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星岛:星基建又快一步 港频“食尘”要反省

热点搜索

星岛:星基建又快一步 港频“食尘”要反省

  中评社香港4月21日电/这个复活节假期港人四处外游,去到新加坡不用出机场,就可以看到新景点,包括一幅四十米的全球最高室内瀑布,这是占地逾百万平方呎的“星耀樟宜”综合商场、花园及游乐设施的地标。

  星岛日报今天社论说,香港机场正动工建造商业与玩乐兼备的航天城,规模更大,不过首期落成都要等到四年后。除了航天城,在港星双城竞争中,本港近年还有一些软硬件基建发展在追落后,除了要加鞭提速,还须反思是什么长期拖慢了步伐。

  樟宜机场获评为全球服务最好的机场,新加坡多年来不断提升机场旅客体验,不止作为航空枢纽必停点,多年来已经构思把三大客运大楼中间的停车场,改建为大型综合消闲设施,为旅客提供不一样的体验,同时为国民和旅客提供新的玩乐好去处,区内年中还会有天空之网、奇幻滑梯等设施陆续开放。

  这是继滨海湾项目后,新加坡最大型的新景点。数十年前,本港旅行社少办新加坡团,原因是当地能吸引港人的景点不多,因此不少旅行团都是星马或星马泰一程游,新加坡仅作为其中逗留日数最少的一站。不过,自从新加坡在世纪之交发展出滨海湾旅游区,引入赌场和环球影城等项目,连带提升传统旅游区圣淘沙的设施,对旅客吸引力大增。

  星展魄力解地人不足

  滨海湾得以落成,全靠新加坡在九十年代在这一带完成庞大填海工程,为这个项目提供三百六十公顷的土地。当年本港亦在快速填海,提供了今天赤鱲角机场和西九龙文化区等大片土地。不过,新加坡没有停止,至今填海用地占了全国土地逾两成,本港则再无大规模填海,构想中的中部水域人工岛,即东大屿都会计划,到现时仍在议论阶段。
  土地和人力两个经济发展生产要素,新加坡不止在解决土地短缺问题上果断高效,在解决人力不足方面,除了做好教育培训,亦大量输入外来人才,由低技术的基建外劳,到高端科技人才和医生,都远比香港进取、决断。

  因此,新加坡不但有足够的土地兴建医院,还有足够的医生提供服务,而且综合大学及各方面的研究人才,令新加坡在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方面,成为亚洲发展最快的产业集群。全球有三十多家顶级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把新加坡作为推动创新的根据地。

  反思港症结加快步伐

  生物医药科技近年才被定为本港创科发展的重点,而新加坡早在二十年前已经起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为企业提供科研院所和公立医院合作机遇,推动新药品和新疗法的开发,还成为全球多家最大药厂的制药基地。

  本港单是在政府开设创新科技局,就拖延了几年,近年创科致富得到社会确认,政府和企业加强投资科研,加上内地开放研究资金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急起直追的条件,但和新加坡仍有一段距离。

  回归前后,港星两地的发展长期叮当马头,互为借镜。但其后在多个范畴“食尘”堕后,到近年才发力加速,包括发展机场航天城、开设创科新局、打算大规模填海等,都是朝正确方向进发,然而在不少环节仍出现阻滞,而新加坡则继续加快步伐。

  为什么本港发展比新加坡迟缓?是怎样的结构和政治环境令其走得比本港快?政府和社会上下都应该对此深切反省,找出问题症结,从而确立有效途径,奋力迎头赶上。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6275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