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邓启明:全职引进台湾教师教学效果良好

热点搜索

邓启明:全职引进台湾教师教学效果良好


  中评社北京9月6日电/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浙江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邓启明研究团队近日在浙江省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宁波)论坛上发布了其1007份调查问卷的初步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全职引进的台湾教师教学效果总体看好,但仍有较大改进与优化空间,亟需进一步调查分析与跟踪访谈, “把好事情做好”,进而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和经济社会融合。

  一、全职引进台湾教师教学效果调查的背景与实施情况

  由于经济不景气、“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严重,近年来台湾地区生源大幅减少、教学资源供大于求,“流动博士”大幅增加。自1994年起,台湾岛内取得教师资格证成为合格教师的总共有18.5万人,但未取得正式教职的达8.1万人,有2万多人担任代课教师。相较之下,大陆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对优质教师资源需求巨大。随着两岸高等教育与文体卫生等方面交流合作日益增强,越来越多台湾学子选择前来大陆相关院校任教。

  鉴于台湾教师在教育背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等方面有所不同,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浙江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邓启明及其率领的研究团队,采用网络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就台湾全职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其优化提升等“采访”了1007位学生。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受访者基本信息调查,包括年级、性别、年龄、专业、赴台经历与意愿等;二是调查、分析台湾教师教学态度及其教学方式、师生互动、角色扮演与学习氛围等;三是教学效果调查,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收获等;四是满意度评价,包括教学方式评价、不同满意指标评价及改进建议(或意见);五是对扩大引进台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主要在东南沿海高校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男女比例为28.8:71.2。以大二学生最多、占40.91%,大三占31.48%、大一占23.34%,另有少数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大部分受访者为“初次体验”台湾教师授课(第一门课、占42.7%);其次是2门、占27.11%;紧接着是3门、占15.59%。受访学生来自大陆28个省区,以福建省最多、占37.45%,其次是浙江省、占20.82%,贵州省和湖北省分别以6.67%和6.27%位居第三和第四。

  受访者所就读的学科与专业领域,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类居多,分别占28.5%和23.44%,两者合计51.94%;其次是教育学、艺术学和工学,分别占13.6%、14.8%和13.01%;文学、理学和法学等专业较少。约8.64%受访者有赴台交流(或交换学习)的经历;没有赴台经历者中,有78.2%学生表示未来有机会愿意赴台交流(或短期交换),仅16.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赴台交流(或短期交换)。

  二、全职引进台湾教师教学效果总体看好仍需发展提高

  总体而言,全职引进台湾教师的教学工作较好获得了受访者们的认同与支持。尤其是受开放式教学与成长环境等的影响与熏陶,台湾教师能较好激发学生们独立学习思考与研究探索能力。超过80%受访者“喜欢”或“非常喜欢”台湾教师的教学方式。46.57%的受访者认为“完全能适应”台籍教师的教学方式,31.38%认为“需要一定适应期”,仅3.67%受访者认为“不能适应”;18.37%认为与大陆教师无异。进一步分析,76.86%受访者满意其授课风格,54.52%满意其师生交流,51.94%满意其内容讲解能力,48.46%满意其教学手段,45.68%满意其课堂管理。分别有86.69%和80.14%受访者,认为台湾老师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极少数同学认为没有调动学习兴趣、甚至很糟糕,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影响学习成绩。

  进一步分析与比较,分别有53.72%、57.6%、46.67%和40.71%的受访者,认为台湾教师授课大多采用“传统讲授式(采用大班式理论讲授,教师讲授时间长)”、“问题解决式(教师事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学生参与度较高)”、“模拟情景式(教师展示案例或模拟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任务驱动式(教师指定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20%受访者认为是“自学辅导式(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学,老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答疑)”。有48.56%受访者认为收获了对所学内容更深的理解和掌握;61.67%认为收获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66.34%认为收获了更宽广知识背景和国际化视野;但对于“创新能力”和“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分别占25.92%和27.51%,还有较提升与改进空间;1.29%选择其他,认为“没有收获”等。至于教师们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分别有77.66%和16.29%的学生认为台湾老师是“引导者”与“灌输者”;但对于“监督者”和“协调者”角色,多数受访者认为台湾教师并没有很好履行,还有待加强和进一步调查分析。

  事实上,在问到“台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您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他们教学态度认真、比较风趣幽默、师生互动较多、课堂氛围好等。在问到“有什么改进意见(或建议)”时,许多受访者认为台湾教师需要“多考虑两岸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和当地整体教学与学习情况”,并据此适当调整其教学方式与方法;其次,受访者认为一些台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其他资料代替教材”,课堂讲授内容分散、重点不够突出,“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够,未能紧扣教材”;再次,文字表达与书写习惯(繁体字)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建议尽量使用简体字教学。

  三、新时代扩大引进台湾全职教师的可行性与注意事项

  上述统计与分析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对当前全职引进台湾教师的教学工作持有较高接受与认可度。约有80%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应该扩大引进台湾教师”,而且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台湾优秀教师,但性别不限;从年龄上看,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引进31-40岁青年教师,其次是刚刚博士毕业的优秀教师,二者合计达75%。但对于引进“什么职称”的台湾教师,有55.11%受访者选择“教授”;其次是讲师、27.51%,副教授、12.21%;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应引进助理教授与退休返聘。这也是未来各地在考虑和决定全职引进台湾教师时应该适当注意的问题(甚至是重要取舍与决定因素),以增强所引进人才的适应性、挑战精神和创造性,更好增进两岸人才交流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但此次问卷调查也表明,虽然全职引进台湾教师大多比较认真负责,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得到了许多好评与认可,仍要注意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较多运用指定教材以外的资料和多媒体技术、适当拓宽学生学习渠道与视野,与课堂教学未能紧扣教材,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够,甚至以其他资料代替教材等方面问题。又由于台湾教师书写和语言表达与大陆不尽相同,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影响了学习与授课效果。未来还应适当加强课堂管理,在扮演好“学习引导者”和“知识灌输者”的同时,努力扮演好“监督者”和“协调者”角色。

  不难理解,未来有条件的大陆高校可以适当扩大引进台湾教师,尤其是较为年轻、刚博士毕业的优秀人才。不仅专业基础较扎实、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而且有较强适应性和挑战精神,与学生们也能相处得更好,有利于提高和保障教学效果;同时透过两岸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合作与碰撞,将给广大学生带来更为丰富多元的课堂学习体验,拓宽学生们的国际视野与分析思考能力。台湾教师身处也要更加主动加强和深化与大陆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合作,不断强化对当地和所在学校教育文化、学风学情的了解,在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中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方式的适用性、有效性等方面具体问题与挑战。至于影响全职引进台湾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需要采取的相应支持与配套策略措施等,课题组将另文发表。

  希望强调指出的是,当前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一批优秀博士“没有固定教职"等方面问题与挑战,而大陆正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世界各国(或地区)优秀人才,扩大引进台湾教师将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形式与载体,值得鼓励与实践探索。上述相关分析和讨论表明:此次问卷调查具有一定代表性,与客观实际也比较相符,所表达信息、初步反应的问题具有一定说服力,值得重视。考虑到大陆相关院校“全职引进台湾教师”刚启动不久,42.7%受访者是初次接触台籍教师,相关评价可能具有一定偶然性和片面性,建议进一步跟踪调查、比较与访谈相关人员,尤其是要综合考虑行政管理、学科(或专业)负责人以及广大大陆教师等同事们的代表性意见和建议,以及各地业务管理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与真实要求。

  一句话,当前多数学生对全职引进台籍教师还是比较满意与认可的,间接表明当前大陆相关院校适当引进台籍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新形势下,扎实推进和做好台籍教师的引进与配套服务工作,需要市场机制和促进与保障机制相结合,既要努力增强台湾教师的“适应性”与获得感、成就感,也要注意结合和满足高等院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需求;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将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

  “第二届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宁波)论坛”由民革中央和中共宁波市委主办,民革中央联络部、民革浙江省委会、民革宁波市委会、宁波市台办、宁波大学联合承办,民革宁波市委会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宁波大学浙江台湾研究院、宁波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协办,也是宁波市第二届“社科团体学术季”系列活动项目之一 。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3171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