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数据:失业率高企重挫港人信心

热点搜索

中评数据:失业率高企重挫港人信心

图1 今年以来香港社交媒体关于失业形势的舆论走势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2 香港舆论涉失业议题讨论中关于各行业的声量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3 香港社交媒体关于今年以来失业率升高原因讨论的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4 港人对政府的负面情绪与失业率走势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5 香港社交媒体关于降低失业率的主要观点分布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12月3日电/受“修例风波”冲击、新冠疫情肆虐以及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今年以来香港社会已是“水浸眼眉”,减薪潮、裁员潮及倒闭潮不断袭来,经济形势及营商环境异常严峻。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分析发现,因疫情迟迟未能受控,不少行业都遭到波及,而政府救市措施并未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因而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忧虑和失望情绪正在香港市民中不断蔓延,进而影响到港人对特区政府施政的信心。

  从年初至今香港就业市场承受巨大压力,关于失业的讨论成为贯穿全年的热点议题,并多次引发舆情“爆点”。如图1所示,上半年政府先后推出两轮防疫抗疫基金帮助业界共渡难关,其中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高达1375亿元为史上最大规模,受到舆论广泛关注,此外民建联议员提议推出第三轮防疫抗疫基金以及医管局宣布全体员工冻薪同样掀起热议,10月下旬国泰航空宣布削减8500个职位并停止旗下港龙航空运营则犹如抛下震撼弹,该议题舆论规模升至今年以来的最高点,而最新出炉的特首施政报告中公布了系列救失业措施,则是近期舆论关注的焦点,目前议题热度仍在持续。

  如图2所示,在涉及失业议题讨论中声量最高的行业为餐饮业,由于疫情反复政府多次收紧社交隔离措施,使得餐饮业入座率大为受限,生意不可避免受到严重影响,不得不通过削减人手以降低成本,因而成为失业“重灾区”。此外,零售业、航空业、娱乐业以及旅游业、酒店业和教育业也有较高讨论声量,从业者均不同程度受到失业困扰。这些行业不仅涉及大量就业岗位,更有部分是基层普通市民维系生存的饭碗,一旦失去就面临“手停口停”的危机,将对社会稳定产生一系列连锁影响。

  至于就业环境显着恶化、失业率明显上升的原因,如图3所示,舆论反响最为强烈的是认为政府防疫力度不足。不少观点直指政府防疫措施不到位,入境检疫存漏洞、全民强检不推行等问题始终未解决,造成隐形病毒链至今仍在传播,若还不改变防疫模式则经济民生困顿无日无之。同时,有观点认为国际经济大环境不佳,外贸急剧萎缩、全球化产业链几近断裂、美元超发洪水冲击全球等不利因素,都给作为国际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也有声音批评政府颁布的救市措施“离地”,如“保就业”计划设想过于理想化、“到喉唔到肺”,施政报告中推出名额为两千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根本难解燃眉之急等。

  此外,有舆论认为自去年以来政治严重对立、社会空前撕裂,社会甚至出现“揽炒”论调,面对空前严峻的内外形势,香港各界若仍执拗于矛盾分歧,则艰困情势难有转机。还有少数观点指出香港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由来已久,疫情冲击下多个支柱性产业受影响,经济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虽然上述观点各异,但有五成民意直接将失业率升高的矛头指向政府,说明市民对政府相关施政表现实在难言满意。

  进一步分析港人对政府的负面情绪与失业率(援引自特区政府统计处官方数据)的关系,如图4所示,去年第三、四季度负面情绪指数达到高峰,主因是“修例风波”造成社会持续动荡、引发民意反弹,当时就有舆论认为,政治动荡对本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餐饮和零售业首当其冲。果不其然,政治与疫情双重打击下,今年以来香港失业率不断攀升且连续数月维持在 6% 以上,港人对政府的负面情绪亦迅速上升并维持高位波动状态。随着第四波疫情全面爆发,以及第二期“保就业”计划于11月底结束,新一波失业潮大概率将会出现,届时港人对政府的负面情绪恐再度高涨。

  如图5所示,在香港社交媒体关于如何降低失业率的讨论中,占比最高的是呼吁尽快实现本地个案全面清零,通过落实全民强制检测、强制追踪,迅速找出病源,有效切断隐形传播链,避免出现疫情反反覆覆、没完没了;同时应减少对立内耗、弥合内部分歧,努力保持稳定发展势头,营造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氛围。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政府应设立包括失业援助金在内的一整套失业援助制度,以有效帮助失业人士应付短期经济压力,而非让其继续仰赖申请手续繁复、审批程序冗长的综援计划。还有舆论呼吁香港应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积极恢复与内地全面通关,通过争取内地旅客和庞大市场带动自身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另外有少数声音指出香港需积极推动长远的经济结构升级,扶植创科、环保、医疗保健、生物科技等新经济的重点产业,以引导产业转型、消化失业人口。

  今年以来在多重因素迭加下,香港经济疲弱不堪、失业率屡创新高,加上原有的房屋短缺、贫富差距、分配不公及利益固化等深层次矛盾积重难返,导致港人怨气与日俱增。管治班子固然愿意承担责任,全力救市并动用财政储备纾解民困,但政策措施多治标不治本,市民对政府管治能力的忧虑依然挥之不去,并开始向更深层次延伸。在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失业率尚未见顶之际,政府需摒弃被动因应、见招拆招的作风,力排干扰、主动作为,切实找到解决问题根源的可行办法并果断实施,才有助于赢回市民的信心。

  (记者:阳嘉伟;分析师:景元;工程师:关成栋;研究员:伍君豪)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032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