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林艶:浅析疫情下中国外交的斗争与合作哲学

热点搜索

林艶:浅析疫情下中国外交的斗争与合作哲学

中评智库研究员、中评社北京记者站站长林艶(中评社 海涵摄)

第七届中评青年论坛日前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中评社图片)

林艶就疫情下中国外交的斗争哲学与合作哲学进行分析(中评社 海涵摄)

林艶通过视频会议参与第七届中评青年论坛(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 沈而忱 陈曦紫)中评智库研究员、中评社北京记者站站长林艶日前参加第七届中评青年论坛并发表观点,分析了疫情下中国外交的斗争与合作哲学。林艶认为,面对风云际会、震荡改组、重新洗牌的时代变局,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进行“斗争”与“合作”将成为长期伴随中国发展的主要课题。因此,中国外交要运用好哲学思维,在乱局中解局,在变局中筑局。

  林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疫情催化下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和产业分工格局受到极大冲击,全球化进程严重受挫;各国交流往来趋于停顿,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上升,战略误判风险加大;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之间的艰难抉择,尤其以美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国家对外转移内部管治危机的动力显着增强。疫情下的中国外交,既是“危机外交”,也是“新常态外交”;既要解决好与疫情本身有关的一系列外交问题,又要应对好美西方在此期间发起的“围堵战”“遏制战”;既要维护疫情下尽可能有利的国际环境,又要着眼后疫情时代提前布局。难度之大,挑战之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林艶表示,外交哲学是国家对外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研究有关存在、意识和知行的规律,追求根本性问题的解决之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哲学经历了“革命外交”“平等外交”等不同时期的演进,因应当时世界潮流和时代特点,形成和运用符合外交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哲学,是中国在70年国际风云变幻中屡屡抓住机遇、化解危机,直至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总体看,斗争与合作,是贯穿中国外交哲学各个时期、一脉相承的两大主题。在新形势新条件下,中国如何把握新时代斗争与合作的哲学内涵,从而为疫情下的外交实务提供思想指引,值得研究分析。

  林艶首先从斗争哲学的角度分析了疫情下的中国外交。她表示,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斗争的普遍性。特别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疫情搅动下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中国外交斗争的一面注定上升,这一趋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这一背景下,在斗争中“坚持什么,巩固什么,发展什么”,就成为摆在中国斗争外交哲学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一,坚持维护核心利益的原则底线。林艶表示,对于当前中国外交围绕什么而斗争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秋季以五个“凡是”作出了清晰回答,“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 她认为,这一思想最为突出的反映,就是近日制定出台的香港国安法。面对 “颜色革命”、分离主义这些大是大非问题,尽管美国以包括香港人权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在内的诸多制裁措施相威胁,尽管英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西方国家不断施加外交压力,但中央仍以香港回归23年以来最重大的一次立法主动出手重典治乱。这表明,中国外交斗争不像美国那样需要四处点火、全球发难,但中国不会放弃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更不会拿这些核心利益作交换。这也表明,历经多年发展,当今中国外交底气更足,承压能力更强,在捍卫原则底线上坚定不移、不惜代价,已经展现出较韬光养晦时期更加强烈的斗争意志和更加主动的斗争姿态。

  第二,巩固于我有利的多边主义格局。林艶表示,强调用势、注重造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斗争智慧。对于现代外交而言,所谓的“势”,就是世界潮流和国际秩序。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全球领导力显露颓势,欧洲一体化日趋成熟,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国际秩序向多边主义主张的方向大步迈进。在此过程中,美国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组织掌控力下降,国际组织内各国平等性得到加强,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种世界潮流,符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国际秩序的一贯主张,但却威胁到了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和霸权主义野心。正因如此,近两年来,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发起一系列“退群”“毁约”行动,企图凭借国力优势重推单边主义,而遏止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就成为当今中国外交斗争的重大主题。此次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借故宣布退出世卫组织,中国则致力维护世卫组织权威,正是双方之间斗争交锋的缩影。可见,中国将坚持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坚持在国际组织和条约框架内管控分歧、处理争议,通过维护多边主义大势创造有利发展的安定外部环境,推动世界秩序向更为公平、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发展符合时代特点的斗争手段。林艶认为,随着互联网浪潮和信息革命加速演进,各国民众在外交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显着提升,以舆论斗争争取道义高地、话语高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疫情爆发后,美西方借助疫情不断散布“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虚假宣传论”“世卫偏袒论”“国设坍塌论”等涉华负面论调。对此,中国从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两个层面积极展开舆论斗争。一方面,中国外交官通过新闻发布会、所在地媒体、社交网络等途径作出正面回击,中国驻波大使针对美国驻波大使发起的三轮对华抹黑攻势进行“精准打击”,直至对方停止发推挑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另一方面,中国驻外记者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将国内抗疫一手真实信息传递给驻在国受众,中国公共卫生专家努力向世界分享抗疫经验,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也积极通过人文交流、媒体传播、研究分享等消除海外民众疑虑和误解。总体看,尽管中国长期以来在国际舆论场上处于弱势,但由于此次疫情期间重视运用多层次、立体化、符合当代传播规律的舆论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排华”“怨华”和“恐华”情绪,这为日后更好中国争取外交话语权确立了努力方向,积累了有益经验。

  与此同时,林艶也分析了疫情下中国外交的合作哲学。她表示,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的长期理念。尽管在新冠疫情冲击影响下,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各国之间矛盾上升,对外合作意欲减弱,但中国仍然逆流而上,大力倡导团结携手抗疫,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合作,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外交合作哲学中与西方不同的独特理念。

  第一,超越现实主义的义利观。林艶表示,近代以来,西方奉行以“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外交,“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等现实主义理念已被西方社会视作国际关系的不变法则。然而,中国的外交合作哲学却与之截然不同,追求的是“真实亲诚”的义利观理念,强调义利兼顾,甚至对贫穷国家更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中国对非的援助就是“义利观”最好的体现,中国对非援助跨越半个多世纪,曾向非洲国家派出过两亿多人次的医疗队提供医疗服务。此次面对疫情威胁,中国又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技术和人力支持。截至目前,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专门派出了5个医疗专家组,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也投入当地抗疫行动。同时,在日前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中,中国还宣布免除有关非洲截至年底到期的对华无期贷款债务,承诺在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后率先惠及非洲国家。中非之间的友谊正是基于中国这样的“义利观”而深入人心。

  第二,跳脱零和博弈的共赢思维。零和博弈是指在严格竞争下,一方收益必然意味着另外一方的损失。在西方的固有思维中,国强必霸、强强必争是国际关系历史的铁律。有观点认为,在这场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危机中,美国的表现令人沮丧,曾经引以为豪的“领导作用”无影无踪。相反,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的意志和力量,而且中国还在全球抗疫中积极主动履行国际责任。因此,有人认为美国放弃了在疫情危机中发挥世界“领导力”,转而由中国接棒。换言之,中国利用疫情危机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和争夺世界领导权。林艶认为,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国竞争”零和心态的流露。中国的“合作哲学”对中国在国际的基本身份定位作出了明确回答,即维护世界和平、永不称霸的大国。遵循“合则强、孤则弱”的古训,中国强调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中国的这种合作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伙伴参与到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倡议中。

  第三,绝不以邻为壑的格局胸怀。林艶表示,新冠疫情的全球威胁性将世界各国拉到了同一条船上,各国安危与共,难以独善其身,只有国际社会凝聚强大合力才能真正终结这场抗疫斗争。但在国际政治现实中,一些国家出于以邻为壑的狭隘主义思想,各扫门前雪的心态尤为突出,不仅禁止向他国出口防疫物品,甚至还转嫁自身责任和矛盾给其他国家,极大地阻碍了国际社会共同抗疫。对此,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力控制国内疫情的同时,主动与世界各国分享经验,帮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中国还开足马力为全球生产紧缺的医疗物资和设备,仅口罩和防护服就分别向世界出口了568亿只和2.5亿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合作外交哲学中的最高境界,站在人类发展前途命运的高度将世界作为一个统一体,展现了绝不以邻为壑的格局胸怀。中国在此次抗疫期间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体现。中国用行动证明,国际合作是打赢全球抗疫阻击战的最有力武器,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正确选择。

  林艶表示,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对世界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持续蔓延将对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和转变还未能下定论。但当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一定的转折点,变化自然会成为开启新一历史阶段的重要推动力,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风云际会、震荡改组、重新洗牌的时代变局,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进行“斗争”与“合作”也将成为长期伴随中国发展的主要课题。

  林艶认为,中国外交要运用好哲学思维,在乱局中解局,在变局中筑局。一方面,中国外交要在斗争中把握“应变”,尤其要注意国际格局演变的变量风险与世界原有的存量风险交织所带来的考验与挑战:一是国际格局的百年之变,由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格局正逐渐向东西方平衡转变;二是全球治理的百年之变,全球治理体系逐步由以发达国家为完全主导朝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联手共治的新兴治理格局转变;三是发展模式的百年之变,中国模式打破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也让西方国家意识到现代化的发展不只有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另一方面,中国外交要在合作中学会“坚守”,一是坚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努力筑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二是坚守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三是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倡议,竭力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打造开放、包容、合作、惠普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0604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