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两岸少数民族大联欢晚会在京举办
中评社北京12月10日电(实习记者 赵雪彤)8日晚,“第七届两岸族韵喜福汇暨两岸少数民族大联欢”专题晚会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台联主办,以共同传承和弘扬两岸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为两岸少数民族同胞搭建沟通心灵、深化感情的交流平台,不断深化两岸少数民族同胞心手相连的血脉情谊,共同探讨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国家民委、全国台联、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和党派团体,台湾东华大学、台湾少数民族文创交流协会等领导和岛内嘉宾出席此次活动,与在京台胞和两岸少数民族同胞共襄盛举。
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海淀阳春光华舞蹈队和古丽组合带来了维吾尔族、蒙古族、侗族、彝族、藏族、朝鲜族等大陆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歌舞,充分展示了大陆丰富、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优秀的文化传承。台湾东华大学、台湾少数民族文创交流协会则通过阿美族丰年祭等舞蹈节目,反映出台湾少数民族风俗及热情、质朴的民族特质。晚会的主持人与台湾坐标轴乐队更是带来了精彩的民族串烧歌曲,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音乐形式的融合。
晚会以民乐合奏开篇,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民乐团奏响了欢快的乐曲《小溪》,优美流畅的旋律在未来剧院回响,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台湾东华大学舞团带来了激昂的舞蹈《舞跃阿里山》,展现了台湾邹族人延续新传的古老部落文化。海淀区阳春光华舞蹈队带来的土家族舞蹈《女儿会》活泼欢闹,很难看出表演者的平均年龄有63.5岁。
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古丽回忆起她三年前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参加两岸民族大联欢的情景,那次活动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她已成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名教师,继续在大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用歌曲传递少数民族的声音。
北京舞蹈学院带来的独舞表演《朱鹮》唯美动人,表演者柔美的舞姿述说着濒危物种朱鹮的美好,也再次提醒人们保护自然物种与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欢乐的民谣《山海欢歌》,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所带来的精彩节目充分展现了台湾各族群原生的文化特色,引领观众穿越宝岛的绿水青山,感受质朴的温暖。
此次晚会的编排细致,表演中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台湾部落文化完美交融,同为“雄鹰”民族的蒙古族姑娘和台湾阿美族的歌手同台表演,体现了民族风碰撞的火花与融合的精彩。
历时两小时的演出,不仅突显了大陆少数民族多元的艺术魅力,体现了台湾部落文化的多样性,更说明了两岸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该活动为两岸少数民族同胞搭建起以歌会友、以舞结缘,共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平台,更以此为契机,为两岸广大基层民众增进彼此了解,深化感情凝聚创造了积极条件,让两岸同胞手拉得更紧心贴得更近。
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表示,北京市台联作为连接两岸的人民团体,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方针,以“搭平台,建渠道,交朋友,促合作“的工作方式,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和谐发展,不断增强两岸同胞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促进心灵契合。
据介绍,“两岸族韵喜福汇”是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十六大品牌活动之一,该活动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已在京台两地成功举办了七届,民族风从北京吹到台湾的部落,吹到太平洋沿岸,两岸情从社区走到校园,足迹遍及台湾的台北、屏东、台东、花莲、新竹等地,累计参与观众达数万人次,并被国台办多次列为两岸重点交流项目,逐步成为联结两岸少数民族同胞的桥梁纽带,得到了两岸民众的广泛赞誉。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983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