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澳门研讨会聚焦“一国两制”在澳实践与展望

热点搜索

澳门研讨会聚焦“一国两制”在澳实践与展望

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澳门大学举行(中评社 张心怡摄)

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骆伟建(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研究员赵新力(中评社 张心怡摄)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伟星(中评社 张心怡摄)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张仕荣(中评社 张心怡摄)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王小广(中评社 张心怡摄)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史妍嵋(中评社 张心怡摄)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任林玉凤(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澳门10月30日电(记者 张心怡)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澳门大学举行。研讨会邀请到四十多位来自内地与澳门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国两制”澳门实践和经验、粤港澳大湾区与澳门未来、澳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骆伟建在会上发言指出,只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一国两制”的实施。澳门回归前后的比较,充分证明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一国两制”实施中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既能够为政府提供充裕的公共财政资源,有利于政府制定社会政策对社会有效管理,也有利于政府改善民生,提高居民对政府施政的支持度和合作度。经济发展是基础,民生改善是结果。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研究员赵新力说,回归20年来,澳门经济发展世界瞩目,人均GDP、高等教育学生人数、游客数量不断增长。此外,在法律、政府等方面,也做得非常成功。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澳门发展空间如何?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上能发挥什么作用?在国家治理体制上有哪些探索?等等。澳门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葡语系国家优势、大湾区西部广阔空间,未来应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再创辉煌。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伟星表示,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发展迅速,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不仅实现了制度、法律上的回归,更实现了人心回归。从历史上看,澳葡政府不重视教育文化殖民,所以澳门的去殖民化问题并不突出,澳门居民与内地居民一直以来关系融洽。“一国两制”的澳门经验说明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形成,对人心回归的作用非常大,要解决人心回归的思想意识问题,就要先树立好国家和政治认同。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张仕荣谈到,澳门回归20年成果丰硕,如今的澳门经济和社会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澳门回归印证“一国两制”的顶层设计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回归20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人士,认真学习领会“一国两制”方针并加以贯彻,对民众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等教育,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始终坚持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秉持爱国爱澳的价值理念,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全新的澳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王小广在会上梳理了澳门回归后的经济特征:第一,经济发展强劲,但波动偏大;第二,澳门失业率低,就业充分;第三,经济结构主要依赖于博彩业;第四,人均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较高。谈及对澳门经济的未来展望,王小广提出三点:第一,内地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将支持澳门博彩业持续稳定发展,GDP增长稳定在5-6%没有太大问题;第二,亚洲博彩业竞争日趋激烈,需要提高服务能力及相关产业支撑来提升澳门博彩业的国际竞争力;三,大湾区整体高质量发展以及粤港澳深化合作将为澳门提供产业支持,市场支撑及信心支撑。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史妍嵋发言表示,由于旅游业、博彩业、会展业等方面的优势,澳门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方面拥有较大优势,且旅游业和会展业均能与珠海形成良性互动。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澳门的旅游业还能再上新台阶,这是澳门的发展机遇,也是澳门与粤港互动的核心优势所在。未来澳门要充分融入湾区的整体产业生态圈,将大湾区的金融业、制造业优势,以及消费市场优势转化为澳门的腹地优势,在此基础上吸引、激发科创人才的创业热情。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任林玉凤从“本地化与华人中产阶级的形成”视角出发,阐释澳门回归与教育发展。林玉凤提到,回归之初,特区政府部门扩编,大量人才进入公务系统的中高层职位;2003年,博彩经营权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澳门特区政府大大增加对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投入,免费教育的实施和高等教育普及化使不少人跻身专业人士行列。她强调,中产人士作为一个阶层已经悄然在澳门社会中形成,没有回归,澳门的华人中产阶级不一定会形成,就算形成,也不会是今天的规模。

  此次研讨会由国家行政学院、澳门大学共同举办,旨在总结二十年来澳门“一国两制”成功经验,并对未来发展提出有意义的展望。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570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