,对另一个崛起的国家严厉批评,并无法阻止别的国家强盛,毕竟若美国非常强盛,其他国家也得买帐。

包宗和。(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10月2日电(记者 郑羿菲)针对美中关系发展,台湾大学前副校长、政治学系名誉教授包宗和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中美高度竞争的关系可能还是没办法避免,但要走上冲突的机会降得非常小。而拜登9月21日在联合国的演说未明着提中国,也强调不会有新冷战,可能与联合国架构氛围、拜登多边主义的理念,及需中国合作之处有关。

  拜登9月21日在联合国发表演说,并未点名中国,仅表达美国反对强国支配弱国,但不会寻求“新冷战”。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0日应约同拜登热线,拜习二度通话中,比起年初的首次通话,拜登未提及香港、人权等高度敏感议题,中美关系有可能进一步和缓吗?

  包宗和,1952年生,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毕业、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政治学博士。曾任陆委会谘询委员、国统会研究委员,台湾大学副校长、政治学系主任、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科学院院长,2020年7月卸任“监察委员”。

  包宗和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拜登联大演说没有点名中国、强调竞争、不打新冷战,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联合国是多边主义架构场域氛围,氛围与冷战时期不同,冷战时期是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体系,大部分国家都是附从美国或苏联,而在苏联解体后的如今,美国经过这些年的折腾后,是不是还能称为单极已被打上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