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反对派蓄意设置“塔西佗陷阱”

热点搜索

反对派蓄意设置“塔西佗陷阱”

  中评社香港2月11日电/据香港文汇网报道,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区政府作出了很大努力,但社会上仍有不少批评声音。其中,谣言对疫情防控和政府形象产生了重大影响。反对派一直以来都有“唯政治论”倾向,部分政客不顾社会大局和经济民生,想尽一切办法藉着疫情抹黑政府、拉倒特首,甚至不惜造谣抹黑、贩卖恐慌,企图使市民感觉生活在恐惧中。

  近日,有组织和个人蓄意通过互联网散播谣言,导致部分市民抢购食米、洗手液,甚至厕纸、保鲜纸。事实上,特区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不影响跨境货运,货车司机可获豁免强制检疫,食品有足够存货,供应正常,并没有来货不足问题。以食米为例,全港总存货约2,500万公斤,足够市民食用约一个月,而且米商亦正从各地进口食米。在早年西九龙高铁站“一地两检”制度设计上,反对派将其污名化,谬称为“割地两检”。在去年“修例风波”中,反对派阵营打出“反送中”大旗,先后炮制了“黑衣还眼”“太子站死人”“新屋岭性侵”等种种谣言。

  尽管大部分谣言纯属子虚乌有,不合逻辑、不符常理,但仍然可以蒙骗、误导一大批市民。现在,网上资讯量大,网民难以逐一查核消息,内容愈夸张失实、愈哗众取宠,传播速度更快。客观上导致未经核实消息的传播效力,比脚踏实地的真新闻来得更广。因此,往往是谣言已经满天飞,而真相还没穿上鞋。

  谣言制造者通过网络和街坊传播,唯恐天下不乱,危言耸听,以讹传讹,容易酿成公众混乱和社会恐慌。古罗马时期,有历史学家提出“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概念被用来特指政府丧失公信力,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笔者认为,只要社会发展一天,各种矛盾就会存在一天,各方持份者就会讨价还价、争取利益,也可能通过各种手段绑架政府、抹黑政府。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政治纷争不断、青年问题凸显,特区政府需要认真思考并有效规避“塔西佗陷阱”,尤其是公职人员要有风险意识,始终保持警惕。

  《牛津英语词典》早于2016年便将“后真相”(Post-truth)选为年度词汇,意思是指网络世界往往“雄辩胜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当前,“谣言”跟病毒一样,社会各界都要全力抗击。

  制止谣言四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有力证据及时戳穿。特区政府已在社交媒体开设了“添马台”“睇真D . 知多D ”等专页回击谣言、讲清讲楚。日后,政府唯有与谣言打“时间差”,及早把握时机澄清谬误,更有效以正视听,防范民意被扭曲误导。

  普罗大众应密切留意政府发放的最新资讯,免被谣言误导,否则容易中了造谣者的圈套;还应保持冷静客观,独立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判断,拒绝偏听偏信,令谣言止于智者;更不应被谣言蒙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心稳定、社会安宁。

  (来源:香港文汇网)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239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