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数据:假记者泛滥 港人吁整肃

热点搜索

中评数据:假记者泛滥 港人吁整肃

图3:港人对香港媒体乱象的讨论观点分布图(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

图1:港人对假记者的关注度变化图(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

图4:假记者事件涉及的各方关注度占比分布图(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

图2:香港假记者等新闻从业乱象事件关注度排名(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

  中评社香港11月23日电/今年9月,香港警方修订了《警察通例》下关于“传媒代表”定义并致函通知四个传媒工会,再次引发了香港社会对“真假记者”问题的关注。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假记者泛滥的问题已经严重冲击香港新闻业的公信力,不少港人在寻找香港出现假记者乱象背后的“始作俑者”,认为应该严谨地制定出一套申请记者证法规,而不是任何人交费就可以取得记者证。

  在去年修例风波中,记者阻扰警察执法、杯葛记者会、假记者泛滥等新闻频频抢占各大媒体版面,成为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数据显示,香港社交平台上有关假记者等新闻媒体乱象的讨论在去年修例风波高峰期集中爆发,其声量和关注度皆呈现出近年来最高态势。9月22日,香港警方对“传媒代表”定义做出修订,指明传媒代表须属于在香港政府新闻处系统登记或属于国际认可及知名的传媒机构。根据修订后的定义,仅持有香港记协或香港摄协会会员证的人士将不再符合香港警方对相关定义。警方针对香港记者乱象的规范处理,在社交平台上也引发高度关注(如图1)。

  数据显示,在涉及假记者等新闻业乱象事件中,港人最关注的是13岁学生记者因非法聚集被捕(如图2)。5月10日,来自深学媒体的13岁学生记者在尖沙咀海港城参与聚集示威活动采访时被警方带回警署。随后,劳工处向该媒体发出电邮指其安排未满15岁的儿童进行采访,并要求其负责人对此进行联络回应。此事在社交平台引发热烈讨论,不少港人认为,雇佣童工违反了国际儿童法和儿童人权,同时也批评其父母将尚难分辨是非的孩子送入陷境的不负责行为。此外,大学编委“学生记者”与警察发生冲突,部分记者粗暴扰乱记者会并以辱骂式提问,内地记者在警方记者会被香港媒体记者围攻以及持CNN失效记者证者在警察记招抗议阻扰进程等事件也受到了港人的高度关注。

  进一步分析发现,港人对香港媒体乱象的讨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专业资格、发牌机制、新闻自由和职业操守等方面。数据显示,四成的港人对记者专业资格提出不同看法,有港人批评香港记者门槛过低,认为不应该不限年龄和文化水平放任“阿猫阿狗”来做记者这份专业的工作;近两成的港人则建议应该要有发牌机制,认为应该要建立记者登记制度,由法定机构统一发放记者证进行监管;14.6%的港人提及新闻自由时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有人认为13岁儿童参与采访是新闻自由的体现,《警察通例》对“传媒定义”的修改是打压新闻自由,但也有港人指出新闻自由不是违法的挡箭牌。同时,还有超过7%的港人对记者的职业操守提出质疑,认为即使新闻记者有监察社会的第四权,但也应该要遵守规则(如图3)。

  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及假记者事件的各方关注度占比中,香港新闻专业团体和官方新闻组织机构在国安法治理时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香港新闻专业团体的关注度在修例风波时期和国安法治理时期始终都维持着很高的热度(如图4)。不少港人在寻找香港出现假记者乱象背后的“始作俑者”,认为应该严谨地制定出一套申请记者证法规,而不是任何人只要交50元就可以取得记者证。而香港政府新闻处的关注度则在国安法治理时期猛增6.3%,有港人认为,港英时期的政府新闻处就曾负责签发官方记者证,直至1970年停止发放。现在大量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增加了辨别记者真伪的难度,应该重新回归由政府新闻处统一签发记者证。

  众所周知,新闻自由是香港社会的宝贵资产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假记者为所欲为。何为真正的新闻记者?但凡接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人士都会明白,专业要求和职业操守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底线。我们认为,新闻记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身上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从根源上解决香港假记者乱象问题,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只会利大于弊。
  
  (记者:林悟;分析师:尹涛涯;工程师:莫瑾;研究员:傅高博)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918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