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双重视角 细看特朗普“印太战略”

热点搜索

中评:双重视角 细看特朗普“印太战略”


  中评社香港12月26日电/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马艳红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2月号发表专文《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双重视角下的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作者表示:特朗普政府去年11月以来推出“印太战略”(the Indo-Pacific Strategy),企图维护和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与保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战略平衡。该战略如果进一步充实,将增加印太地区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在研究特朗普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和特朗普总统本人及其政府高官相关言论的基础上,对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进行分析。文章内容如下:

  一、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战略”的背景

  (一)应对世界大变局和替代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一批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亚洲正在整体崛起,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开始从大西洋两岸向亚太地区转移,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开始将美国全球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向亚太地区,以保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从而保持在世界的领导地位,牵制和制约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遭遇挫折,主要表现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向其盟国和盟友发出错误信号,使这些国家认为如果它们在与中国的海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中发生武装冲突,美国会在军事上卷入支持它们。因此日本和菲律宾在2010年以后一段时间分别在钓鱼岛争议和黄岩岛争议中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导致东海和南海形势紧张。奥巴马政府还在地缘政治上企图以南海问题为抓手形成问题型联盟,企图促成区域外大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共同针对中国的态势。由于中国应对得当,既在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坚定维权,又采取有效措施维稳,因此“亚太再平衡”战略在东海和南海制约中国的企图失败了。同时,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印度洋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展方向。

  针对这种情况,特朗普政府用“印太战略”替代“亚太再平衡”战略,企图将美国亚太防线扩大到印度洋地区,将印度纳入美国势力范围,更多借用印度来制约中国。
  (二)美国政府与日本安倍政府一拍即合

  实际上,奥巴马政府为了推行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开始将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两洋区域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概念系统中。2011年1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发表的标志着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文章中,强调印太地区对于美国的战略重要性。她指出,从印度次大陆到美国西海岸的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地区正在被航运和战略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区域占据世界人口的一半,是全球经济的关键引擎,也是美国关键盟国和重要新兴大国中国、印度等国的聚集地。为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确保美国在该区域的战略利益,美国将调整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域的军力部署,将这两洋区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概念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澳大利亚的军事同盟关系,将其由太平洋伙伴关系提升为印太伙伴关系。〔1〕2012年1月,美国防部公布的美国国防战略方针指出:“美国的经济与安全利益不可分割地维系于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延伸到印度洋和南亚的这一弧形地带的事态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势必将向这一地区平衡”。〔2〕2013年4月,时任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撒母耳·洛克利尔(Samuel Locklear)海军上将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详细论证了“印度洋-亚洲太平洋”区域在美国全球战略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巳经和行将采取的战略步骤。〔3〕2013年7月,时任美国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访问印度和新加坡时,称美国现在性质上将印太看做一个地区,将印度向东看战略和外交接触看作亚洲未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4〕这些表明,当时奥巴马政府试图在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框架下建构印度洋和太平洋两洋战略上的联系。

  2013年3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演讲中谈到日本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地区汇合的利益时,使用了“印太”这一术语。〔5〕在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访问亚洲之前,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出一个不同于奥巴马政府的特朗普政府亚太战略,因此接受了日本安倍晋三的“印太”战略概念,双方可以说一拍即合。2017年10月18日,美国务卿蒂勒森(Rex W. Tillerson)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题为《确定下一个世纪我们与印度的关系》的演讲,宣称“在未来一百年印太地区继续保持自由和开放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和印度是有着不断增加战略汇聚点的全球伙伴,这对未来一百年将有深远的影响”,“正在上升的德里-华盛顿战略伙伴建立在对法治、自由航行、普世价值和自由贸易共同承诺的基础上。美印两国是全球稳定的两大挡门板”。〔6〕11月2日,在特朗普出访亚洲前夕,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告诉记者:“总统此行将着眼于三个目标。首先是加强国际社会实现朝鲜无核化的决心;二是推动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三是通过公平互惠的贸易和经济交往来推动美国的繁荣。”〔7〕11月10日,特朗普总统在越南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以下简称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时宣称:“我来到这里宣导和平,促进安全,并与你们一起实现印度-太平洋地区真正的自由和开放。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我们都是主权国家,我们要求繁荣昌盛,人人都希望兴旺发达。”〔8〕在大约半小时的讲话中,他至少十次提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区”。12月18日,特朗普总统签发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提出:“我们将确保世界关键地区的实力平衡继续有利于美国:印度-太平洋、欧洲,以及中东。”该报告将印太地区列为美国地区战略的首位,以一个部分详细阐述了美国印太战略的主要内容。这标志着该战略基本成形。
  (三)美日利用澳印和其他印太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推销该战略

  2007年,印度学者格普利特·S.库拉纳( Gurpreet S. Khurana)在《海上通道安全:印度-日本合作的前景》一文中,认为“印太地区”指“从东非和西亚的沿海地区,经过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直到东亚的沿海地区”。近年来,印度、澳大利亚和一些东亚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感到担忧,希望利用美国在安全上制约中国。2012年末和2013年初,时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在界定印度与东盟和日本关系时使用了“印太”概念。〔9〕2013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颁布的《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正式使用“印太地区”概念,提出:“印太地区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至关重要,与印度建立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是澳大利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的迅速崛起也引起一些东亚国家担心中国在海上安全方面可能对它们构成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和日本安倍内阁利用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担忧,向这些国家大力推销“印太战略”,企图继续保持该地区有利于美国的战略平衡。

  二、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特点

  (一)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和“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指导下,加强印太地区联盟和伙伴体系,企图将两洋联结,形成大月牙形同盟与伙伴国网络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是其“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印太战略”都是在特朗普“有原则的现实主义”(principledrealism)指导下制定的。

  2017年5月,特朗普总统在利雅得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有原则的现实主义”,认为其“扎根在我们的价值观,共同的利益和常识当中”。〔10〕8月21日,特朗普总统在弗吉尼亚州迈尔堡空军基地发表演说公布美国的阿富汗和南亚战略时,宣称“这种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将指导美国未来的决定”。〔11〕9月22日,特朗普总统在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时,提出“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是基于“共同目标、利益和价值观”,“我们追求好的结果,不被意识形态束缚”。

  2017年12月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宣称:“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基于美国的原则、对美国利益的清晰评估和处理我们面临的挑战的决心”,“这是一种结果导向,而不是意识形态导向的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和平、安全和繁荣取决于在国内尊重国民,在国外合作推进和平的强有力的主权国家。”该报告认为:“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是由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指导的。‘现实主义’是因为它承认权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中心作用,以及主权国家是实现和平世界和清晰定义我们国家利益的最好希望。‘有原则的’是因为它基于承认推进美国原则在全球扩展和平和繁荣。由美国权力强化的美国价值和影响使世界更自由、安全和繁荣。”
  根据“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认为:“大国竞争时代回归”,要运用美国的力量威慑和制约“企图构建与美国价值观和利益对立的世界”的两大“修正主义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同时,要对付“寻求有能力用核武器杀死数百万美国人”的朝鲜和“支持恐怖主义”的伊朗,以及伊斯兰恐怖分子。为达到这些目的,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将“印太地区”定义为“从印度西海岸至美国西海岸的广大区域,这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12〕这实际在地缘战略上将从美国西海岸开始的太平洋与直到印度西海岸的印度洋联结在一起。

  自冷战以来,美国在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依靠以自己为核心的“轴辐”安全体系。这一安全体系主要是由美日、美韩、美澳、美泰、美菲等五对双边联盟组成。这是一个以日本为北锚、澳大利亚为南锚,缺半边的半月形安全体系。但近年来美国深感这种体系已经不足以应对和牵制崛起的中国。因此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战略”实际上是将其亚太“轴辐”安全体系扩大到印度洋区域。企图形成一个把日本和印度作为“东西两翼”、〔13〕澳大利亚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两洋与东西两翼的锚点、环绕着东亚大陆的大月牙形同盟与伙伴国网络(包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以及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些美国的安全与经济伙伴国家),〔14〕从而使美国在地缘战略上占有优势,以平衡和制约中国。这实际上在安全领域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关于“印太”的部分内容,但又加入一些新的内容。

  (二)运用“离岸制衡”,构建“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

  构建“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强调:“我们欢迎印度崛起成为全球领导力量和强有力的战略与防务伙伴。我们将增加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四边合作。”11月12日,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四国外交部门的官员在越南岘港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了正式会议。这是特朗普政府出台“印太战略”以来四国首次进行正式官方相关沟通。

  特朗普政府出台“印太战略”和积极推进构建“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实际上是对“离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也称为“离岸平衡手”)战略的运用。“离岸制衡”概念是进攻性现实主义( offensive realism)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在其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的概念。其定义是:“这些远处的霸权通常喜欢让地区大国来制衡热衷于追逐霸权的国家,它们则坐山观虎斗。但有时这种推卸责任的策略并不可行,遥远的霸权国家不得不插手以平衡崛起中的国家。”米尔斯海默认为:“国际体系是一个险恶而残忍的角斗场,要想在其中生存,国家别无选择,只得为权力而相互竞争。”他提出:“无论何时,某种国际秩序的出现,大体上都是体系中大国自私行为的副产品。换句话说,体系的构造是大国安全竞争的无意识结果,而不是国家采取集体行动构建和平的结局。”他主张:“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目标是做西半球的霸主,防止欧洲和东北亚出现与之匹敌的霸权国。”构建“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是特朗普政府从“离岸制衡”视角,为了利用日、澳、印来制约和围堵中国,防止中国成为东亚地区主导国家。将印度拉入“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既可以利用中印这两个发展中大国之间的矛盾,防止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崛起;又可以利用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矛盾,防止亚洲的整体崛起。
  2013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快速扩张军力,已经造成严重威胁,提出构建美日澳印“亚洲民主安全之钻”的构想,希望拉拢美国、澳洲和印度一起建构对中国的“钻石包围网”。〔15〕

  在此前后,美日印三边关系、美日澳三边关系、美印澳三边关系都取得一些进展。这三个三边关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美国为主导、通过三边政治和军事合作来巩固美国在印太地区和世界领导地位,加强应对地区不测事态能力,牵制和平衡中国,美日印澳四国则企图通过这种合作中加强自身地位和能力,获取自己需要的利益。2007年4月,美日印三国在日本海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同年9月,美日印澳等国在印度洋举行了代号为“马拉巴尔07-2”的海上联合军演。2009年,美日印三国海军再度合作,在冲绳附近海域展开军演。2011年12月19日,美日印首次三边对话在华盛顿举行。2013年10月第五次美日澳三边战略对话部长级会议发表含涉东海、南海问题内容的联合声明。2014年7月,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呼吁加强美日澳三边关系,日澳并签署两国《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和《防务技术和装备转移协定》。

  美国和日本希望把印度也拉进来与澳大利亚一起形成“四边机制”。奥巴马政府曾为将印度拉入印太同盟与伙伴国战略网络做了不少努力。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应印度总理莫迪的邀请,以主宾身分出席印度共和国日庆祝活动,成为史上第一位受邀参加印度国庆活动、也是唯一一位任期内两度访问印度的美国总统。在访问期间,两国发表《美印关于亚太与印度洋地区的战略视角联合声明》。美印达成“突破性的谅解”,同意最终克服数年来阻碍美国公司在印度建核反应炉的僵局。两国领导人续签了一份10年的防务协议,同意从2015年起延长美印防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两国军方之间开展更频繁的对话,扩大联合演习规模,实施“更宏大的防务计划和活动”,在印度共同研发和制造先进的美国武器系统。两国还签署了《后勤交流备忘录》等。美国给予印度“非北约盟友主要防务伙伴关系”地位。自2008年以来,印度已与美国签署超过150亿美元的军购合同。2013年,美国超过俄罗斯成为印度最大的军火供应方。美印已经建立了两国军队高层互访机制、联训联演机制、人员培训机制、情报共享机制、海上合作机制等。这些标志着美印防务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助推两军关系以及印军现代化迈上新的台阶。但澳大利亚一度担心中国的反应,因此不那么积极。印度也不愿成为美日制约中国的棋子。因此美日构建“美日印澳菱形”合作机制的企图曾一度搁浅。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美印关系继续升温。2017年6月25-26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会晤特朗普总统。美印双方表示将强化双边关系。特朗普称,美印关系从未如此牢固。并表示双方在多数问题上都取得共识,将在反恐领域加大合作。莫迪承诺将推进改革措施,帮助美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同年9月,美国和印度签署大合同,印度花费100亿美元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购入100架以上F-16战斗机。这不仅是美印之间的一个军售项目,也是表明双方的相互支持。

  当前,特朗普政府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积极推进构建“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
  (三)形成有利于美国的“印太”地区经济关系

  特朗普政府虽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英文缩写TPP),但仍然企图在印太地区维护有利于美国的地区经济关系。《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指出:“美国将鼓励区域合作,以维持自由和开放的海上航道、透明的金融实务基础设施、畅通无阻的贸易,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特朗普政府强调实施在公平和相互基础上的双边贸易协定,以及寻求对美国出口的平等和可靠的路径。它宣称:“我们将与伙伴一起工作,构建一个致力于自由市场和受到保护免于会颠覆它们主权的力量威胁的国际网络。”〔16〕特朗普政府还提出,要加强与盟国在建设高品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

  三、地缘经济与美国的“印太战略”

  地缘经济学是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探讨地理因素是怎样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运用地缘经济理论分析美国“印太战略”可以得出如下观点:

  (一)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两岸向印太地区转移是促使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重心开始从大西洋两岸向印太地区转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在过去30年中,亚洲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从10%上升至30%。这一地理区域是当前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既有中国、印度这两大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也包括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全球十大港口中的九个均在亚洲。目前,印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全球消费品的主要生产地。仅2012年,印太地区内的双向贸易就超过八万亿美元。〔17〕

  经济全球化和中印崛起使亚太地区与印度洋地区在经济上联为一体,这也使得印度洋的重要性上升。受亚洲经济增长的驱动,印度洋正超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成为世界最繁忙、最具战略意义的贸易走廊。世界1/3大宗商品和约2/3的海运石油经过印度洋。〔18〕印度洋还提供全球一半的集装箱运输,70% 的石油产品运输需要通过印度洋由中东运往太平洋地区。印度洋在地理上是四大洋中与各大陆平均距离最近的大洋,连接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上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和对全球贸易有重大影响的战略要点。其中,全球40% 的原油贸易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40%的全球贸易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每年的商船通行量占全世界的1/3,输送量分别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6倍和17倍。印度洋的石油航线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仰赖的“战略生命线”。“随着南亚和东亚经济活动的迅速增加,印太海上通道正成为21 世纪具有支配地位的国际水道——正如古时地中海和20 世纪大西洋一样。”〔19〕美国在印度洋的战略目标是,保证控制印度洋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特别是对波斯湾水域的控制,确保印度洋航道的畅通及美国在印度洋的战略优势。

  印太地区经济重要性的大大上升和在经济上联为一体是促使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企图以此为实现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服务。
  (二)亚太经济重心从美国向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和印度洋地区东部转移,促使美国提升这些次区域的战略地位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末,亚太地区的经济重心在太平洋西岸,即在美国。美国曾是全球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产品制造及出口国之一。现在印太地区发生的一个重大趋势是,亚太地区经济重心开始从美国向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和印度洋地区转移。2014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和第八大经济体印度在印太地区。普华永道国际会计事务所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50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是第三大经济体。〔20〕美国花旗集团2012年3月一份报告预测,印度经济总量到2050年有望达到85.97万亿美元,届时将超过中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1〕

  与此同时,印太地区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发展。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决定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这是朝着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方向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标志着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2014年7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和印度总理莫迪的首次会面中,邀请莫迪总理参加2014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这表明中国对印度参与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取得较大进展,逐步形成了包括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自贸区、东盟与中日韩(10+3)对话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2014年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超4800亿美元,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近年来,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英文缩写RCEP),也取得进展。它的目标是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达成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机制将涵盖约35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六国作为成员国的上海合作组织(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将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作为宗旨之一。该组织近年来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和蒙古是观察员。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正在积极申请成为正式成员。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若干通往印度洋地区的经济走廊,包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主要有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线。其中,西线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途经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北非,通达欧洲。
  (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现阶段排除中、印、印尼等印太地区经济大国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原是2005年5月28日由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四国发起,其宗旨是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即成员国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12年内免除。该协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秘鲁等一同加入谈判。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自此美国全方位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此后,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成员,使“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成员数量扩大到11个。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谈判进程的主要目的是:

  第一,阻止在亚洲形成排除美国的区域贸易集团,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战略利益。亚洲是美国具有关键战略利益的重要区域。为此,美国不仅要在政治、军事上维持主导地位,还必须在经济上维持主导地位。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阻止在亚洲形成排除美国的区域贸易集团是美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美国学者莫新·S.汗(Mohsin S. Khan)认为,亚洲形成一个将美国排除在外的区域贸易集团对美国不利。〔22〕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评估,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能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或者约20万个高薪岗位。〔23〕美国通过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可以避免自身被排除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之外,从而可以获得现实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战略利益。

  第二,全面介入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重塑并主导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2010年1月1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美国看来,名义上是东盟主导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实际上东盟只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这辆车的乘客,中国对这辆车行驶方向的影响力才是美国关注的焦点。随着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中国地位的提升,美国在亚洲的经贸影响力相应衰落。美国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不仅全面介入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而且能够重塑并且主导未来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成为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规则制定者和进程领导者。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确保美国企业能够自由和公平地进入这些最具活力的出口市场。
  四、地缘政治与美国的“印太战略”

  地缘政治是人类政治中历史最悠久的现象之一。它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客观层面上,它指客观存在的地缘政治态势、关系和过程;在主观层面上,它指人们在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地缘政治现实认知、理解和运筹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

  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1943年发表《和平地理学》一书,在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概念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边缘地带(rimland)”学说。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发生在边缘地带,而且边缘地带在经济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脏地带。因此控制了边缘地带就等于控制了欧亚大陆,控制了欧亚大陆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的命运。他提出,从西亚、南亚、东南亚到东亚整个沿海地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带,因为:第一,这一地带具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是工业化的重要地带;第二,它集中了能源以及很多战略性的资源;第三,这里还是海权和陆权进行角逐的最关键所在。这一理论突出了印度洋至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在国际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对奥巴马政府“印太战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一)美国将亚太地区与印度洋地区在地缘政治上联为一体

  在古代,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在地缘政治上是相对独立区域,相互影响较少。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中印的崛起,亚太地区与印度洋地区在经济贸易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将亚太地区与印度洋地区在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上联为一体,增加了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互动,进一步鼓励了印度“向东看”战略。2012年12月3日,时任印度海军司令D.K.乔什(D.K.Josh)在记者会上称,虽然印度不是“南海争议”的相关国家,但印度已经做好准备赴南海,以保护该国在这一海域的海事和经济利益。同月20日,印度和东盟决定,将双方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共同发表的《印度-东盟展望2020年宣言》中提出加强海洋安全领域的防务合作。2013年11月,印度与越南签订为期三年的石油勘探备忘录。根据该文件,越南向印度提供南海上的七个石油区块,包括三个独家开采的石油区块。这使得南中国海的安全角势更加复杂。

  近年来,巴基斯坦也开始接受“印太”概念。2015年2月,巴基斯坦参联会主席拉沙德·默罕默德(Rashad Mohammed)在卡拉奇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海洋研讨会上指出:“印太地区有活力的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潜力,各国在该地区安全环境中印太地区沿海要应对的挑战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减轻海上风险和脆弱性要求协调一致的努力。因此,该地区沿海国家需要以合作而不是竞争的精神关注合作性的海上安全。它们在发展军事能力、部署海军和开发资源时不应导致地区紧张的上升。”〔24〕
  (二)印太地区格局正在从一超多强向多极格局演变,形成两类多个三角关系

  当前,亚太地区正处于地缘政治的转型期。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是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和多个强国并存的“一超多强”格局。随着中国、印度、东盟等新兴力量崛起,以及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受到削弱,美国的实力相对下降,亚太地区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印太地区作为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整体性的形成,进一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印太地区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形成两类多个三角关系。第一类三角关系以三角博弈为主,包括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美澳三角关系等。第二类三角关系以三边合作为主,包括美日印三边关系、美日澳三边关系、美印澳三边关系、美日韩三边关系等。虽然根据国际政治中的三角关系理论,这第二类三角关系主要是三边合作,不是典型的三角关系,但美国越来越重视这些三边合作关系,这就表明美国在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不得不更多依靠盟国和伙伴国家的力量。

  中美印三角关系是印太地区最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最大的发达国家,又是国际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国。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互为邻国,又是国际体系中两个上升的大国。中美印互动关系朝什么方向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世界的战略格局和国际体系的走向。美国有的人企图用提升美印关系来制约中国。但美国能否利用印度来平衡和制约中国,并不完全取决于美印关系的发展。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印两国之间有许多共同利益。首先,中印两国的发展是在亚洲兴起大背景下进行的。世界经济和政治重心正在从大西洋两岸向印太地区转移,中印两国都发展起来,才能实现亚洲崛起和亚洲世纪;其次,中印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相互军备竞赛或相互牵制,并不符合两国国家利益;第三,中印两国都是新兴大国,在历史上都有着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侵略的类似遭遇,现在都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相似任务,因此它们的战略目标是并行不悖的,相互间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两国都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并希望实现地区与世界和平。中美之间也有许多利益交汇点,它们的战略目标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虽然有相当多矛盾之处。中美印之间是有可能避免“安全困境”的,因为安全的内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军事安全虽然仍很重要,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促使中美印更多进行合作。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地球村”中,中美印共同面临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等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合作加以应对。

  中美澳三角关系是印太地区重要的三角关系之一。美澳是盟国,两国承担安全方面的相互义务。2014年, 中国购买了澳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33.8%,中澳贸易总值达到约12820亿美元。〔25〕近年来,美澳军事关系加强。2011年11月,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从2012年开始在澳大利亚驻扎250名海军陆战队员,未来驻澳美军总兵力将达到2500人。这些部队进驻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罗伯逊军事基地。这是美军战斗部队首次正式驻军澳大利亚。美国海军正在考虑获得更多使用珀斯附近西部港口舰队基地设施的机会,甚至希望派遣美国军舰轮换驻扎使用这些基地设施。美国核潜艇曾不时利用这些设施,因此存在先例。美国空军B-52战略轰炸机和B-2隐形轰炸机将可能开始使用澳大利亚北部的跑道,这也是加强美国与澳大利亚国防军之间联合训练演习的一个途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防务分析专家扎克·库珀(Zack Cooper)认为:“美国一直对利用这些基地很感兴趣,如果不是能够随时使用,那至少也能够通过它们进行部队的轮换。此外,从地理角度来说,这些基地位置极佳,可以让美国在需要的时候轻松地快速到达东南亚。”〔26〕由此可见,美国在澳大利亚派驻战斗部队和舰机,以及美澳加强防务关系,主要是为了应对在南海和东南亚可能发生的危机事态。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又难以离开中澳经贸关系。中国自2007年起是澳大利亚最大交易伙伴,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矿石和能源是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最大宗商品。这些使得澳大利亚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中美澳三角关系中也存在一些博弈因素。
  中美俄三边关系是在冷战结束后逐渐形成的。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中,中美之间和美俄之间的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摩擦与协调交替。1996年中国和俄罗斯决定建立和发展两国“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27〕2001年7月16日,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彻底摈弃了那种不是结盟就是对抗的冷战思维,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的体现”。〔28〕中美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已经使经济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最重要压舱石。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中,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要好于他们各自与美国的关系。中俄两国并不是与美国全面对抗,而只是在某些主要问题上,如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寻求加强相互合作以在外交上应对美国。从现实情况看,中美之间和俄美之间由于既有很多共同利益又有许多矛盾,因此形成既合作又竞争关系的可能性最大。但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俄之间的对抗性有所上升。中俄两国与美国之间在某些传统安全问题上会出现“零和”模式;但由于各国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和存在许多跨国界问题,它们在大多数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如环境恶化、国际恐怖主义、毒品等,将不得不寻求良性互动或良性互不动,面临“三赢”模式或“全输”模式。

  中美日三角关系在冷战结束后成为印太地区影响最大的三角关系之一。当前,国际战略形势正处在深刻变化之中。中美日三角关系也在进行前所未有的调整。现在中美日有很多共同利益。它们相互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存。中美都希望亚太地区保持和平与稳定,都需要进行合作来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但日本右翼和安倍政府企图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安倍政府意在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加强军事力量。日本政府宣布所谓“钓鱼岛国有化”,激化了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议。美国为了制约正在上升的中国,强化美日联盟。这些成为造成中美日三边关系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说,中美日有必要建立平衡稳定、合作共赢的三边关系,这将是构建全球大国战略稳定框架的重要一环。

  总体来说,在第一类以博弈为主的三角关系中(包括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美澳三角关系等)中,虽然美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矛盾中起主要作用的方面,而这些三角关系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但中国仍有较大或一定的回旋余地和博弈空间,特别是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在第二类以三边合作为主的三角关系(包括美日印三边关系、美日澳三边关系、美印澳三边关系、美日韩三边关系等)中,美国占有主导地位。

  (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不仅取决于两国国内因素,也受到印太地缘政治中其他行为体的影响

  当前,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一大经济体既有共同利益,也存在许多分歧,两国既合作,又竞争。中美关系从冷战时期以外部驱动(苏联霸权主义威胁)为主到现在是以内在动力与外部驱动并存,以内在动力为主。中美关系内在动力正在深化,不仅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上升,中美互为第二大交易伙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中美互为主要外国投资来源地之一,而且两国从官方到民间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外部驱动力也从冷战时期共同应对苏联霸权主义军事威胁为主,转变为在许多全球问题和地区问题上应对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的共同挑战,需要合作维护共同或并行不悖的利益。
  近年来,中国宣导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是奥巴马政府推行“亚太再平衡”和“印太战略”,使影响中美关系的其他行为体数量由此增加。例如,奥巴马政府在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中加强美日联盟,发展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将美日联盟和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作为 “美地区战略的重要压舱石”〔29〕,使日本安倍晋三政府有恃无恐解禁集体自卫权,有意修改日本现行宪法第九条,为与中国发生冲突做准备,今后甚至可能主动挑起与中国的武装冲突,拉美国下水,故意引发中美冲突。这将加剧地区的局势的紧张。

  五、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内在矛盾

  (一)美国联盟关系内部的联盟困境和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弱角问题。

  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将增加美国印太联盟体系的内在矛盾。首先,美国印太海权联盟是一个不对等的联盟体系。美国的综合实力远强于它的盟国,美国在日本等国又有庞大驻军。这使得美国亚太海权联盟体系主要服务于美国利益。而其他盟国在许多利益考量上是与美国有差异的。其次,联盟国家国内因素影响与其他盟国联盟关系。

  根据国际政治理论,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所要加强的美日联盟、美澳联盟等同样面临着联盟困境,即“抛弃”(abandonment)和“牵连”(entrapment)的困境。葛籣·施奈德(Glenn H .Snyder)指出,“抛弃”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比如说盟国解除盟约或与敌国结盟。由于同盟从来都不是绝对稳固的,所以被自己的盟国抛弃的担忧也总是存在的。“牵连”则意味着因盟国的利益而被拖进一场冲突,而那些利益本国却并不能共享或只能部分共享。施奈德指出,任何结盟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在被“抛弃”和“牵连”之间进行权衡。盟国必须表明自身的价值,以免被其伙伴所抛弃。但问题是,一个想“表忠心”的国家会更容易被其盟国拖进一场它不希望或不必然发生的战争中去。相反, 一个担心遭受“牵连”而打算与盟国拉开距离的国家又要冒被盟国抛弃的风险。结盟国家面临在这两者之间该如何权衡的问题。〔30〕这是“抛弃”和“牵连”困境的第一层含义。“抛弃”和“牵连”困境的第二层含义是, 一国如果为避免被抛弃而选择强化同盟,那便有可能引发对手的敌意,从而加剧紧张局势, 到头来事与愿违。〔31〕

  在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中,“牵连”主要表现为美国担心被日、澳、印拉入一场它不想参与的武装冲突或战争中;“抛弃”主要表现为日、澳、印担心美国不理会它们的安全需求。美日澳印也担心过于强化同盟关系可能引发中国的反弹。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重点加强的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还面临印度这个弱角问题。印度是发展中大国和国际体系中新兴大国之一,历史上还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导国家。它不愿意完全跟在美国后面跑,也不愿意与美国结成紧密联盟。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大国地位符合印度国家利益。印度和美国对这一机制的期待也不同。印度是希望拉拢美国来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并维护其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霸权地位,而美国不希望任何其他国家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拥有这种地位,而是希望利用印度来制约中国。因此即使洞朗事件后印度更多需要美国,对形成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兴趣上升,但印度还是与美日澳拉开一定距离,以免过分引起中国的担心。在2017年11月12日美日澳印四国外交部门官员在越南岘港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的正式会议,没有发布正式的联合公报、声明或新闻稿,而是以各自公布消息的形式对外发布了会议结果。印度外交部的版本在介绍会谈内容时没有谈及南海问题。
  (二)战略目标与财政资源不相称。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战略平衡。但经济上力不从心,难以为其“印太战略”大幅增加财政和军事投入。其目标与资源不对称的矛盾将日益明显。2010年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7万亿美元,而美国国债总额是约15万亿美元。为了削减财政赤字,奥巴马政府2012年1月曾提出在今后10年削减军费开支约4890亿美元。但即使这样,美国国债仍继续上升。2016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8.6万亿美元,而美国国债总额上升到19.5万亿美元。

  2017年12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为高达7000亿美元的美国军费预算授权的《2018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8)。但由于美国全球性对外军事承诺和遍布世界许多地方的海外驻军,这笔巨大的军费预算能用于印太地区的比较有限,驻印太地区美军的军费难以大幅增加。同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高达1.5万亿美元的《减税法》(the Tax Cuts and Jobs Act)。这两个法案将进一步增加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将是一方面要求盟国和伙伴国家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督促盟国和伙伴国家购买更多美国武器装备。

  (三)战略目标之间自相矛盾。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主要战略目标之间存在很大的自相矛盾。例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虽然说“美国寻求继续与中国合作”,但渲染“中国正在使用经济引诱和惩罚、实施影响和含蓄的军事威胁说服其他国家接受它的政治和安全议程”,企图构建环绕着东亚大陆的大月牙形同盟与伙伴国网络以制约中国。同时,特朗普政府认为:“朝鲜正在加速推进它的网络、核与弹道导弹项目。这已经产生需要全球回应的全球威胁。”〔32〕美国将“与盟国和伙伴国家共同努力实现朝鲜半岛完全、可核查、不可逆的无核化”〔33〕,包括与中国合作。特朗普政府既要制约中国,又要中国出力解决朝核问题。这将使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对美国的战略意图产生怀疑,担心美国企图既解决朝核问题、又削弱中国。
  六、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影响

  (一)进一步增加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竞争性,中美关系可能经历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虽然提出“美国寻求继续与中国合作”,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不仅将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和美国的“竞争者”,而且将世界划分为“自由社会”与“压制政权”,中国自然被划分到后一阵营。这份报告所说的“竞争”,不仅是主权国家间的竞争,更是两种意识形态或阵营的竞争。该报告宣称,美国要与价值观相似的国家加强合作,应对“压制”阵营影响力的扩展。这种划分让世界感受到一丝冷战气氛。

  特朗普政府将经济看作国家安全的首要内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7》继续指责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在贸易等方面存在不公平行为。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眼中的中国经济挑战不仅在于中国的经济行为,更在于中国政府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模式。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审查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尤其针对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其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美国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今后特朗普政府如果在这方面变本加厉,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将损害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经贸关系。

  台湾问题可能再次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焦点问题。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向台湾蔡英文当局发出错误信号,使其认为可以利用这一战略为其“实质台独”目的服务。2017年12月12日,蔡英文在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会面时称,“台湾是印度—太平洋区域的自由民主社会,自然是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中的相关者”,相信台湾可以对这个区域做出贡献,“我们不只愿意保卫自由、开放的共同成果,更愿意守护以法规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在奥巴马政府以南海问题为抓手制约中国的企图失败后,特朗普政府可能企图在“印太战略”中以台湾问题为抓手制约中国。2017年12月13日,特朗普总统签署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2018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防部长在2018年9月1日前提交报告给适当的国会委员会,评估美国海军军舰停靠台湾港口的可行性,以及美国在夏威夷、关岛或其它适当地点接受台军舰进港要求的可行性。如果美国军舰停靠台湾港口,将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侵犯。有的美国亲台人士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要职。例如,薛瑞福出任美负责亚太事务助理国防部长。他在被特朗普提名后就公开表示支持美台军舰互访,并称这并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在美国会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薛瑞福宣称“崛起的中国为这一代美国人带来最严峻的安全挑战”,主张“努力建设与台湾和新加坡的安全伙伴关系”。由于美负责亚太事务助理国防部长是中美安全关系和美台安全关系政策实施的决策参与人之一,薛瑞福担任这一职务将可能推动特朗普政府做出某些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行动。
  (二)向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发出错误信号,使它们在与中国有争议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

  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对中国采取在美国需要中国的问题上合作,在大多数问题上进行制约的政策,这向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发出错误信号,使它们认为可以在美国的支持或默许下,在与中国有争议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例如,印度边防部队越界造成的洞朗事件使中印双边关系经受严重考验。此事最终通过外交手段予以和平解决,体现了双边关系日趋成熟,但教训值得汲取。此后,中印关系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双方都为此做出了努力,但并不令人满意。2017年11月29日,印度和新加坡两国防长达成两国海军合作协定,内容包括海洋安全合作、举行联合演习、短暂使用对方海军设施并提供后勤支援等。新加坡防长黄永宏表示,新加坡“欢迎印度海军使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该基地靠近南海。印度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始终采取拒绝和冷淡态度,特别是对中巴经济走廊通过涉及印巴争议的喀什米尔非常不满。又如,2017年12月,澳大利亚宣布将广泛修订反间谍和外国干预法。澳总理特恩布林指中国是澳重点关注的对象。

  (三)日本藉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加强自身军事实力和扩张日本海权势力范围。

  近年来,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和朝核问题恶化,美国鼓励日本进一步发展防卫力量,在亚太地区海上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宣称:“我们欢迎和支持我们的关键盟国日本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34〕日本安倍晋三内阁利用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借船出海”,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发展日本军事力量和构建为日本所用的国际安全机制。

  安倍晋三始终将修改宪法作为其内阁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其目的是为日本成为军事大国铺路。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盟国应该分担”联盟的经费,这也给日本安倍晋三内阁将日本防卫经费实现六连增提供了借口。2017年12月15日,日本政府确定,2018年度初始预算案中涉及防卫领域的经费(包含美军重组费用)将达到史上最高的约5.19万亿日元(约合3047亿人民币),包括为引进美国陆基“宙斯盾”系统和采购日美联合研发新型拦截导弹“标准”-3block2的费用。日本政府打算将海上自卫队最大护卫舰“出云”号改造为日本二战后第一艘攻击型航母,搭载F-35B战斗机。

  近年来,日本积极与越南、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发展海洋安全合作关系,以构建和加强为日本所用的国际海洋安全合作机制。在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TPP后,日本主导了“全面且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即“新版TPP”,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英文缩写CPTPP)谈判。2017年11月11日,日本和越南在岘港宣布“11个国家就CPTPP达成了框架协议”。但此次达成的框架协议实际上已经冻结了20个项目。安倍晋三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一边维系与美国的关系,一边推进由日本主导的海洋安全与经济合作”。〔35〕
  注释:

  〔1〕Hillary R.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p.57, 59, 62-63.

  〔2〕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January 2012, available at:www.defense.gov/new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上网时间:2012年1月5日)

  〔3〕Admiral Samuel J. Locklear,Commanderof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 testified before U.S. Senat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 "U.S. Pacific Command programs and Operations",April 9,2013, https://www.c-span.org/video/?311961-1/us-pacific-command-operations#.(上网时间:2013年4月9日)

  〔4〕J.Biden, "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Joe Biden on Asia-Pacific Policy," July 19, 2013, available at: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07/19/remarks-vice-president-joe-biden-asia-pacific-policy.(上网时间:2018年1月2日)

  〔5〕"Japan Is Back," Speech by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 Washington, DC, February 22, 2013, available at:http://www.mofa.go.jp/announce/pm/abe/us_20130222en.html.(上网时间:2018年1月2日)

  〔6〕Rex W. Tillerson, Secretary of State,Remarks on "Defining Our Relationship With India for the Next Century", at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the U.S.,October 18, 2017,available at: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remarks/2017/10/274913.htm.(上网时间:2017年10月19日)

  〔7〕"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H.R. McMaster updated reporters on the president's upcoming trip to Asia", White House Daily Briefing,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the U.S., C-SPAN, November 2, 2017 , available at:https://www.c-span.org/video/?436740-1/white-house-briefs-reporters-presidents-trip-asia#.(上网时间:2017年11月2日)

  〔8〕Kevin Liptak and Dan Merica, "Trump delivers 'America first' speech at Asia-Pacific economic summit",CNN, November 10, 2017, available at :http://edition.cnn.com/2017/11/10/politics/donald-trump-apec-vietnam-trade/index.html.(上网时间:2017年11月10日)

  〔9〕ManmohanSingh, "PM's Address to Japan-India Association, Japan-India Parliamentary Friendship League and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Exchange Council," May 28, 2013, available at:http://pmindia.nic.in/speech-details.php?nodeid=1319.(上网时间:2013年5月29日)

  〔10〕"Transcript of Trump's speech to the leaders of more than 50 Muslim countries to outline his vision for US-Muslim relations in Saudi Arabia",CNN, Riyadh, Saudi Arabia,May 21, 2017, available at :http://edition.cnn.com/2017/05/21/politics/trump-saudi-speech-transcript/index.html.(上网时间:2017年5月22日)

  〔11〕"Remarks by President Trump on the Strategy in Afghanistan and South Asia", Fort Myer, Arlington, Virginia, the U.S., issued by the White House, August 21, 2017,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president-trump-strategy-afghanistan-south-asia/.(上网时间:2017年8月22日)

  〔12〕"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the U.S., December, 2017, p.45-46,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13〕Michael Green and Daniel Twining, "Why aren't we working with Japan and India ?",Washington Post, July 18, 2011, http//articles.washingtonpost.com/2011-07-18/opinions/35238121-1-obama-adminstration-strategic-dialogue-japan-and-india.(上网时间:2011年7月18日)

  〔14〕"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the U.S., December, 2017, p.46,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15〕Shinzo Abe, "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 Project Syndicate, January 28, 2013, available at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上网时间:2013年1月28日)

  〔16〕"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the U.S., December, 2017, p. 47,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17〕World Integrated Trade Solution (WITS), the World Bank.

  〔18〕Admiral Samuel J. Locklear, Commander of U.S. Pacific Command, "U.S. Pacific Command Posture," Statement before the 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March 5, 2013.

  〔19〕Robert D. Hormats, Under Secretary for Economic Growth,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Asia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note Remarks at,the Asia Society, New York City, NY, December 12, 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state.gov/e/rls/rmk/20092013/2012/202024.htm

  〔20〕Anthony Fensom, "China, India To Lead World By 2050, Says PwC" (a news report about "World in 2050" report by PwC, PricewaterhouseCoopers), February 12, 2015, available at :http://thediplomat.com/2015/02/china-india-to-lead-world-by-2050-says-pwc/

  〔21〕"China Top Economy in 2020, India in 2050," (a news report about the 2012 edition of The Wealth Report, released by global property firm Knight Frankand Citi Private Bank), March 30, 2012, available at :http://www.2point6billion.com/news/2012/03/30/report-china-top-economy-in-2020-india-in-2050-10921.html

  〔22〕Mohsin S. Khan, "Asia:Stepping Up from Regional Influence to a Global Role," East Asia Forum Quarterly October 16, 2011, p.18.

  〔23〕Jeffrey J. Schott, "The FTA Frenzy in East Asia: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ovember 1, 2007.

  〔24〕General Rashid Mehmood, the Chairman of Joint Chief of Staff Committee of Pakistan, “Challenges in Indo-Pacific Region Growing, Maritime Security Conference Told,” speech at 6th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nference 2015, February 16, 2015, available at:http://epaper.dawn.com/print-imageview.php?StoryText=17_02_2015_003_005.

  〔25〕中国商务部网站:《澳大利亚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2014年),参见网页: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110209.asp?news_id=42743,以及《澳大利亚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2014年),参见网页: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110209.asp?news_id=42744。

  〔26〕Zack Cooper, "Strengthening U.S.- Australia Alliance,"available at :http://csis.org/articles.com/2014-07-20/opinions/287243-1-strengthening-us-Australia-alliance.

  〔27〕见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载《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第1版。

  〔28〕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1年7月16日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的谈话,载《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第1版。

  〔29〕Michael Green and Daniel Twining, "Why Aren't We Working with Japan and India ?" available at :http//articles.washingtonpost.com/2011-07-18/opinions/35238121-1-obama-adminstration-strategic-dialogue-japan-and-india.

  〔30〕Glenn H .Snyder, "The Security Dilemmain Alliance Politics" , World Politics , Vol.34 , No .3 ,July 1984,pp .466-489 .

  〔31〕Glenn H .Snyder, "The Security Dilemmain Alliance Politics" , World Politics , Vol.34 , No .3 ,July 1984,pp .490-494 .

  〔32〕"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the U.S., December, 2017, p. 46,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33〕"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the U.S., December, 2017, p. 47,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34〕"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House, Washington, DC, the U.S., December, 2017, p. 46, available at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35〕《日澳强化海洋合作》,日本《读卖新闻》2017年1月15日,载《参考消息》2017年1月16日。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5362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