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叶锦徽忧学用落差严重 台高校生只想卖咖啡

热点搜索

叶锦徽忧学用落差严重 台高校生只想卖咖啡


叶锦徽。(中评社 黄文杰摄)


叶锦徽。(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央大学管理学院。(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央大学校园。(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桃园5月14日电(记者 黄文杰)针对大陆宣布31项惠台措施,放宽台湾同胞到大陆证券、期货、基金管理公司工作的考试门槛,台湾中央大学财务金融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叶锦徽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人才能够流动是最好,也只会往好的地方流。令人隐忧的是,台湾的人才出走若没有引进人才平衡,台湾还剩下什么?

  叶锦徽,台湾大学经济博士, 中央大学财务金融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专长经济财务计量理论与应用、资产定价实证、投资与风险管理、资料支援智慧决策分析。

  大陆国台办今年2月28日公布,在台湾已获取相应资格的台湾同胞,在中国大陆申请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时,只需通过中国大陆法律法规考试,无需参加专业知识考试。

  叶锦徽告诉中评社,严格说来,台湾金融从业人员到大陆证券、期货、基金公司工作,考试已非阻碍,以往台湾证照考照大陆承认,除非法规两地不同、想到大陆执业才加考。

  他说,金融科技(英语:Financial technology,也称为FinTech)兴起,很多事可以在网路或云端完成,金融业最明显改变,就是分支机构会减少,现有银行员也要跟着金融科技转型才会有出路,以台湾70万金融从业人员来,曾经预估三分之一没饭碗,20万人怎么辅导转执业?这波惠台政策,是否加速人才“西进”?值得观察。

  叶锦徽表示,前阵子探讨金融科技的发生及演变,人力是否真的被取代?各界看法不一,但是短期来看,不至于发生人力被取代,不过,台湾金融从业人员,若能藉此找到更好薪水,“人才出口”速度会加快。当初中国大陆的证券市场,很多都是参考台湾模式,期货交易所制度、期货商都是从台湾“整团挖过去”。

  他说,台湾金融从业人员“登陆”不是新鲜事,两岸商业与金融之实际来往与合作,早已日趋频繁,尤其中国大陆证券交易所、证券商市场的规范进展相当快,挟着其高度成长之经济实力、拥有之庞大资源,事实上,不只是对台湾开放,也对全世界开放。

  叶锦徽说,今年四月,曾带硕士专班到上海与香港两地,看当地金融与外汇管制的衍变,两岸三地法规,可能略有差异,市场参与者的形式也不同,交易心态也不同,不过,金融业属于高度管制行业,最重要是看政府愿景在哪里,发展模式是否满足金融活动蓬勃发展。

  他举鸿海集团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大陆上市案,2月1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送件,中国大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3月8日晚间公告获通过,期间过程只有36天,这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媒体才有“光速”通过来形容,反观台湾与香港本质还是专业为主,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大陆金融市场成长快速,私募基金能量更是惊人。

  叶锦徽关心还是人才。他说,现在大学生就业,跟20年大大不一样,现在“学用落差”严重,更多大学毕业生,只想开咖啡店、烘焙坊或超商店长,不管是中文、企管、数学、电机等科系,都是这样的选择,这代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引导未来就业是有限。

  他以财务金融系为例,传统旧思维认为,就是培养财务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可以投入金融业,现在就读科系是财金系,会财务金融也很有用,但会鼓励学生跨系或多修其他学程,很多中大财金系毕业学生,跑去念新竹清华大学资工所,或者攻读科技管理、智慧财产甚至设计领域。

  叶锦徽分析,台湾培育的金融人才,基于同文同种,能够到中国大陆工作,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就是台湾优势,尤其香港金融人才,基本上排斥说普通话,未必都想去内地发展,这让台湾金融从业人员,更有发展机会,当然中国大陆自己也培养不少高材生,也是人才高度竞争。
 
  他认为,长期来说,台湾人才就是台湾的影响力,大量输出到大陆,未必把台湾人才淘空,因为人才能够流动是最好,也只会往好的地方流,重点是,若人才出走,没有办法引进其他人才来平衡,现在台湾的高中毕业生,也纷纷到中国大陆读书就业,若没有进入自己体系培养,培养人才又去中国大陆,试问,台湾还剩下什么?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6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