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关注:两岸专家多角度批“台独”课纲

热点搜索

中评关注:两岸专家多角度批“台独”课纲


台湾中兴大学史学系教授孙若怡(中评社 海涵摄)


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教授、《远望》总编辑石佳音(中评社 海涵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黄俊凌(中评社 海涵摄)


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薛伟强(中评社 海涵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汪小平(中评社 海涵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王仁和(中评社 海涵摄)


台湾《远望》杂志编辑张孟璇(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海涵)8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承办的“‘台独’‘去中国化’历史教育批判”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两岸的十六位专家围绕“台独”史纲的表现、本质及危害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座谈会的下半场的讨论里,来自两岸的八位学者对台湾的“文化台独”进行了批判,与会者普遍对台湾当前的“文化台独”表示担忧,认为“台独”势力通过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认识进行扭曲,将对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造成极为深远且恶劣的影响。

  台湾中兴大学史学系教授孙若怡分析了《历史课纲草案》的诸多缺失,她表示,2017年7月3日,台湾“教育部”所属“国家教育研究院”公布“十二年国民教育社会领域课纲草案”,其中种种改变可谓是自李登辉以来,欲借历史教育之手重构诠释“台湾史”,以谋求“去中国化”与“台湾独立”之必然发展。而由于取消了“中国史”的独立教学,在设计“东亚史”的课题时无形中又大量引入了很多中国的历史,致使跳脱、颠倒并割裂中国史发展时序的现象无处不在,其主要缺失有四,分别是:圣杰豪杰英雄先祖不见了、历史发展的时间被颠倒了、形式上彻底的“去中国化”了、国高中课纲没有统整。

  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教授、《远望》总编辑石佳音在发言时谈到了“台独”教改与“天然独”的养成。他认为,“台独”教改是“法理台独”的基础功程,而蔡英文的底气亦是来自于日益增加的“天然独”。“天然独”是基于自幼学到的“客观知识”,而不是“对大陆误解或者缺乏了解”的结果,也不是权衡两种认同的利弊得失之后再做的有意识的选择。一旦“法理台独”形成信仰,则极难破解。要做到近悦远来、收服人心,首先必须使对台政策与工作立基于强大的文化自信,其次应该针对“台独”打造“天然独”的社会及心理建设工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臧运祜对近代日本的东洋史学做了学术性的梳理。他认为,近代日本的东洋史学是台湾“台独”史观的理论基础。现在的史学界应该去做台湾史学的工作。希望两岸可以合编合写历史教科书。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黄俊凌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台湾地区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光复初期台湾史的叙事倾向以及其实质。他认为,当前的台湾地区历史教科书中总是片段性地截取大陆的某些阴暗面加以强调和放大,这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学术话语权的丧失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社会风气,因此贯彻“台独”史观的教科书对台湾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

  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薛伟强表示,“台独”的“去中国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危害深远。“台独”的“去中国化”不仅是“去”“文化上的中国”,还包括“现代中国”;“文化台独”不仅出现在民进党执政的时候,在国民党执政的时候情况也没有很大改善。究其原因是因为,台湾地区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很负面,整个氛围有利于培养“天然独”。因此,大陆要做更多研究和措施来加以应对,要加强两岸教科书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能够共用,这比青少年的交流更重要,否则台湾青少年的心理很难扭转。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汪小平认为,台湾地区的新历史课纲是殖民主义的遗留,其危害巨大。民族国家是一种主流的形式,剥离了民族国家的叙事,是无根的,将会导致社会的撕裂和混乱。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王仁和从其亲身经历出发,发表了对“台湾化”历史课纲的看法。他谈到,在来大陆的交流中过程,他重构了对大陆的认知。史观是在后天建立的,因此要给台湾学生更多认识大陆的机会。当前,网络上百家争鸣,台湾学生有能力去甄别获得真正的历史,学生会很乐意遵从自己的内心。积极建立联系感和国族认同的重构对消解“文化台独”是很重要的。

  台湾《远望》杂志编辑张孟璇通过自己在中文系学习的经验介绍了“台独”对台湾文学界的腐蚀。她谈到,在民进党执政的第二年间已经全面取消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不修古典文学也可以顺利从中文系毕业。凝聚“台湾共同体”、强调台湾“主体性”的台湾的在地化文学和日本的情欲文学被用来填补中国古典文学的空白。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4984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