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前景与挑战

热点搜索

中评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前景与挑战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地理系教授杨春(中评社 侍佳妮摄)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中评社 侍佳妮摄)


粤港澳大湾经贸协会会长洪为民(中评社 侍佳妮摄)


中信银行(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中评社 侍佳妮摄)


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凌友诗(中评社 侍佳妮摄)


香港银行学会高级顾问兼香港电台大湾区节目主持人陈凤翔(中评社 侍佳妮摄)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王春新(中评社 侍佳妮摄)


论坛现场(中评社 侍佳妮摄)


出席论坛嘉宾合影(中评社 侍佳妮摄)


出席论坛嘉宾合影(中评社 侍佳妮摄)

  中评社香港11月12日电(记者 张心怡 侍佳妮)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景与挑战”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日前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举行。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邀请到7位在港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大湾区城市如何聚合优势、如何推动创新科技与创新金融深度融合以及如何打造“优质生活圈”等议题深入展开讨论。论坛由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王春新主持。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科学院地理系教授杨春以“从制造湾区到创新湾区”为题发表看法。她指出,从全球生产网路到全球创新体系,未来大湾区要在全球创新体系中找准自身定位,可成为“全球首席供应商”。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为香港提供了新的腹地和拓展空间,香港与珠三角要实现优劣互补、协同合作,可以共同发展“金融+科技”模式。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在发言中提到,粤港澳大湾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虽在金融、科技、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与三大湾区尚有一定差距,但其产业部门齐全程度和竞争力优于其他湾区,未来的全球影响力非常可观。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大湾区应在重要领域提升全球竞争力,在重构全球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发挥区域力量。

  粤港澳大湾经贸协会会长洪为民认为,香港、深圳、东莞等城市间的合作意愿强烈,循环式产业链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其他湾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但在创新科技方面,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应避免同质化竞争。他还谈到,做好大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过关流程简化等与民众密切相关的工作,“优质生活圈”就会自然而然形成。
  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凌友诗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分“两步走”,不急于在空间上进行大量的转移和流动,多利用、发挥产业优势;第二,“河套合作模式”是深港之间深度融合的典范,大湾区内可以多借鉴、采用此类模式;第三,经济无法创造真正的认同,大湾区内融合需要有人文的纵深,尤其需要加强香港青年在历史、人文、乡情等方面的培养。

  中信银行(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发言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在经济方面的升级非常关键。在“一国”框架下,大湾区内会有更大、更快的融合,融合就会产生效益,就会升级。他提到,大湾区在香港的宣传应该加强,要让香港民众真正瞭解、看到融合之后所带来的好处,特别是香港年轻人,一定要让他们看到未来大湾区在经济发展、就业等方面的前景。

  香港银行学会高级顾问兼香港电台大湾区节目主持人陈凤翔谈到,要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青年人的推动作用,在创新科技方面,年轻人拥有丰富的想法,可以加强对“企业家学生”的培养,以助力大湾区内创科发展。他还强调,大湾区建设可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聚焦东南亚,联动东南亚各所高校,提高并船出海的成功率。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王春新最后发言指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创新,需要通过创新提取大湾区的“精髓”,将创新科技与产业化结合,加强创新金融生态链等方面的建设。未来香港可单线先行,推动创新科技的特殊通道设置,推动民生金融的发展。他亦提出,为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香港可以利用大湾区内的土地优势解决住房问题。

  中评社总编辑兼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中评社副社长兼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王平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整理稿全文将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刊发。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704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