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现场:专家热议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

热点搜索

中评现场:专家热议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王义桅(中评社 刘正洁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图书出版分社曹沁颖(中评社 刘正洁摄)

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秘书局原局长赵守义(中评社 刘正洁摄)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中评社 刘正洁摄)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贾文山(中评社 刘正洁摄)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中评社 刘正洁摄)

   中评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 刘正洁)由察哈尔学会主办的“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研讨会”暨《国之交如何民相近: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教授的新书《国之交如何民相近: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道》为依托,引发在场专家学者对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热议。来自察哈尔学会、国内高校等20余人与会。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对此次活动的举办和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可以在此次研讨会上就王义桅教授的新书进行深入的探讨,就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分享智慧,同时也想听取对察哈尔学会接下来如何更好的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真知灼见。这本书是王义桅教授最近20多年来从事公共外交工作的结晶,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王义桅教授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在中国驻欧盟使团担任外交官工作,分别在政治处、新闻公共外交处得到了一线公共外交的实践锻炼,经历了中西方心理大碰撞的洗礼,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二是全球视野与历史底蕴的有机统一。开篇将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时空背景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突显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厚度。书中对“四特”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释突显了其历史底蕴。三是这个著作里关于中国立场与新时代的深刻阐述。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李小林会长在贺信中表示,在中国公共外交是舶来品,民间外交是本土货,新时代将两者合二为一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检视了我国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以人为本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该演讲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民心相通工作提供理念指引,民心相通是世界所需,中国所盼。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共和国共成长,多年致力于公共外交工作,新时代显得更有意义。公共外交不仅接地气民心相通也接天线,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后一个目标正是伙伴关系。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四个自信”基础上强调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进民心相通需要全球聚力,包括人权聚力、民心聚力,“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展示了路径与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图书出版分社曹沁颖社长在致辞中提到,王义桅教授提出核心在于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进一步提出让世界认识、认可、认同中国的“三认原则”,和中国与世界共识、共鸣、共振的“三共处长”,“三认原则”和“三共处长”是王教授对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积极探索,对于理解“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理解中国公共外交的智慧非常有启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一家具有光荣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出版单位,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第一家大学出版社,2007年获得首届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2009年获得全国百家图书出版单位的荣誉称号,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基地之一。人民大学出版社致力于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极大推动中外学术的交流,截止到目前累计输出图书版权3000多种,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也希望各位专家更多的优秀作品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王义桅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从近代以来,中国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概念,无论是民主、自由、共产主义、德先生、塞先生,都没有很好的思考这个概念背后非常强烈的西方的背景,基督教的背景和一神论背景,概念背后蕴含着大量西方的逻辑,尤其是宗教的情怀。中国人是儒释道是并存的,中国并不存在普世价值概念,无论是佛教到中国变成了佛学,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变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化,实际上是通过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创造性的转化、发展。所以公共外交只是一个切入点,帮助中国走出了近代,告别了西方,重构人类的知识体系。今天中国、印度等更多的新兴国家参与全球化,这个世界越来越多样性。希望这本书出版不是简单的从中国公共外交到中国外交,而是从公共外交为个案反思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更多从人类文明底蕴角度思考外交话语和学术话语,更好的回到多样化的世界,更好的指导世界各国的实践。

  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外交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外办原副主任吕凤鼎表示,本书紧紧抓住了公共外交理论和实践的主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研究者的目光观察世界公共外交的领域,评说公共外交的前世今生。公共外交作为国家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基本目标就是促进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的相亲,也就是相互了解和友好相处。现在国际形势比过去复杂,中国面临的挑战确实很严峻,中国外交面临的任务也很繁重,做公共外交的人更应该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和重担,自觉地做好公共外交的工作。察哈尔学会为公共外交的发起、发展都做了不少工作,今后也应该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坚持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对有一些特别关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多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讲好中国的故事。

  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秘书局原局长赵守义表示,公共外交这个命题全世界都在研究,各国都有这个问题,但是中国从毛主席、周总理时代就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有很多著名的论断,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为整个外交的顶层设计,宏伟蓝图,大政方针做了全面规划。这本书不仅是一个学者的立场、水平、能力、智慧,更是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智慧、能力、水平的体现。大国有各种外交,政治、军事,但是公共外交是从民众上做起,这个要有我们的立场,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水平,要求要搞好研究,做好公共外交。

  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东问题原特使吴思科表示,利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的“各美其美”,每个民族,每个文化都有自己传统现实的那个东西,要有很深的理解,才真正的有文化;“美人之美”,对别人的了解下功夫,要真正理解了别人美在什么地方,交流的时候讲到别人美的时候才能打动人,这就要求对世界文化各方面了解、理解,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有很深的底蕴。前一段时间美国的国务卿的挑拨,作为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核心的问题要讲清楚,要探讨清楚,我们就是中国,但是我们又不是强加给别人,我们不要求别人和我们一样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化的相通,才能实现人心的相通。

  察哈尔学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前驻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大使姚培生表示,本书力透纸背,掷地有声,成功之处在于王义桅教授对公共外交这个问题介绍全面,论述深刻,观点新颖。中国是最仁慈的大国,没有哪个大国像中国一样,中国的公共外交实际上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文化,这在经典著作中多次被强调:待人要和气、要和谐。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表示,王义桅教授书中的一些真知灼见,对于下一步做好公共外交活动,甚至包括对外传播,国际传播,都提供了很多的知识和养分,非常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在考察东盟五国,主要是中资企业“一带一路”的枢纽工程,重大工程时,程曼丽教授发现,当地的官民之间对于中国的认知是有差异的,文化社会习俗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外部因素的介入引发了诸多矛盾。中国媒体的触达和影响有限。在主动释疑解惑进行针对性的传播方面做的不够,惠民工程还需要进一步推动,还要提高中资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危机意识。公共外交也好,民间外交也好,中国现在开始转向了有更多企业出去,那么多企业员工在当地,跟当地人是零距离接触,所以将来要关注、要研究、要培训。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贾文山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者“一带一路”发展到今天应该有一个转向,就是突出民心相通。民心相通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里面是不是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相似的概念。民心相通还有一个关键在于学术交流,国内用英文出版“一带一路”著作很少,“一带一路”本身具有全球性,研究“一带一路”也就必须要有全球性,中国国内很多学者“一带一路”研究学术要走出去,急切地走出去,只有这样“一带一路”在国际舆论上,至少在理论上、在学理上才有发言权。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晓萌教授表示,本书有横向时间的长度,又有纵向的理论的深度,可以在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上都非常有创造力,它是一本公共外交的说明书,同时也是一本百科全书。不管是公共外交还是国别区域,都有内观和外观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关于研究的价值探讨涉及到社会科学知识论和认识论的问题,本土知识它具有全球的价值和意义,如何从在地具体经验出发为知识和理论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一批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新兴国家,就为区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教材,为修正和发现现有的理论和建立新的理论提供可能性,基于拉丁美洲的依附理论的提出,还有现代化理论,官僚威权主义,还有安德森所提出的想象共同体,以及从事印度尼西亚研究的戈尔茨剧场理论等等,这些实际上都为修正原有以西方为主的理论提供了空间。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首席研究员贺文萍表示,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全叫Public Diplomacy,有一个民间交往,叫民相亲,指的是民间性质里面。公共外交里面常面临问题的挑战,比如国际表达,这是中国公共外交走到外面,而不是讲给老百姓听。公共外交里面认识、认可、认同,漫漫长路第一个“认”现在还没有做好,“让世界认识中国”,更不要谈到往后还有认可、认同,这都需要学者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资深研究员谢茂松表示,本书强调把中国自身的价值观提高到普世性的高度,不是一个特殊主义的,这点很重要。在公共外交上,要学习对美国的战斗力,学习大英帝国的自述,学习日本的公共外交,德国、法国的公共外交,在一个比较中去学习。未来很大的挑战,是数字时代公共外交的新形势,自媒体在每个重要节点都是自我批判,批判中国整个一套制度,所以讨论公共外交的时候一定要上升到宗教和一个哲学的高度,要理解西方文明,要把握西方文明的张力,同时理解中国的哲学,中国阴阳的哲学,只有内部做好了才能影响外部,包括“一带一路”,包括和这些国家交往的时候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找到中国和他相容的地方和相象性,让对方能够重新认识中国。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表示,公共外交还需要在以下四个方向努力:第一个使问题意识,这个是必备的公共外交研究者的能力;第二个是创新意识;第三个是中国文化,创新当中如何把中国文化融入到公共外交理论,这种思想是贡献给世界的公共外交;第四,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说公共外交国际表达,对“一带一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社会主义精神这些具有中国特色概念和核心的回应等方面。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前驻乌干达、赞比亚大使,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前特使,中国前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李强民在总结中表示,王义桅教授的新书,无论从理论实践的高度,还是从中国新时代对公共外交的探索,都很有独创性,是近年来到公共外交领域里面的一个力作。王毅国务委员前天在公共外交座谈上提到,加强公共外交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必然要求,这是他第一次提出把公共外交作为必然需求。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经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何让世界更好的认知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如何让世界同中国共同建设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外交战线的事情,也是每位专家学者每位中国人都应该做得事情。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904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