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海外涉台遣返的国际法理与政治博弈

近年,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被从柬埔寨押解回国。(央视新闻)

  中评社香港4月20日电(作者丁乙)今年年3月,柬埔寨执法部门在金边捣毁一处跨国网路诈骗窝点,逮捕了包括中国台湾省籍人员在内的190余名嫌犯,并依据中柬双边协议及《中柬安全合作框架协定》,将涉案人员全部移交中国执法机关。此次行动严格遵循国际法中的属地管辖原则——犯罪行为主要针对中国大陆公民,且柬埔寨作为主权国家,有权依据其国内法及国际条约处理跨境犯罪。柬埔寨外交部明确表示,此举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奉行,与国际社会普遍实践一致。

  这并非孤例。自2016年肯尼亚将45名台湾电诈嫌犯遣返大陆,至2025年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类似行动,海外涉台遣返已形成常态化趋势。这些案例共同凸显三大特征:其一,犯罪行为多以大陆公民为目标,如电信诈骗、网路赌博等;其二,相关国家均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基础,拒绝与台湾当局进行官方接触;其三,大陆通过《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等多边机制,与东南亚、非洲国家建立执法合作网路。

  一个中国原则的全球共识

  台湾的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具有明确界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条款》均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更以国际法形式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当前,全球183个与中国建交国均承诺不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国际组织亦普遍拒绝台湾参与主权国家事务。
<nextapge>
  在司法实践中,属地管辖原则构成海外遣返的核心依据。例如,肯尼亚内政部明确表示,台湾嫌犯“从大陆进入肯尼亚”,因此应“遣返回中国”;马来西亚法院则以“犯罪结果发生地”为由,将电诈嫌犯移交大陆。这些裁决不仅符合《联合国宪章》关于主权平等的原则,也与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的红色通缉令机制相衔接。

  台湾当局的困境与双标

  面对国际社会的执法合作,台湾当局陷入“承认一中”与“谋求独立”的悖论。一方面,其依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要求大陆协助遣返,但该协议明确以“九二共识”为前提,而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这一政治基础;另一方面,台湾试图通过“国籍管辖原则”主张司法管辖权,却因缺乏国际法主体地位而屡遭挫败。

  台湾当局的“双重标准”在近期事件中尤为突出。例如,其对柬埔寨遣返行动提出“侵害主权”抗议,却在2016年接受马来西亚将2名台湾电诈嫌犯遣返大陆的决定;其要求大陆保障被遣返人员权益,却对大陆配偶实施“绿色恐怖”,以“危害安全”为由驱逐支持统一的陆配。这种矛盾心态暴露了其“倚美谋独”的脆弱性——既依赖大陆市场维持经济,又试图通过政治操弄制造两岸对立。
<nextapge>
  大陆的战略布局与成效

  大陆通过“执法安全合作+经济利益绑定”的双轨策略,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协作。在机制层面,中国与东盟建立“10+1”打击跨国犯罪部长级会议,并与柬埔寨、泰国等签署《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形成覆盖东南亚的执法网路。在实践层面,2025 年中柬联合破获的电诈案件中,大陆警方不仅提供技术支援,更通过“猎狐”行动协助柬方培训执法人员,提升其跨境犯罪侦查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取得显着成效。据统计,2020年以来,大陆与东南亚国家联合破获涉台电诈案件超百起,遣返嫌疑人逾千人,其中90%以上案件以大陆为主要犯罪结果地。同时,大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经济影响力,如与柬埔寨共建“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将执法安全纳入区域发展框架,形成“安全—发展”良性循环。

  两岸从司法协作到主权博弈

  海外遣返事件折射出两岸关系的深层矛盾。从法律层面看,两岸本可依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建立协作机制,但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政策导致该机制名存实亡。例如,2025 年台湾法务部门试图通过协议争取遣返权,却因拒绝承认“九二共识”而遭大陆抵拒。
<nextapge>
  从政治层面看,大陆通过“司法主权化”策略强化对台管辖。例如,海警部门在台海常态化巡航,将执法范围扩展至金门、马祖周边海域,实质是对“治权”的渐进式整合。这种“执法—军事”联动模式,既避免直接军事冲突,又通过法律手段压缩“台独”空间,为和平统一积累势能。

  统一进程中的破局之道

  海外涉台遣返事件的常态化,预示着“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社会的不可撼动。对台湾当局而言,其“外交突围”企图在国际法框架下已无现实路径,唯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在打击犯罪、保护民众权益等领域与大陆展开务实合作。对大陆而言,需进一步完善跨境执法机制,例如推动《两岸共同打击犯罪条例》立法,将司法互助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通过“新质生产力”引领两岸经济融合,以民生福祉消解“台独”社会基础。

  从全球治理视角看,打击跨境犯罪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大陆应继续依托联合国、东盟等平台,推动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多边合作机制,将“一个中国原则”与人类安全议程相结合,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唯有如此,方能实现“打击犯罪、维护主权、促进统一”的多重目标,为台海地区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丁乙,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