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赵春山:乐见中评社成两岸沟通桥梁

热点搜索

赵春山:乐见中评社成两岸沟通桥梁



全书由九个篇章组成:两岸领导人会面全文、中评现场与中评镜头、马政府及国民党观点、台湾各界的舆论反应、台湾专家学者的评论、大陆及港澳专家学者解读、美国专家评析及国际舆论、中评社观察评论、中评论坛,共542页,是中评社编辑出版的最厚的彩色图文专集。

  中评社香港1月28日电/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月号发表专文《贺20岁生日》。作者指出:“在2015年11月‘马习会’成功落幕的第一时间,《中国评论》和〈中评网〉就透过新闻报道、座谈、专文、评论等各种形式,把相关资料汇集成册。他也在第一时间呈给马‘总统’参考。中评同仁动作之快、效率之高,连马‘总统’都感到惊讶。”“我期待中评社能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扮演两岸构通的桥梁。尤其是,两岸官方目前仍存在‘已读不回’状态的情况下。“并期待它对两岸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文章内容如下:
  一、我与《中国评论》

  《中国评论》月刊创刊20周年,副总编辑罗祥喜先生要我写点什么,坦白说,我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我不像徐博东教授那样,他和《中国评论》有如此长时期的“不解之缘”,和社长郭伟峰先生有如此深厚的革命感情;我是“交浅不足以言深”,只能利用这个篇幅说些我和刊物主事者的因缘际会,回顾过去20年的两岸关系变化,以及《中国评论》和《中评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的贡献。

  首先,我确定在《中国评论》创刊前,就和伟峰、总编辑建闽、祥喜等人见过面,但真正有来往是我接触这本刊物以后。说起来还要感谢它的牵线,让我有机会交到这几位朋友。

  《中国评论》的催生者是已故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汪老对两岸的贡献众所周知,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辜汪会晤”,揭开了两岸关系历史的新页。汪老一生阅人无数,个人也有幸在严安林教授的安排下,两度到上海专程向他请益。汪老决定让伟峰承担重任,真是托付得人。伟峰为人豪爽,能言善道,虽敢言人之不敢言,但总能抓住重点,可说“立场坚定、态度柔软”。伟峰点子不少,记得有一回我请教他有何突破两岸僵局之道,他答说恢复《国统纲领》即可,言简意赅,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虽在学校任教多年,但也长期在媒体兼差,算是“半个新闻人”吧,所以知道伟峰有一只敏锐的“新闻鼻”。例如,在2015年11月“马习会”成功落幕的第一时间,《中国评论》和〈中评网〉就透过新闻报道、座谈、专文、评论等各种形式,把相关资料汇集成册。我也在第一时间呈给马“总统”参考。中评同仁动作之快、效率之高,连马“总统”都感到惊讶。相较之下,两岸这么重大的事件,在台湾,不要说民进党,就连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反应都像是“船过水无痕”,感觉未曾发生一般。
  虽然在业务上和建闽较少有来往,但我经常拜读他的大作。建闽的文字深入浅出,对形势的判断很周延也很客观,我从中学习了很多。

  祥喜给我的印象是话不多,看起来有点羞涩,但做起事来脚踏实地。我知道他在台湾长期做过调研,认识的朋友比我还多,知道的事情也不比我少;但他总是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我想参加过中评座谈的学界朋友,都会同意我对祥喜的观察。

  二、二十年海峡两岸与国际环境的变迁

  20年是个不短的岁月,中国走过这20年,可说沧海桑田,内外环境都发生了许多改变。

  在台湾方面,从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到现在执政的蔡英文,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政党轮替。台湾内部情势,无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了重大的变化。其变化的程度和速度,连我们这些“在地人”,都常常觉得难以跟上脚步。

  1996年台海危机后,李登辉提出了“戒急用忍”的大陆政策思维,意图削弱与大陆的经贸关系;1999年7月,他更提出“两国论”的说法,导致中共宣布中断两岸两会的协商。李登辉如何从宣布《国统纲领》的“统派”,在一路往独的方向走,这个心路历程的变化,恐怕只有盖棺才能论定;2000年民进党首次取得执政地位,陈水扁为内外形势所迫,确实想要改善与大陆的关系。例如,他在“520”就职演说中,特意提出“四不一没有”的主张,即“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不推动统独公投、“两国论”不入宪,以及没有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问题”。在两岸经贸政策上,陈也调整前任的“戒急用忍”,改以“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而代之。但2002年8月扁提“一边一国论”后,中共遂于2005年制定《反分裂国家法》。2006年1月,陈水扁进一步在大陆经贸政策上改弦更张,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消极说法。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采取两岸“和解制度化”政策,双方陆续签署了包括ECFA在内的23项协议。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的会面,使两岸和解关系达到了最高峰。本人有幸躬逢其会,在新加坡以观察者身份,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刻。2016年民进党再度取得执政地位,蔡英文虽强调以“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会走回对抗老路、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的处理两岸关系原则,试图维持两岸现状,但对岸因蔡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关闭了两岸所有的协商管道。
  在中国大陆方面,过去20年先后历经过江泽民、胡锦涛和目前习近平三个领导阶段。他们分别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治国理政的蓝图。内政是重点,对台政策非优先课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战术则是软硬两手。习近平上台后,对台政策最大的改变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处理“台湾问题”,并配合“两个一百年”目标,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习提出从深化交流到促进融合的概念,特别强调两岸的“心灵契合”和“两岸一家亲”。习展现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让身为长期研究和观察两岸关系一员的我,印象十分深刻。

  在国际形势方面,影响两岸关系最重要的当然是美国因素。过去20年,美国总统从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到现任的特朗普。他们在任期间对中共的定位出现了多次的变化,如“战略竞争者”、“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等,不同定位代表中美不同阶段的关系。特朗普目前把中共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显示在他眼中,“中国崛起”已成为维持“美国第一”的潜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台湾自然成为美国政府手中的一张牌,美国在各个层面加强与台湾的关系。在中共拒绝与民进党接触的情况下,蔡政府接受美国的“善意”,即使止于“口惠”,看来也是别无选择。

  三、《中国评论》及中评社的作为与贡献

  《中国评论》把过去20年中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做了详实的纪录。站在历史学的角度,它帮助我们瞭解过去发生了什么,知道现在站在什么位置,也可以判断未来可能走的方向。身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我认为《中国评论》和《中评社》,至少做出了下列的贡献:

  第一、它提供给我们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和分析,让我们“不出门能知天下大事”,对于台湾的读者而言,这点非常重要。很多人说台湾的年轻一代普遍缺少“国际观”,也许因为他们不关心世事,只在意“小确幸”;但主要还是教育的问题,包括学校和社会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工具,大众传播媒体不愿给国际时事足够的篇幅。《中评社》的国际新闻报道和分析,填补了台湾读者这部分的知识真空。

  《中评社》的记者遍布全球各重要地区,不久前我和学校同事到韩国参加一场研讨会,也看到有中评社记者在场,并采“紧迫盯人”的战术;不但随团走访各地,还一路送到机场,扮演记者兼导游、再兼翻译的三重角色,敬业精神让我们十分佩服,说明中评对机构同仁的工作要求。祥喜兄以身作则,每次访谈或座谈记录刊出前,都会给作者或与谈者再过目一遍,详实核对,确定无误后再定稿,避免有断章取义和扭曲事实的情况发生。
  第二、它提供了一个智库沟通的平台。习近平上任后非常重视智库建设,认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广泛听取各方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中国评论》辟有智库研究、智库评析、智库论坛等专栏;中评社与国际、大陆、台湾的智库都有建立合作关系。本人担任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期间,就和伟峰社长签了交流合作协议;尤其在两岸中止沟通的情况下,合作关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它提供了中国大陆各方面的资讯,尤其是官方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大陆幅员广大,各地方的讯息很多,外界从事大陆研究,常因搜集的资料过于片面而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例如,有关习近平的对台工作思想,中评汇集成册,就帮助我们对习的对台政策走向有一个全面性的瞭解。

  第四、它促进蓝绿双方的彼此瞭解,在目前两岸现实状况下,中评在这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很讽刺的是,身为一个“在地人”,我对于地方的政治动态,许多讯息竟然来自于中评。台湾因政党恶斗,媒体的报道常添加了色彩。因此有所谓“假新闻”的说法,中评旁观者清,较能平衡蓝绿各方的讯息,提供读者在比较后找出事实的真相。

  总之,我是以一名读者、一名教学工作者和半个媒体人的立场,谈论我对《中国评论》的看法。最后我期待中评社能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扮演两岸构通的桥梁。尤其是,两岸官方目前仍存在“已读不回”状态的情况下。

  祝中评生日快乐,并期待它对两岸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041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