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黄金机遇 推进创科发展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电/大公报评论道,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是中央赋予香港的任务和定位,更是香港未来发展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近年来,中央不断推出支持香港创科发展政策,从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对港开放,到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对香港开放共享机制等等,而特区政府亦积极响应,推出了一系列配套及资金支持政策,可以说,香港科创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香港科创发展不仅仅是成就香港本身,还应站在更高的定位上,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央全方位支持香港发展

  香港近来不断传来与科创发展相关的好消息。昨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香港科研人才表现亮眼共斩获6个奖项,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于君团队主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关肝癌自然史、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研究》,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吴宏伟团队主导的《状态相关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应用》项目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时隔两年后,香港科研人员再获得此项重大国家奖项,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重视,更体现了香港科研的强大实力,可以说是振奋人心。

  长期以来,香港科创都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偶而会有一些成就,但整体上是各自为政、各自努力,缺乏一个有力的全盘统筹。中央看到香港科创面临的一些制约,从更高层次对香港发展给予支持,不断完善支持香港创科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包括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及“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支持香港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科论坛等,助推香港和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对接。“十四五”规划更将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从资金、政策,到人才培养、合作方式等等,可以说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

  例如,中央在三年前落实了内地科研资金过河,容许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计划对港开放。至今,科技部及内地省市已批出合共超过3.7亿元人民币,让本地大学及科研机构在港进行研发或建立实验室。此外,中央在两年前公布放宽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的限制,至今已有四间本地大学在内地的分支机构获科技部列为试点单位,可独立申请人类遗传资源出境来香港进行科研合作。

财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