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吴士存: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南海经验”

热点搜索

吴士存: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南海经验”

吴士存(中评社 海涵摄)

吹风会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海涵)10月22日,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在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吹风会上表示,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和资源宝库,开展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海洋治理与合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全人类共同事业。我们希望“海洋治理与合作论坛能够为促进这一事业做出有益的贡献。

  由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及中美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将于11月5日-6日举行。论坛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海口设立主会场,并通过网络会议平台与部分无法到场的受邀学者进行连线。

  吴士存表示,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来自海洋领域的全球性、区域性的挑战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来得严峻。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其次,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加速显现;第三,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正成为海洋可持续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除此之外,海水酸化、海上溢油、海水富营养化等海洋问题也层出不穷,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

  吴士存说,就海洋治理体系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令国家间、区域间开展海洋治理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一是“逆全球化”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泛滥;二是基于多边主义原则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正遭受单边主义的冲击;三是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球化的节奏,动摇甚至摧毁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的信心。四是海洋争端、海权竞争等使得国家间本该进行的合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吴士存表示,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和资源宝库。海洋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资源,超过30亿人口主要靠海洋为他们提供蛋白质;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各种生物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海洋和沿海资源及产业的市场价值估计每年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5%左右;海洋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海洋治理与合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全人类共同事业。我们希望“海洋治理与合作论坛能够为促进这一事业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一,“论坛”旨在建立一个关注全球海洋问题、探讨海洋治理、推动国际海洋合作的平台。该平台将打破国家、地区及不同专业间的界限,致力于推动学术层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关注和关心全球海洋事业的各国家、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开展海洋科研、海洋环保、海洋立法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论坛"尝试提供一个载体,吸引和凝聚能够坦诚交流、分享经验、贡献智慧的专家学者群体,共同打造促进全球和区域海洋合作的“学术共同体”,探讨更加公平有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全球治理方案,探索建立在多边主义和全球主义基础上的海洋治理路径。向全球海洋治理和合作发出南海地区国家的响亮声音,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南海经验”和“南海方案”。

  第三,“论坛”旨在促进国际社重拾对全球海洋治理合作的信心。全球治理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出于对新冠肺炎抗疫国际合作的失望,“全球治理失败论”在世界范围内甚器尘上。我们希望通过本论坛的持续运作凝聚区域内外各国和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国际社会重树对开展全球性、区域性海洋治理合作的信心。

  第四,“论坛”也旨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特殊力量。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454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