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舌尖上的内蒙古之涮羊肉

热点搜索

舌尖上的内蒙古之涮羊肉


涮羊肉的调料,从左至右分别为芝麻酱,豆腐乳和青料。(中评社 海涵摄)


涮羊肉的调料。(中评社 海涵摄)


小火锅。(中评社 海涵摄)


用酒精点燃的小火锅。(中评社 海涵摄)


切成薄片的羊肉。(中评社 海涵摄)


沸腾的火锅。(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呼伦贝尔8月23日电(记者 海涵)来到内蒙古,不可不尝的美食当属当地的特色羊肉。被放养在浩瀚草原上的羊群,吸收天地之毓秀、万物之灵气,肉质必是格外鲜美。而涮羊肉,则是品鉴原汁原味羊肉的经典吃法。

  关于涮羊肉,坊间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据说涮羊肉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涮羊肉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为了方便顾及到每个人的口味同时也有利于卫生,如今涮羊肉也出现了“分餐制”的形式,即每人面前放一个小锅,各人根据自己爱好下肉菜等,颇为类似于豆捞。而这种形式的小火锅早在汉代也有先例,汉代出现一种称为“染炉”、“染杯”的小铜器,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积一般为250至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盘。可以推断这就是古代单人使用的小火锅。

  形式索然变了,但是灵魂依然印刻着蒙古族的基因。在任何一个以涮羊肉为主题的局里,羊肉必然是撑起“半边天”的“道具”。在前三分之一的用餐时间里,服务员端上来的除了羊肉还是羊肉,从羊腿肉到羊里脊肉,当来自羊的不同部位的肉轮了一遍之后,才到了绿叶青菜登场的时候。

  除了作为硬菜的羊肉的可贵品质之外,调料更是涮羊肉的点睛之笔。地道的内蒙人会告诉你,涮羊肉的调料必得是芝麻酱浇上豆腐乳再配上韭花。此外,还有一种堪称“去羴神器”的小料——青料,大致是用芹菜叶等绿色蔬菜磨制而成,以此酱佐以芝麻酱沾肉,别有一番滋味。

  涮羊肉不仅味道鲜美,于身体更是大有裨益。《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益精气、疗虚劳、补肺肾气、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之效。唐代虚诜的《本草食疗》中,记载「凡味与羊肉同煮,皆可补也。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836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