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港真文化:朗朗峰头 帝京香山

热点搜索

港真文化:朗朗峰头 帝京香山


北京香山一向以红叶着称。


静宜园是清代皇帝在香山驻跸期间,处理朝政和接见王宫大臣的场所,殿外牌匾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


毛泽东曾经入住双清别墅。

  来源:《港真》月刊 原创:朗然  

  盛夏时节来说北京的香山,一定有人称怪,谁都知道北京香山以红叶着称,那盛景要待深秋才出现。但世间胜景,真正的玄妙在其异于常趣,到深秋您排着队游香山,人头比红叶还壮观,反倒是这盛夏之季,入到香山,人少客稀,鸟鸣花香,山风一吹,先爽了一截,然后再来说古道今。

  地理上的北京,地形西北高而向东南扇面铺排,西山山脉与平原的交接处,就多了些小山丘陵,于是层峦迭嶂之间,好景就多。今天人们包括住在北京的人们,对北京香山有三大误解,一是都知道北京香山一到深秋,就满山红叶,层林尽染,不知道夏天的香山,会有山水潺潺,林木苍翠,百花争艳,是消暑纳凉胜地。

  连北京人对香山都有的又一误解,是把香山当作一公园,以为到香山一是看景,二是行山,今天北京好多行山爱好者,都以香山为行山健身的目的地。殊不知香山可不同于一般以自然景色为主的公园,其内垣近山麓下,还是建筑荟萃之地,各类建筑物多了去了,宫殿、梵剎、厅堂、轩榭、庭院,都依山就势而建,更有特色。

  当然,最大的误解是把香山当作一自然景点,后建现代公园,不知香山也是皇家苑林,扮演过行官角色。今天国务院要北京保护好三山五园,其中一园就是静宜院,静宜园就主要是今天的香山公园。

  静宜园是清代皇帝在香山驻跸期间,处理朝政和接见王宫大臣的场所,殿外牌匾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

  北京好多宫苑之所,都始建于金朝,发扬光大于清代,香山也不例外。金大定二十六年也即公元1186年,建了香山寺,虽然后来明朝也在附近建了些佛寺,但跟香山寺没法比。到了清康熙年间,香山寺及其附近建起了香山行宫。乾隆十年再加以扩建,竣工后改名静宜园。

  跟北京三山五园中另外四园相近,静宜园是清代皇帝驻跸期间处理日常政务及接见王公大臣的听政之所,所以有正殿。那正殿建于高台,是园中最有皇气的地方,但跟紫禁城的大殿没法比,其面阔仅五间,进深才三间,是单檐歇山式建筑,正殿南北两侧各建配殿五间。

  皇上驻跸之所,静宜园一定要有勤政殿。今天香山公园东大门内的勤政殿,老殿已在一八六零年,即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今天的是二零零二年开始仿建的,那时还便宜,只用了一千万元人民币就把勤政殿恢复了。

  静宜园中皇帝题署二十八景

  香山景点多,园内大小建筑群有五十多处,都知道乾隆爷最爱题款命名,这静宜园中经皇上命名题署的有二十八景,从居首的勤政殿,一直到第二十八景隔云钟,今天大部份都健在。今天北京人到香山,一个景一个景去看的人少了,好多人都是为爬山去,因为香山是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其主峰叫香炉峰,俗称鬼见愁,虽然海拔才1557米,但爬鬼见愁是件值得夸耀的事,何况到主峰山顶,向东可俯瞰广阔的平原,心情又不一样,有人说毛泽东当年进京城,住到香山,也是为了看这景。

  一九四九年三月,打得天下要进京城了,毛泽东称为赶考,那时好多人都以为部队直接就会进紫禁城,谁料毛泽东决定先不进城,他进的就是香山,住在双清别墅。

  听双清别墅这个名,就知道不是古建筑,那是在袁世凯政府当过总理的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以赈济安置河北受灾孤皃时,在香山给他自己建造的住所。双清别墅,在今香山东南部,其院内石壁下淌出两眼泉水。这两眼泉水,始凿成于金代金章宗时期,初名梦感泉。乾隆兴建静宜园时题名为「双清」。双清泉水流入院中,汇为一个池塘,南岸是乾隆时建造的松坞云庄,如今只余石砌台基,北岸有一排十几间平房,即是熊希龄所建双清别墅的主体建筑。

  当年毛泽东住进双清别墅,平房正中设会议室,办公室和卧室分别设在会议室的两侧。会议室门前的池塘边,有座六角凉亭,毛泽东就那里看书和人聊天。今天好多人去香山,会认为那大名鼎鼎的双清别墅也太过简单,但仔细想想,这里可是香山,是北京乃至是中国最牛的地方,当年毛泽东「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命令就是在双清别墅发布的,然后才有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今天飘的国旗、唱的国歌、挂的国徽,都是在这双清别墅里定局的。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552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