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林艳:新时代治港人才应真爱国、善治港

热点搜索

林艳:新时代治港人才应真爱国、善治港

中评智库研究员林艳(中评社 沈而忱摄)

论坛现场(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与会者合影(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香港4月15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与“就是敢言”青年组织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日前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林艳出席论坛并围绕新时代治港人才标准的问题发表看法。林艳认为,新时代治港人才必须符合“真爱国”和“善治港”这两大核心标准,在此基础上,人才选拔可以更加包容开放、“不拘一格”。

  林艳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全票通过了新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这一重大举措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香港开启新局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正如毛泽东所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制度的进步能否带来治理效能的提升,最终取决于特区管治队伍的素质水平。

  第一,林艳认为,新时代治港人才应当“真爱国”。

  林艳表示,爱国者治港原则要求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的组成人员以及重要法定机构的负责人等,都必须由真正的爱国者担任。那么,怎样才是“真爱国”?对此,她有以下三点理解:

  首先,真爱国一定是无条件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过,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林艳认为,爱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粹情感,不应预设任何前提条件。爱国不是出于个人利益,真正的爱国者会把国家利益摆在个人财富、荣誉、地位之前,绝不会因一时得失而消极无为甚至背叛国家;爱国不是因为国家强大,真正的爱国者不仅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欢呼雀跃,也始终正视国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尽己所能为国分担;爱国不是因为社会大势或世界潮流,无论时代的风往哪边吹,真正的爱国者与国家站在一起的初心始终不改。对治港者特别是重要岗位的治港者,坚持上述标准是必要的,特区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真正爱国者的手中,绝不能交给爱国上的“投机者”或“骑墙派”。

  其次,真爱国须经得起斗争考验。林艳表示,爱国不是敲锣打鼓、请客吃饭,有的时候需要经历斗争甚至付出代价。无论是回归前面对港英殖民者,还是回归后面对内外反中乱港势力,斗争始终是检验香港爱国者成色的试金石。一场修例风波,让一些真正爱国者临危不惧的形象光彩耀眼,也让一些所谓爱国者“神隐”动摇的表现暴露无遗,这再次证明,斗争越激烈,爱国者之间的分野就越明显。面向未来,香港战略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将长期处于世界大变局的风口浪尖,可以说,香港爱国者注定要站在中国爱国者的前列,治港者则必须站在香港爱国者的前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风险挑战,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特区政权安全,是历史赋予治港者的时代使命,也是国家对治港者的殷切期待。

  最后,真爱国应具有大局意识。林艳认为,爱国是很具体的。治港者的爱国精神,最终要落实到施政中、反映在决策上。爱国不仅仅关乎政治立场,也关乎站位格局。治港者应当学会从国家高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努力使所作决策成为促进两地合作交流的推动力,而非引发两地冲突矛盾的负能量,做到“不让国家为难,有利国家发展”。

  第二,林艳认为,新时代治港人才必须“善治港”

  林艳表示,对于治港者而言,空有“真爱国”的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只有结合“善治港”的能力,才能扎实有效地为市民谋福祉、为国家谋利益。她也分享了对“善治港”的理解。

  首先,善治港应具有政治家的风范。著名哲学家罗尔斯说过,“政客的眼睛只盯着下届选举,而政治家的心中装的却是下一代。”林艳表示,近年来,香港饱受政客当道的困扰。特别是一些反对派政客为了选票,不惜在社会上煽动对抗、反智、排外的民粹情绪,完全不顾政治人物应有的底线;而民粹情绪日益上升,不仅造成了社会撕裂和泛政治化等问题,反过来又催生出更加投机和极端的政客群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便那些不屑与反对派政客为伍的人士,内心里也往往把民粹当民意,在逆流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可以说,香港民主一路走向异化,有选举制度的问题,有社会民主素质的问题,也有从政者自身的问题。现在,香港选举制度已然一新,善治港,就要相应更新观念,从香港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努力当好民众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而不是作民粹的操弄者和应声虫。

  其次,善治港应能帮助香港把握时代机遇。林艳表示,从土地房屋到医疗养老,从青年困境到中产下流,治港者面临的问题看似纷繁复杂,本质上都是社会内卷化引发的问题。历经长期发展,香港国际联系、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几乎已无潜可挖,先发优势几乎已释放殆尽。一旦蛋糕做不大,纯靠切蛋糕,就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问题,而且会引发利益博弈加剧、社会纷争上升、政策阻力加大等一系列新的问题,管治就会陷入各种两难甚至多难境地。做大蛋糕,关键是要找到增量。现在,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量集中在中国,香港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做大蛋糕的重点放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她认为,善治港,就应帮助香港尽快融入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把握住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发展“四个传统中心”和“四个新兴中心”等实实在在的现有机遇。通过将蛋糕做大,解开香港经济民生上的一系列死结,让市民真切感到生活越变越好,这是善治港者应该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善治港应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林艳认为,虽然,特区政府在20年前已经推出了问责制,要求官员要做到“民情在心,民意在握”,但政府施政不接地气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离地”的政策层出不穷。我们说,从政不能“一切交给人民决定”,但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正所谓民粹不可有,民本不可丢。完善选举制度后,管治架构中的基层力量大大增强,善治港,一定要借势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此外,随着“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治港者作为国家建制一份子的形象更加鲜明,倘若每位治港者心中都能装着人民,又何愁人心不回归呢?

  林艳还强调,正所谓“不立不破”,只有树牢“真爱国”和“善治港”这两条核心标准,才能有效排除其他标准和潜规则的阻碍,在人才选拔上做到视野开阔、广纳贤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香港重新出发的重要时刻,应该要有更加包容开放的新人才观。只要符合法律意义上的港人身份,能够做到“真爱国”和“善治港”,就应该纳入治港人才库中。其中,港漂新移民是个特别值得关注和挖掘的群体。

  林艳分析道,从过往经验看,香港的每次涅盘腾飞都离不开当时内地新移民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众所周知,香港历史上的两次重大经济转型,与前后发生的三次重大移民潮息息相关,内地移民为香港注入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工,为香港今日的繁荣与富裕奠定了重要的根基,其后代也广泛参与到今天香港的管治之中。从现实情况看,今天的港漂群体在“真爱国”“善治港”方面也有很多优势。他们在内地成长、在香港求学或就业,大多数既热爱国家也热爱香港,既熟悉国情也熟悉港情,可以说是两地共同打造培养出来的“两制人才”。因此,她认为,在爱国者治港的时代,尤其需要为港漂新移民进入特区管治队伍创造积极条件,加强政策诱因,排除隐性阻碍,充分利用好这个现成的人才库,将其在治港上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

  最后,林艳表示,当然,“真爱国”和“善治港”是治港者的理想状态。制度的改变是相对迅速的,而人的培养、历练、成长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同时,在香港这样一个政治型态复杂的环境社会中,要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很难一蹴而就。但她相信,随着爱国者治港实践的不断深入,管治架构中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人才进入管治架构的渠道会越来越通畅。她也期待,香港能够在真爱国善治港人才的引领下焕发异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866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