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李宇阳:香港科研贡献国家大有可为

热点搜索

李宇阳:香港科研贡献国家大有可为

  中评社香港5月26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在逐梦星辰之时,仍把满天神话照进理想现实,在抬头仰望星空之际,却依然脚踏实地,永无止境地探索求真。向天而问,敢上九天之揽月,还人间以理想,还光年以文明。

  近日,位于中国四川省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首批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子伏伽马光子(拍=千万亿)。此次发现意义重大,不仅改变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更是人类社会目前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向着解决宇宙线起源这一科学难题迈出关键一步。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诗人屈原便以长诗《天问》向天地、自然发出刺破鸿蒙的古人哲思。两千多年后,当世人再次仰望浩瀚星空之时,“天问”已经成为国家火星探测计划的重要名字,中国首个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就名为“天问一号”。如今,我们每走的一小步不仅是还世人以惊喜,更是对前人、对整个民族探求真理坚韧不拔精神的尊重与传承。

  嫦娥、玉兔、天宫、北斗这样一个个存在于神话中的名字,现如今都已被载入中国航天梦,成为航天人的浪漫,神话般的现实。回首往昔,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起步,踏上通向星辰大海的逐梦之旅,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载人航天器神舟七号完成首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从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无人探测器令嫦娥奔月不再成为幻想,再到“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上述过程尽管风雨兼程,但虽远不怠;逐梦苍穹,依然步履坚实。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香港不应缺席更要积极参与,为实现民族航天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香港理工大学曾多次参与国家太空项目,例如近期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球样本作为国家太空探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在其背后则是理工大学团队十年逾千次的实验,理大更是作为香港唯一有份参与嫦娥五号任务的高等院校。

  再比如,由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落火状态监测相机”更是助力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承受极端温度,顺利着陆火星表面。上述案例毫无疑问是香港在支持国家太空发展,促进航天技术研发方面,以科研力量贡献国家的重要表现。

  尽管香港拥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及院校基础,但在实际成果转化的过程未尽如人意,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如今社会“泛政治化”的背景下,香港缺少一种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然而在投身国家航天事业的过程中,当局应该投放更多资源鼓励及支持类似于理工大学这样的大专院校参与,加强两地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走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共享智慧,展现香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风采与担当。

  毫无疑问,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过程中,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里,恰恰是中国航天人们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与奋进,不断求索创新才让我们这个民族看到更远的未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永不放弃,不懈追求的梦想,笔者相信探索浩瀚宇宙,中国航天必将未来可期。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5573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