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社评:从“钓鱼台是我们的”寻两岸理性共识

热点搜索

社评:从“钓鱼台是我们的”寻两岸理性共识

6月9日,保钓团体近50人到日台交流协会前,抗议日本拟将钓鱼台列屿改名。(中评社 张嘉文摄)

  中评社香港6月27日电(评论员 束沐)6月22日,日本冲绳石垣市议会表决通过将钓鱼岛“行政区名”更改为“登野城尖阁”的决定,预计10月1日施行。舆论认为,日方此举背后反映出右翼保守势力试图破坏中日关系稳定向好大局的图谋,再次挑动有关各方围绕钓鱼岛议题的敏感神经。

  尽管安倍政府近年来以比较务实、理性的态度发展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政治互动、经济合作、民间氛围出现了不少积极因素,此次针对地方政府的“更名”行为,安倍政府也保持低调谨慎,但此举无疑对中日关系和东海局势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两岸关系、台海局势正处于前所未有紧绷状态的节骨眼,日方破坏默契、擅改现状,都将加剧钓鱼岛周边紧张,增加冲突风险。

  不过,大陆方面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以雄厚的海巡武装力量作为支撑,保证钓鱼岛周边局势处于可控状态。据报道,就在日方审议“更名”议案当日,大陆海警舰艇编队照常开展在相关海域的常态化巡航执法,并且持续超过70天。可以预计,如果台湾民间人士在7月初顺利组织“保钓”出征,大陆将是台湾爱国同胞的坚强后盾,以实际行动共同发出“钓鱼台是我们的”最强音。

  “钓鱼台是我们的”——这句口号刚刚出现在不久前台湾民间团体在“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外抗议活动中,也让我们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约十年前,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悍然发动“国有化”引起东海局势高度紧张、两岸同胞强烈愤慨之时,一群来自两岸的青年学生正在扬州瘦西湖公园游览,行经一座叫做“钓鱼台”的小亭,引起两岸学生共鸣。当时有学生自发提议拍摄“保钓”短视频。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认同分歧,两岸学生一度就喊“钓鱼台是谁的”产生了短暂尴尬,但很快找到了共识,以“钓鱼台是我们的”口号顺利拍摄视频,并上传至社交媒体。

  面对大是大非的主权、民族大义,两岸年轻人都能超越政治分歧,找到充满智慧的“最大公约数”,两岸执政者、各界政治精英就更应该寻求共识,这不但是出于感性的民族情感,更是出于理性。岛内有舆论认为,在此次钓鱼岛“更名”风波中,大陆话虽不多但以“硬实力”维护了主权和稳定。而在台湾政坛,蓝营政治人物和国民党执政的宜兰县均展现出鲜明的“保钓”立场,但处于执政地位的民进党当局则陷于被动,其言行受到了岛内质疑和批评。

  首先,当局的官方回应,给人以“进一步退两步”疑虑。在日方抛出“更名”议题之初,蔡英文在回应该议题时曾多次以“钓鱼台主权属中华民国”表态,这和过去民进党人士只愿谈“钓鱼台属于台湾”相比,还是能看出一定格局的差异。然而,就在日方正式通过“更名”案后,台“外交部”的正式声明中只敢含糊其辞地选择“我国”表述,“总统府”发言人竟把日方行为解释为于大陆公务船只活动所致,“驻日代表”谢长廷更是发表一些不着调的言论。这不禁令人质疑,蔡当局原本站稳的立场怎么又走偏了?

  事实上,民进党当局在主权领土议题上的颠三倒四,早就有迹可循。2016年民进党刚上台时,适逢“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出炉,台当局一开始坚决称不接受仲裁案,重申南海诸岛主权归属“中华民国”。对于这一表态,大陆方面曾经予以正面看待,也公开透出肯定讯息。然而,民进党当局很快就改变口风,声称不接受仲裁的理由是台湾未受邀参与,又主张多边协商机制云云,回到了藉机塞入“台独”私货的老路上。

  民进党当局既然已对日方推动的“更名”行为表达了反对态度,并且透出“核备”宜兰地方政府正名为“头城钓鱼台”的决定,这些举动都让日本右翼势力勾连“台独”势力挑拨中日关系、破坏地区稳定、侵害中华民族主权的行为“踢到铁板”。但同时也要看到,日本石垣市长中声称“希望放宽对台湾的入境限制、持续深化台日交流”,这种狡诈的分化图谋,很可能诱导民进党当局一退再退,让日本右翼的阴谋得逞。

  “钓鱼台是我们的”应是两岸理性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接下来台湾爱国同胞发起的“保钓”行动,以及两岸共同维护主权的正义作为,民进党当局应该拿出积极姿态,而不是制造障碍或挑起事端。近半年来,台海局势已经够严峻了,守不住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底线,就意味着丧失了理性。没有理性,和平也就危在旦夕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0392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