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傅高义追思会举办 亲友忆动人故事

热点搜索

傅高义追思会举办 亲友忆动人故事

追忆傅高义(中评社 张爽摄)

追忆傅高义(中评社 张爽摄)

追忆傅高义(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张爽)由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的理解与共鸣: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追思会”15日在线上线下同时举办,傅高义教授的亲人、生前友好回忆了多个与他交往的动人故事。

   傅高义之子斯蒂芬·沃格尔(Steven K. Vogel)说,小时候他曾经被问道,作为傅高义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感受?他用一个词概括他孩童时的感受:尴尬。比如在机场排队时,父亲如果看到有人像日本人,就会抓住他们用日语跟他们对话;如果看到有人像是中国人,也会抓住他们用中文跟他们交谈。

   有一天他问父亲,爸爸,如果那个人只是一个亚裔美国人,并不说日语或者中文,你不会感到尴尬吗?傅高义回答,不,一点也不会。长大以后,斯蒂芬发现,他小时候认为很尴尬的事情,正是其他人认为傅高义有魅力的地方,是他们喜欢傅高义的地方,他们喜欢他这种男孩子式的热情。

   斯蒂芬说,父亲总是想去接触人们,他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对故事不遗余力的追逐,他想在别人的语境之下理解他们。他不拘泥于任何理论,他甚至也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他试图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努力看到人性的闪光点。

   在美国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刘亚伟看来,傅高义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折射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刘亚伟说,1930年,傅高义出生在俄亥俄的一个小镇,次年爆发了九一八事件,他最关注也是和他的生涯息息相关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1953年傅高义教授进入哈佛大学,当时中国和美国在朝鲜的战争刚刚结束,但是到今天为止,朝鲜半岛的战争实际上只不过是停战,还没有和平协议。1963年傅高义参与了香港中国服务中心的建立,而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傅高义还牵挂着香港中文大学服务中心的命运。

    刘亚伟说,傅高义教授是在2020年12月16日动手术的,前香港大学服务中心的主任不久前给他转发了傅高义写给他的最后一封邮件,标注的时间是香港时间12月16日下午1:20。傅高义在信里说,如果你觉得我给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写信有帮助的话,请告诉我信写给谁。

   万科集团创始人兼名誉主席王石2011年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做访问学者时,近距离接触了傅高义教授。傅高义扎实的功底、坚决的态度、博大的精神让他十分敬佩。

   谈起傅高义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点,王石说,是让他决心从攀登物理高峰转为攀登知识的高峰。“我去哈佛的时候已经60岁,曾经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也曾经计划第三次第四次登珠峰,真的就是在哈佛的半年时间内,我就决定不再登珠峰了。”

   王石记得,当时80岁高龄的傅高义先生正在推广《邓小平时代》这本书,孜孜不倦、没有休息地在工作,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也让他感到在攀登知识的山峰面前,攀登物理学上的高峰真的不算什么。

   于是王石当时就决定不再攀登珠峰了,而是更努力地去登知识的高峰。他形容,攀登知识的高峰是永无止境的,是没有物理高峰山的一个绝对高度的,是没有终点的攀登,“回看人生目标的调整,以及背后的心路历程,显然和傅高义教授的教诲和启发无不关系。”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755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