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俊飞答中评:香港不缺土地 缺乏政治意志
中评社香港8月17日电(记者 张心怡)房屋问题长期困扰香港社会。天大研究院副院长伍俊飞日前接受中评社采访时表示,香港房屋问题的表面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但香港实际上并不缺乏土地。他认为,香港要解决房屋问题还存在很多障碍,中央可行使指导监督权间接介入,并安排利益攸关方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研讨和落实方案,推动各界积极作为。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在讲话中谈到,要冲破制约香港民生改善的各种利益藩篱,有效破解住房等突出问题。对此伍俊飞谈到,中央就土地房屋问题公开表明态度,发出信号,既是全面管治权的体现,亦体现了中央的政治艺术。这实际上是一种软性的统领,特区政府应该把这些态度和信号视为一种要求,并主动作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伍俊飞指出,从目前来看,香港要解决土地房屋问题还存在很多障碍:第一,是整体规划问题。特区政府体制基本上承袭港英政府,对其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没有进行较大改动,严重阻碍了当下的土地利用和房屋建设。在港英时代,英国人将新界北视为与中国的安全缓冲区、“边防禁区”,因此没有将经济中心建设在新界北。1997年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后,特区政府也没有就此进行调整和改变,这形成一个较大的障碍。
第二,是特区政府行政程序周期太长。香港应该学习内地或英国,将冗长的行政程序高度精简压缩,尽快解决迫切的民生问题。如果某些问题可以缓一缓,为坚守程序正义和合理性,大家就不会要求港府去精简程序,但劏房、寮屋问题非常严重,高达100万人的住房问题亟待解决,非常有必要去压缩行政程序,加快相关公务员的工作进度。
第三,是缺乏坚定的政治意志。在中央关心、市民呼吁以及媒体的大量关注下,土地房屋的利益攸关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愿意与特区政府合作并解决好这个问题,大家都希望改变当下的局面。夏宝龙主任此前在讲话中提出对香港的愿景,希望在2049年消除劏房,但大家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特区政府官员对此并没有产生紧迫感,缺乏政治意志去积极推动和落实相关工作。
“这些障碍消除之后,希望中央能够行使指导监督权,促成相关方政治协商,适当介入相关问题,例如通过领导人讲话表态或是媒体发声的方式。此外,特区政府亦要深入理解中央的目标与导向。”伍俊飞提到,香港房屋问题的表面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但其实香港并不缺乏土地。只要各方齐心配合、积极作为,香港的房屋问题就能尽快得到解决。目前各界对新界北郊野公园和农地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定共识,因为填海是长远的计划,要在短期内增加土地供应就应先从开发新界合适的土地开始,以尽快解决20多万劏房住户的居住问题。
伍俊飞亦提出,现时香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港岛和九龙,未来可以将新界北开发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一些新的产业。香港不仅要解决住房的土地问题,还要解决高端制造业的土地供应问题。他建议,特区政府可以将新界北土地以便宜的价格出租,引进龙头企业,让这些企业利用土地建造实验室、工厂,吸引更多人才。“科技人才的引进不能单靠一两个小微企业,必须要龙头企业来带动。打个比方,如果华为在新界北设立分公司,那么一定程度上就有助于解决香港工程师短缺的问题。”
对于在香港实行房屋公私“双轨制”,伍俊飞表示支持。他强调,面向全球的私楼市场与面向本地永久居民的小且封闭的公屋市场平行存在,可以相互促进。最重要的是,公屋可买卖还能解决基层市民缺乏资产的问题,哪怕公屋的市场小、升值速度慢,但具有保值和升值作用,能够为基层市民带来财产性收入。
中评社香港8月17日电(记者 张心怡)房屋问题长期困扰香港社会。天大研究院副院长伍俊飞日前接受中评社采访时表示,香港房屋问题的表面原因是土地供应不足,但香港实际上并不缺乏土地。他认为,香港要解决房屋问题还存在很多障碍,中央可行使指导监督权间接介入,并安排利益攸关方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研讨和落实方案,推动各界积极作为。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在讲话中谈到,要冲破制约香港民生改善的各种利益藩篱,有效破解住房等突出问题。对此伍俊飞谈到,中央就土地房屋问题公开表明态度,发出信号,既是全面管治权的体现,亦体现了中央的政治艺术。这实际上是一种软性的统领,特区政府应该把这些态度和信号视为一种要求,并主动作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伍俊飞指出,从目前来看,香港要解决土地房屋问题还存在很多障碍:第一,是整体规划问题。特区政府体制基本上承袭港英政府,对其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没有进行较大改动,严重阻碍了当下的土地利用和房屋建设。在港英时代,英国人将新界北视为与中国的安全缓冲区、“边防禁区”,因此没有将经济中心建设在新界北。1997年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后,特区政府也没有就此进行调整和改变,这形成一个较大的障碍。
第二,是特区政府行政程序周期太长。香港应该学习内地或英国,将冗长的行政程序高度精简压缩,尽快解决迫切的民生问题。如果某些问题可以缓一缓,为坚守程序正义和合理性,大家就不会要求港府去精简程序,但劏房、寮屋问题非常严重,高达100万人的住房问题亟待解决,非常有必要去压缩行政程序,加快相关公务员的工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