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台湾经贸今何如?青年学者有话说!

热点搜索

台湾经贸今何如?青年学者有话说!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珊珊(中评社 海涵摄)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超(中评社 海涵摄)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师周小柯(中评社 海涵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子龙(中评社 海涵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晶华(中评社 海涵摄)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敏(中评社 海涵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林佳欣(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于6月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中,与会青年学者就台湾的经贸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纵观台湾的经贸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谈及此议题,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珊珊从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目前两岸跨境人民币业务在人民币国际化整体有序推进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业务积累和布局,但是仍然面临着两岸金融自由化水平有高低、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健全、监管体制有差异、岛内政策导向有偏离的现实壁垒,因此研究认为两岸未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科技方向上的合作将是拓展两岸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有利契机。

  同样来自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刘超则谈到了两岸机械产业的融合发展,她指出,机械产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两岸机械产业合作呈现新的特征。刘超介绍道,台湾机械行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机械行业出口势头强劲,打造智慧机械产业,与大陆的合作主要工具机和半导体等制程设备方面,两岸机械产业民间团体交流合作时间短,两岸机械产品相似度高,竞争激烈。她认为,两岸机械产业应参与大陆重大建设、加强民间团体交流、让两岸企业在竞争中融合发展。

  两岸产业何以会出现深度融合?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师周小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推动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的历史逻辑是台商持续到大陆投资已经积累庞大的资本存量,以及两岸形成了以台商为主导的供应链合作体系,这是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的已有基础;现实逻辑是两岸产业传统上基于要素禀赋的合作模式难以为继,两岸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高但分工地位却依然较低,这是推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需要面对的突出问题;未来逻辑是两岸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以及共同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基础,这是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的目标。周小柯认为,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有机统一的视角综合考量,两岸产业界应在共同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引领下,以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为先导,以人才资源融合、研发模式融合、技术应用融合、资本融合和市场融合等为主要内容构建深度融合发展框架,逐渐实现两岸产业的深度融合。

  两岸间出了产业上的深度融合之外,大陆台资企业亦在两岸经贸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子龙阐述了产业政策促进大陆台资企业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产业政策如何进一步促进大陆台资企业的发展。他认为,产业政策中的税收优惠手段能够促进台资企业的发展;财政补贴手段对于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效果不佳,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鼓励发展产业和优势产业中的台资企业的发展,从而造成政策扭曲;通过外资产业政策并选定鼓励发展的产业,使得这些产业在总体上获得发展的机会,但由于行业间的竞争程度不同,使得产业政策的影响出现不同效果。

  对两岸经贸关系除了上述种种现实层面的分析之外,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敏还尝试从经济依存理论的视角构建具有两岸特色的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分析框架,他认为当前学术与政策研究界普遍提及的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或依赖概念过于简单,无法从全貌勾勒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的概念体系。王敏指出,这一体系应包括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包括宏观经济增长、制度体制、经济政策;中观层次包括贸易、投资、产业、区域等多元体系;微观层次包括企业营收、家庭收入等。王敏表示,通过不同层次的测算与评估,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程度尚未达到全面深度的层次,与加拿大对美国、蒙古国对大陆等仍有不小的差距。他认为,客观而言,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正朝全面、深度方向演进,但也岛内“台独”势力对冲、美日干预等不利因素冲击。

  由于地缘邻近与历史关联,港台两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晶华在发言中分析了港台之间的经贸关系。她认为,香港在两岸关系中扮演多个角色,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尤其在回归后,香港不仅成为两岸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的交流媒介,还发挥着“反独促统”的“战场”作用及先行先试的探索作用;随后伴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媒介作用被削弱,并出现一些负面作用,如“台独”与“港独”出现合流,两地的社会运动也出现跨域串联等。她认为,基于港台间的联结,无论是在两岸四地经济社会融合蓬勃发展的美好预见下,还是在两岸关系发展难破“僵局”的恶劣状况下,香港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仍将肩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香港在两岸关系中发挥作用时也需秉持“一个中国”、区别处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蔡英文上台后力推的“新南向政策”也是与会青年关注的一大重点。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林佳欣认为,“新南乡政策”延续了“南向政策”中降低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的核心思路,但把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包括印度等在内的南亚六国,并且工作更加深入。她指出,“新南向政策”以长期深耕、多元开展、双向互惠为核心理念,重点从“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和“区域链结”四个方面进行布局。林佳欣表示,虽然蔡英文政府对“新南向政策”有较为详细的规划与目标,但由于全球经济前景未明、台商投资多为出口导向的代工类型和新南向国家状况不稳等因素影响,“新南向政策”短期内效果甚微,不过,中长期内“新南向政策”将扩大台湾在“新南向国家”的经济社会影响,同时弱化两岸关系。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73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