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中评镜头:海南黎族民俗表演 大白鹅都来了

热点搜索

中评镜头:海南黎族民俗表演 大白鹅都来了


黎族少年在台上表演砖木取火,火着后结合喷火表演,震慑全场。(中评社 林谷隆摄)


黎族少年在台上表演砖木取火。(中评社 林谷隆摄)


黎族少年在台上表演砖木取火,火着后结合喷火表演,震慑全场。(中评社 林谷隆摄)


黎族特有的乐器“鼻萧”。(中评社 林谷隆摄)


表演中,牛拉木轮车穿越全场,炒热现场气氛。(中评社 林谷隆摄)


舂米舞蹈。(中评社 林谷隆摄)


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大白鹅都赶上台。(中评社 林谷隆摄)


黎族打柴舞。(中评社 林谷隆摄)


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中评社 林谷隆摄)

  中评社海南8月1日电(记者 林谷隆后续报道)由国台办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2018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活动”28日参访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内观看了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槟榔‧古韵》,将海南三千年的黎苗文化让世人看见,包括以钻木取火、织黎锦、帕曼情歌、苗捏、舂米、黎族服饰、打柴舞等节目表演,展示最原始,最古老,最震撼的演出,让两岸记者对黎苗文化啧啧称奇。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创建于1998年1月18日,总规划面积5000亩,以海南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黎族钻木取火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纺染织绣技艺等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  核心吸引物,初步建成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户外拓展、大型演艺七位一体的黎苗文化村。

  槟榔谷大型实景民族歌舞剧《槟榔古韵》是一场自然风光与人文演出完美结合的跨越千年的视觉盛宴,将即有特色的黎族打柴舞、舂米舞,生动的将黎族生活展现在这舞台之上;原始的钻木取火、自制的黎族乐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纺织技艺等,也被巧妙地融入歌舞演出中。

  演出第一幕就是由黎族小伙子展示钻木取火技艺,黎族钻木取火具有考古学、历史学价值。钻木取火中所用的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为有机物,因年代久远,不易保存,目前只能求助于作为民族耆老的田野访谈,与民族学有关资料来帮助。透过演出可以让世人了解黎族掌握钻木取火的技艺,未来更要保存这难得的记忆。

  按黎族人文化,每次打胜战回来,都会举行“打柴舞”,黎语称"转剎"、"太剎",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在有节奏规律的碰击声中,跳舞者要从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这就是在台湾综艺节目“竹竿舞”的原始版本,相当容易炒热气氛。

  槟榔谷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国东表示,表演结合黎族和苗族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除了美丽的小姑娘、帅气的小伙子还有大爷大娘,鹅、山羊等动物也是舞蹈演员的一部分。“舞蹈都来源于生活,略微高于生活。比如打柴舞,过去一种辟邪用的舞蹈,现在演变为打柴舞”舞蹈演员基本都是少数民族原住民,只有少部分是艺校学生,但这部分学生也来自于农村。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3268.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