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李晓兵答中评 解析十四五规划涉港建议

热点搜索

李晓兵答中评 解析十四五规划涉港建议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徐梦溪)香港问题专家李晓兵表示,“十四五”规划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国家安全,兼顾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特区治理与社会建设、巩固优势与提升层次。下一个五年,香港特区要突破发展的制度瓶颈和认知障碍,重新定位香港自身的历史角色和发展方向,必须要有担当的精神和应对变局的能力。香港特区要适应世界政经格局深度调整的巨大变化和世界秩序重塑动荡的外部条件,推动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重大的历史转型。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其中第57项建议专门对香港和澳门未来的五年发展做了安排。

  就此,中评社专访到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请他详细解读。

  李晓兵评价认为,根据《建议》来看,新的五年规划的涉港内容和过去相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国家安全,既兼顾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也兼顾了特区治理与社会建设、巩固优势与提升层次。这项建议承接了“十三五”,乃至回归以来国家对香港的政策,特别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创造性实践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香港特区近年在实施“十三五”规划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做出了非常有新意的前瞻性安排。比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以及“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些都是针对香港特区既有的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点,包括管治难题的化解,社会政治生态的不断优化,以及推动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重大的历史转型。

  有观察认为,相比于“十三五”规划的涉港部分主要关注经济方面,“十四五”规划在政治与社会方面着墨更多。

  李晓兵就此表示,香港本身是一个高度经济化的城市,一直以来保持了资金、渠道、人才和平台的优势,但现在这些优势和有关决策的发挥都不断受到各种制约和束缚,这是因为政治问题已成为香港发展的重大障碍。香港特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暴露出政治生态不断恶化,内外政治势力深度勾连互动的重大危险和制度漏洞,甚至引发了香港特区的管治危机和宪制危机,并在国家层面形成影响巨大的外交危机。如果香港特区在政治问题上没有清晰深刻的认知并成功化解重重制度障碍,政治过程身陷无序状态将成为制约香港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研判未来外部势力对香港事务继续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时,李晓兵提到,港澳都是高度国际化城市,和外部存在深度连接。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必须要有基本的安全意识。过去,香港作为美英构建的世界体系中特殊的一环,被当然的置于一个高端的足以辐射和影响内地的位置。在既有的国际分工的背景下,香港的角色和制度均建立在各方势力利益平衡的基础上,一旦既有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就需要重新再分配以形成新的平衡机制,所以外部势力对香港的持续干预还会发生。过去,香港缺少必要的戒备之心而几乎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国安法》的出台就是要改变香港一直存在的“不设防”的状态,对于这一块短板要实现从过去忽略忽视到未来高度重视的转换。

  《建议》提出要“支持特别行政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对此,李晓兵坦言,环顾全球和区域发展,香港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过去作为中国和外部世界沟通的通道和平台,躺着点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则要奋发有为拿出真本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他指出,香港的很多制度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进行更新的问题。在科技创新方面,2017年时,国家已经提来香港要基于既有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优势,支持香港发展成为新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在回归二十年之前梁振英特首时期已经设立了创新及科技局,还有香港回归之初酝酿建设的数码港,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转化成新的创新产业,也未形成新创新科技高地。“香港本身是一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我们不能看着它不断衰老,以至于丧失了孵化能力,如果这样的话,那对香港和国家都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因此,《建议》中特别提出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这其中还蕴含着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促进深港融合发展的应有之意。

  “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强调创新,尤其是科技自立自强,以及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香港要如何在新的五年中发挥优势,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

  “香港首先要确立担当的意识、担当的精神,并在持续的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历练出担当的能力。”李晓兵回应说,香港既有的优势即便有所减弱,但依然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香港特区需要在“一国两制”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重大的历史转型。

  “前提是香港需要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不断刷新对自我的期待。”李晓兵指出,“一国两制”实践的发展转型包括从统一到治理,从区隔到融合,从洗刷民族耻辱到实现民族复兴几个方面,从最初制定基本法形成政治共识、简单的依照文本的规定实施基本法形成法律秩序,到今天要充满智慧地创造性实施基本法化解发展难题重塑宪制秩序。所以,这一代香港特区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和商界精英,既要以不变应万变,也要以万变应万变,他们是否能够看清楚世界变局中香港的优势是此消彼长的,以及中美之间也在出现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香港将无法适应并完成百年未有之世界变局中的重大历史转型。

  李晓兵认为香港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仍然是重要的连接点,也是“超级联系人”。他说,这始终都是香港的优势,不论是在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中,甚至从更长远的国民经济发展和规划来看,香港依然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战略支撑点,是重要的国际和区域的中心枢纽城市。他以《建议》中提出的“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的新表述为例,认为这是对香港特区重要角色的持续厘清和不断充实,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益发显得重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从2019年初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到去年8月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及今年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之际公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这其中不断提出诸多的重大举措让香港特区在大湾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作用的发挥日益明确,无疑也会为香港特区未来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接下来的几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将率团访问北京并将与相关部委举行会议争取金融创科及大湾区合作发展,之后还要前往广州、深圳讨论大湾区发展和深港合作,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迹象——接下来的五年,我们相信香港特区的发展一定能够实现大家更大的期待”,李晓兵说。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701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