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坚持用改革推动科技创新

热点搜索

坚持用改革推动科技创新

  中评社北京6月24日电/王东京专栏丨坚持用改革推动科技创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东京

  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何为高质量发展?用一句话解释:就是通过动力变革实现经济质量变革与效率变革。无需讳言,在以往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消费、出口等三驾马车拉动;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则要靠创新驱动,而且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经济发展转换动力,牵一发动全身,不过我写这篇文章不打算面面俱到,只重点讨论三个问题:第一,经济发展靠创新驱动,创新靠什么推动?第二,国家支持创新并非所有创新都要由政府投资,政府应投资哪些创新项目?第三,科技与产业融合才能成为生产力,怎样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

  以上三个问题相互关联,可以说是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看。第一个问题总论;第二、第三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具体展开。为表述方便,让我们分别讨论。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创新靠什么推动?对此问题,大家其实已经有了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早就讲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要一起转。而在谈到科技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时他又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把这一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的点火系。意思很清楚,科技创新要靠改革推动。

  是的,创新要靠改革推动。于是就带出了第二个问题:改革怎样推进?推进改革当然要针对问题。就科技体制来说,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我认为是财政投入过于分散。本来无需政府投资的项目,政府投了不少;而应该由政府投资的项目却又投入不足。这种局面亟待改变,要在制度上明确:今后哪类创新由财政投资;哪类创新面向市场筹资。

  我的观点:政府投资的重点,是核心技术创新,其他创新应面向市场筹资。所谓核心技术,主要有三类: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杀手锏”技术;三是颠覆性技术。也许读者要问:政府为何要投资核心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作过这样的解释:“在这些领域,我们同国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之所以要投资核心技术创新,原因是核心技术成果属公共品。以基础研究为例,基础研究成果不同于应用技术成果。应用技术成果是商品,可以有偿转让,而基础理论成果却难以通过市场取得回报。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举世公认“进化论”是人类的伟大发现之一,可有谁会花钱买“进化论”呢?

  “杀手锏”技术虽不属于基础研究,但事关国家安全,而且研发不以盈利为目标,成果也不能买卖,这就决定了它们具有公共品的特性。经济学说,维护国家安全是政府的首要职能。政府投资“杀手锏”技术当然责无旁贷。同理,颠覆性技术也如此。创新一旦成功,不仅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国家整体实力也会提升。然而此类创新投资风险大,也需要国家投资支持。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重点投资核心技术创新,不是说对其他创新就可置身事外。要知道,政府除了保护国家安全,同时还负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非核心技术创新的资金筹措可以面向市场,但在创新融资平台、中试车间、技术专利权保护等方面,政府仍应积极作为,尽可能为科技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下面转谈第三个问题。我看到的数据,我国技术专利数量已连续10年居全球之首,年均申报近100万件;每年专利授权也有近20万件。可是专利成果转化率却不足20%;产业化率更低,不到5%;甚至一些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率,近10年来一直为零。何以如此?我曾赴南方几个省市作过调研,据反映,主要是科技人员对成果转化缺乏动力。

  事实上,这种情况早年在美国也出现过。1980年以前,美国法律规定:联邦财政资助研发的技术专利权,归联邦政府所有;专利权转让收益也归联邦政府。在此种制度安排下,当时美国的专利成果转化率仅为5%。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拜杜法案”,将专利权下放给了研发机构,自此转化率一路飙升,今天已达到80%以上。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们曾借鉴美国经验进行过改革。2007年国家颁布《科技进步法》,将专利权下放给了科研院所,但有关利益分配的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由此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两个选择:一是改革非核心技术研发机构的“事业”身份,财政不再供养,推动其重视成果转化;二是加大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前者需改体制,后者相对容易些。中央提出:“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而且2015年国家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此已有明确规定,现在关键是要抓落实。

  最后我再强调一遍:政府投资科技创新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应集中财力重点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我曾说过,财政多给钱是支持改革,财政不给钱可以倒逼改革。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政府不妨少给钱,以此倒逼科研机构面向市场筹资,直接服务于生产企业。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0347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