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团结香港基金发布研究报告 吁改革通识教育

热点搜索

团结香港基金发布研究报告 吁改革通识教育

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直播截图)

团结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凯杰发表报告内容(直播截图)

团结香港基金7日发布教育研究报告《通识教育:慎思明辨 海纳百川》(直播截图)

团结香港基金总干事郑李锦芬(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9月8日电(记者 沈而忱)团结香港基金7日以《通识教育:慎思明辨 海纳百川》为题,发布最新一份教育研究报告。(报告全文:https://bit.ly/2Zd4tEO)报告指出,通识科的课程设计、考评机制等配套未臻完善,令科目未能达致当年教育改革的美好愿景。基金会建议特区政府改革通识科,加大对教材的监管及对教师的支援,务求增进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培育新一代青年独立思考和尊重不同意见的能力。

  团结香港基金总干事郑李锦芬女士致欢迎辞时表示,通识科是本港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自2009年起成为高中必修、必考的科目,至今已有超过55万名莘莘学子修读,影响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然而通识科争议不断,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受访校长认为,通识科有改进空间。基金会的研究报告就此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重新设计课程,达成文理兼备;由教育提供经审定的教材,并未通为识课教师提供指引等。

  郑李锦芬表示,教育创新是一个持续调整、完善的过程,规划有度的通识教育必然对学生有好处,希望未来的通识科能够培养出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及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教授致辞指出,目前的通识科课程结构松散,且偏重于时事讨论。教材一些未经深层次思考的批评,除了证明其思维的狭窄,更是缺乏独立思考的明证。通识科从设立到现在已十年,希望今日报告是起点,让社会探讨教育怎样令下一代更好地面对挑战;亦希望这个科目能有大幅改革,帮助青年人培育慎思明辨的头脑,及海纳百川的胸怀。

  基金会认为,教育创新是一个持续调整的过程,因此今次的研究报告着重对通识科的课程、考评、教材、教学过程、升学衔接五个范畴提出具体改善建议,期望带动社会讨论,实现当年教育改革的宏愿。

  一、课程重论述轻内容、重文轻理

  报告指出,由于议题范围极广,而课程及评估指引又未有清楚定义相关概念,通识科教师需要在168个教学时数内完成12个重大主题的论述,即学生需要在平均 14 个小时内掌握“科学、科技与公共卫生”、“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等。68%受访教师表示,学生从初中所得的知识并不足够支持通识科的议题探究,显示课程衔接出现缺口。基金会认为,课程内容需要精简,清楚定义每个单元下的关键学习概念,协助师生深化议题探究,同时辅以体验式学习,避免学习过程水过鸭背,偏颇失实。
  此外,报告亦指出,现行通识科内容过于重文轻理,未能达至当年“文中有理、理中有文、文理兼备”的初衷。基金会建议,当局应为通识科增设修读选项,让文科生接触更多理科内容,理科生接触更多文科内容,透过通识科协助新高中课程保持文理均衡。

  二、考评模式鼓励应试框架,未能促进思维能力

  通识科主要透过公开试作出评核,模式类近语文科的议论文写作。时间限制变相鼓励学生以坊间大行其道的框架作答,集中操练应试技巧及语文能力,对训练学生的高层次思维不但毫无助益,更会局限其想像力。高达97%受访教师均认为,语文能力较佳的学生在通识科享有优势。有见及此,基金会认为,为增强考评机制的公平性及灵活性,当局可以考虑只列出及格或不及格两个评分等级,并加入写作以外的其他考评模式。

  三、教材缺乏有效监管

  由于教育局没有就通识教科书建立行之有效的审查机制,导致教科书内容陷入无监管状态。基金会建议,政府有必要公布教材审查准则,同时把审查范围扩大至教科书附带的补充材料。

  此外,报告指出,在教科书以外,网上能够及时更新的教材库不多。虽然教育局透过“教育城”等提供教材,但调查显示84%受访教师认为帮助很小,甚至毫无帮助,教师明显更依赖坊间的素材;更有39%的教师表示,会以社交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材料之一,这将严重影响教材的真确性及中立性。基金会认为,要求当局审核所有网上资料并不现实,但建议政府汇编网上指南,推荐可用的电子教材和补充材料,并定时审阅,支援教师引导学生分辨事实与意见,培养逻辑思考。

  四、教师支援不足

  通识科要求教师知识层面涵盖人文、科学、商业等领域,更需要多元的教材,对教师构成额外的负担。调查显示,通识科的备课时间中位数比其他科目高出50%,更有76%受访教师认为科目对他们要求过高,显示通识科教师需要更多的支援。基金会建议,当局可考虑公布教学指南,概述通识科教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再综合视学所得,为教师提供持续专业的发展支援。
  五、作为升学要求与科目原意冲突

  报告指出,通识科成绩分为七个等级的评核安排,与注重思考、减少操练和背诵的教改初衷有所冲突。报告援引的调查显示,对于通识科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必读必考还是必读不考,是维持现有的七个评核等级还是只列及格与否两个等级,有高达75%受访校长都持有开放态度,认为都有改革的空间。

  报告认为,通识科的教学目标包括高层次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尊重他人意见等,对培育青年人至关重要。故此,基金会支持保留通识作为文凭试的必修科,但与此同时,建议将成绩考评由现时的七个等级简化为及格和不及格两个等级,期望让学生在通识课堂中,聚焦过程所得而非最终成绩,以达致课程设立的初衷。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黄元山强调,教育创新需要可持续性。因应社会和时代转变,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及考评方式,方能真正实现科目的教育目标。

  团结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凯杰表示,科目设计需鼓励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而非只注重考核的框架,只有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才能令通识科达到当年教改的美好愿景。

  团结香港基金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于2014年创立的非政府、非牟利机构,致力汇聚知识智慧,在“一国两制”下迎接国家富强带来的机遇,发挥香港优势,为香港的繁荣安定、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1708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