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邱毅:陆推大健康产业 对台有巨大磁吸效应

热点搜索

邱毅:陆推大健康产业 对台有巨大磁吸效应


邱毅应邀在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发表演讲。(中评社 黄文杰摄)


邱毅以“乡村振兴、休闲农业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题,在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发表演讲。(中评社 黄文杰摄)


邱毅以“乡村振兴、休闲农业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题,在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发表演讲。(中评社 黄文杰摄)


邱毅在海峡论坛的演讲,阐述以“健康中国”为主轴的“中国梦”、城市梦与产业梦,台湾在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如何参与。(中评社 黄文杰摄)


邱毅应邀在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发表演讲。(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厦门6月6日电/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6日应邀在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中发表演讲。他指出,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以“健康中国”为主轴的“中国梦”,在中国梦的顶层设计下,中国大陆城市自然有其各自的“城市梦”。台湾过去在大健康产业及休闲(旅)农业方面培养出许多专业人才,因台湾市场规模小,这些人才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随着大陆中央惠台政策的出炉,台湾人才可在大陆享有“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台湾在大健康产业各领域的人才势必涌向大陆,出现空前的巨大磁吸效应,形成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契机,为两岸统一塑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

  邱毅,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乡村社会学组学士、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硕士、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后研究。曾任台湾大学、中原大学、淡江大学等各大学研究所教授,2002年至2012曾以亲民党及国民党员身份担任“立委”。

  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6日在厦门登场,邱毅以“乡村振兴、休闲农业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他强调,在大健康产业的文化产业部分,大陆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富文化蕴涵的自然资源与景观,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绝佳环境。以台湾的文化创意人才与休闲农业人才,结合大陆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与庞大市场能量,必能缔造出卓越的经营绩效,使大陆的经济发展突破现今之瓶颈,迈向更高的发展巅峰。
 
  以下为邱毅演讲全文:

  乡村振兴、休闲农业  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一、前言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仅仅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被预期在2020年以后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首强。这种成绩迄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充分诠释,因此美国始终存在“修昔底德陷阱”的恐惧与焦虑,由此衍生出许多意图遏制中国大陆崛起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绝对是个奇迹,但在过去的发展轨道上也出现了不少后遗症,举其重要者,包含城乡发展差距、贫富差距扩大、传统文化规范崩坏、房地产过度开发与炒作、贪腐与官僚主义横行、环境污染与水土资源流失、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高龄化社会与抚养压力,一切向钱看的现实主义等。

  习近平在2012年底担任中国大陆领导人以后,力图调整中国大陆的经济结构,以存优汰劣创造出更辉煌的盛世风貌,除了“一带一路”大战略与亚投行的推动外,主要就是以“健康中国”为主轴的“中国梦”,在中国梦的顶层设计下,中国大陆城市自然有其各自的“城市梦”。

  “健康中国”引导着各城市迈向“健康城市”,在健康中国与健康城市下,中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便出现了,也就是“大健康产业”。而且此处的大健康产业并非指狭义的医疗保健而已,还包含了促使“环境健康”的环境污染防治产业(如空气净化、水资净化、土壤改造等)、生态农业、新能源或再生能源等。而“健康”的概念,除了“身体健康”与“环境健康”外,还包含了“精神健康”,于是也扩大及于文化与教育的产业发展,将这些结合起来使成为“大健康产业”。从2013年以后,“大健康产业”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新机运、新方向、新常态。杰出企业家马云就说过,未来若有人发展的比他更成功,一定是经营健康产业的企业家,大健康产业成为当前最火红的新兴产业由此可见。

  在“大健康产业”与“城镇化”的融合下,中国大陆的农业有了新的生命与生机,并有了“美丽乡村”的愿景,而“乡村振兴”自然也成了现今的政策重点与发展方向。此一发展态势结合了两岸的优势,使台湾过去在“休闲农业”、“富丽农村”、“民宿经济”、“文创农业”、“品牌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因此促成了新一波的“大陆热”和“西进热”。

  大陆庞大的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成为台湾专业人才落实其理想的最佳园地,再加上蔡英文“台独”路线,荒腔走板的无能施政,使台湾竞争力如江河日下,也形成对台湾人才的“推力”。在台湾的推力与大陆的拉力两相呼应下,两岸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有机融合之乐观情势。

  二、大健康产业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
  
  大健康产业既为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其中如何发挥在地特色,使城乡发展差距缩小,从2015年开始浙江省便率先推动各种类型的特色小镇,迄2017年特色小镇已成为大陆各地风起云涌的发展热点,预计到2018年底,全国将出现2000个以上的特色小镇。
  
  所谓“特色小镇”,就是依据“在地特色”发展出来结合休闲、观光、旅游、养生、养老、体验、教育、文创的综合性园区,不是将产品卖出去,而是把游客吸引进来,既可以带动当地的发展,形成实质扶贫、脱贫效果,使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缩小,并可有效抑制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狂飙与过度炒作问题,也可吸引年轻人才留在乡村发展,以防乡村走向“老龄化”的发展恶圈,并促成“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
  
  所谓“在地特色”,包含当地的自然资源、产业特性、文化风俗、自然景观、城郊区位等,综合来说,就是将在地特色予以发挥,使其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例如浙江乌镇,取其古城镇的风光与互联网产业。浙江盘安则取其中草药品种多、且珍贵稀有之特色。江苏如皋取其长寿村以及周边盛产中草药材的养生、养老之健康特色。福建南靖取其土楼古建筑,各种土洋兰花汇聚与茶产业之特色。福建平和则取其王阳明文化、白芽奇兰乌龙茶以及茶山梯田景观的特色。福建武夷山取其自然景观、禅茶文化、武夷岩茶等特色。四川巴中取其大豆自然文化、老人康养中心以及红军文化等特色。

  去年大陆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田园综合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振兴乡村发展”。所谓田园综合体就是以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结合乡村旅游及田园社区的特色小镇,对大健康产业及特色小镇做了更好的有机结合,更可发挥出扶贫脱贫的效果,帮助大陆达到“小康社会”目标,并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另外可因应高龄化社会,推动养生、养老事业,尤其是在田园综合体范围内,建设以康养机构或社区为核心的特色庄园,更能带动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之发展,达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三、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
  
  大陆中央规划在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目前大陆仍有半数人口生活在乡村,城乡差距仍大,因此欲缩小城乡差距,必须进行“乡村振兴发展”。
  
  我认为要推动“乡村振兴”,达到“美丽乡村”之目标,依照大陆的客观条件与台湾的发展经验,可从“休闲农业”或“休旅农业”做起,也就是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做有机结合,更可融合到“田园综合体”的范畴内。休闲农业的发展核心在于“经营”,其经营模式可以归纳成以下九种,也可以说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九种模式:
  
  模式一、连片开发模式
  
  以政府投入为主,由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观光农业。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通过水、电、气、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出各种农业休闲观光专案,供城市居民到农业观光园区参观、休闲、体验与娱乐。
  
  该模式依托于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该模式在全国各地已很常见,如上海市郊区、北京市郊区、南京市郊区基本上都在采用该种开发模式。
  
  模式二、“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模式是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宿型农家乐、体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如成都近郊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就是该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该村原有农户310户,总人口650人,总耕地面积45hm2,在农业观光旅游发展鼎盛时期,村旅游接待点共128个,年均接待游客量达50万人次以上,旅游年经营收入达2000余万元。
  
  模式三、农民和市民合作模式
  
  在农民承包地合理移转集中后,建立休闲农园,以“认种”方式让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使消费者共同参与农业投资、生产、管理和行销等环节,与农民形成紧密联结关系,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事活动。
  
  该模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当时称为“市民农园”,将土地分割为以50m2为单位的块状,向城市居民招租;后来在不同地区演变成多种类型的经营方式,如市民种植纪念树、纪念林、市民租赁农舍经营农家乐等。
  
  模式四、产业带动模式
  
  休闲农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购买,从而带动联锁产业的发展。在这类园区,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可带回土特产品。
  
  如浙江稽东镇的山娃子农庄,在100元门票中,除50元中餐费,游客在离开农庄时还可带回价值50元的一只土鸡和特色高山蔬菜。园区经营者在该基础上,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在自己的种养基地上自种蔬菜,自养家禽,并在城市里设置营销点,或与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挂钩,直销时鲜产品,该模式深受城市民的欢迎。
  
  模式五、村镇旅游模式
  
  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将休闲农业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出观光旅游的基地。主要类型有占民居和占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占镇建筑型、新村风貌型。
  
  如济南市先后重点建设了l3处中心镇和30个重点镇,充分利用小城镇周围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其中历城区仲宫镇、柳埠镇等一批近郊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居民观光、娱乐、度假的休闲农业基地。
  
  模式六、休闲农庄或观光农园模式
  
  随着大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逛公园休闲方式,而是寻求一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利用节假日到郊区去体验现代农业的风貌、参与农业劳作和进行垂钓、休闲娱乐等现实需求,对农业观光和休闲的社会需求日益上升,使众多农业科技园区由单一的生产示范功能,逐渐转变为兼有休闲、体验、教育和观光等多项功能的农业园区。
  
  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型、园林观光型、农业科技型、务农体验型。如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北京“朝来农艺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未来园林大世界”、珠海农科中心示范基地等。
  
  模式七、科普教育模式
  
  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瞭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教育活动。农业园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体闲教育、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如农业科技园区作为联结科教单位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的重要纽带,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和产业孵化提供了实现的舞台。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学或科教单位建立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与国外的农业科技园区模式极为相似,园区的建立为科教单位和入园企业科技产业的“孵化”和“后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大大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辐射推广。我最近协助某企业收购的福建福清“天生农场”就是循此种模式来做规画发展的。
  
  模式八、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模式九、休闲度假模式
  
  随着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旅游化步伐的加快,乡村旅游产品也整经历着有“观光”到“休闲”的发展,由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可选择的类型有:山水田园型、生态养生型、务农参与型(牧场/农场)、农业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节目主导型等,我近期辅导某企业在四川巴中通江县的“中国第一大豆自然村”,就是循此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传统文化、大健康产业与乡村振兴
  
  乡村的美丽,除了景观与自然资源外,就是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是脱离不了关联的。
  
  从“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中国自古就重视各种神奇的中草药材,甚至出现十大仙草之说,均有助于养生健体、延年益寿、滋阴壮阳,如铁皮石斛、天山雪莲、金线连、野生蓝莓等,从这些中草药的产地出发,经过综合性经营治理,便形成了许多著名的特色小镇,如浙江盘安的“江南药镇”、福建漳州南靖的“本草春”,黑龙江伊春的“野生蓝莓基地”、山东东阿的“阿胶村”、四川巴中的“大豆自然村”等。漳州长泰的“金日保健食品园”是以保生大帝(中国医神)的故乡,做为文化结合中草药而形成的田园综合体。福建南平武夷山有融和禅茶文化与武夷岩茶的田园综合体。福建三明则有以泰宁大金湖为优美景观与铁皮石斛、金线莲和无患子等药材的田园综合体。
   
  综合来说,传统文化带给大健康产业丰富的题材内涵,旺盛之企业活力,并创造出极高的附加价值,归纳起来有六个发展方向:

  (1)文化结合自然资源:传统医学典籍中的神奇中草药材,汇聚成具有特色的田园综合体或特色小镇,成为抗衰老、抗氧化、养老、养生的优良休闲基地。

  (2)文化结合自然景观: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特色景观,使之成为具有故事性的旅游、休闲、观光,体验之综合体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图主题园、河北保定的“刘伶醉白酒品尝旅游园”、福建永定或南靖的“土楼旅游园”、新疆伊黎的“解忧公主熏衣草园”。

  (3)文化结合经典人物:因传统文化形成神奇传说,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如山东肥城的“陶朱公故居”、山东淄博的“姜太公故居”、河南洛阳的“大明宫”、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锦里”、浙江乌镇的古城镇“大染坊”、山东临沂之“王羲之故里”,浙江杭州的“胡雪严故居”、福建尤溪的“朱熹文化园区”等。

  (4)文化结合特色餐饮:传统文化结合的特色餐饮如浙江杭州的“杭帮菜”、江苏淮安的“淮阳菜”、河南洛阳的“福王食谱”、山东高清的“田府私房菜”、河南长垣的“厨师之乡”等。

  (5)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特色旅游:在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地区,如贵州凯里的苗寨、云南丽江大理的白族等,甚至如福建龙岩的客家土楼群等都属于此一类型。

  (6)文化结合运动健康产业:以中国传统武术为核心的健康产业也颇受关注,我数年前就到南京为“陈式太极拳集团”做过投资规划指导,另外泉州、莆田也成立不少以“南少林拳术”为核心的武术学校。

  五、乡村振兴,民宿经济与共享农庄
  
  在乡村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下,“共享农村”是一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
  
  “共享农庄”就是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将乡村内闲置住房进行改造,使之形成一房一院一地,再根据需求发展成为城市居民田园休闲、度假养生、文化创意等多种模式,并透过互联网、物联网等平台,与城市的租赁住房需求对接,形成政府、乡村集体、农户及城市消费者的“四赢”局面。说得更简单些,就是企业家可到乡村与村民相互合作,投入资金对村民的闲置房屋进行个性化改造升级,形成美丽乡村中的特色民宿,将民宿出租予城市消费者。民宿的经营权、股权可以转让给城市的居民,做为其假日全家休闲、农事体验、教育培训,甚至是开会议事或养老养生的场所。
  
  “共享农庄”目前在大陆正初步崛起,依专家调研分析,可归纳成五种类型如下:

  类型一:以产品订制为目的的生产基地

  一般是由大型农产品批发商、菜篮子集团、酒店、农企业与乡村集体共同投资,按约定的产品标准生产出特定农产品,待产品成熟后,经过分级包装处理后,按消费者需求配送到指定地点进行营销。

  类型二:以休闲养生为目的的基地

  由乡村集体或农户以出租或合作模式发展成具地方特色的民宿,做为城市消费者前往度假休闲养生所用。

  类型三:以投资获利为目的的基地

  由乡村外的企业或基金,通过资金筹集选择有潜力的乡村,将之发展成“共享农庄”,然后再转手出租或出售,以获取中间的利润差额。

  类型四:以协助脱贫扶贫为目的的基地

  一般由政府结合乡村集体或农民进行共享农庄的建设投资,会优先选择在贫困地区,目的旨在协助脱贫扶贫。

  类型五:具文化创意特色的基地

  选择具文化特色的乡村,将其发展成创意型的共享农庄,吸引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会议、教育培训的各类型消费者前来。

  六、大健康产业的新发展型态
  
  现在大陆的大健康产业已发展出“群聚效应”,如城市中妇女生产后要坐月子,由于月嫂的费用太昂贵,于是就有了专业的“坐月子中心”,使产后的妇女能得到最好的专业照护调理。在坐月子中心里须供应营养餐饮,因此供应“月子餐”的公司应运而生,并以中央厨房的方式来供应餐食到各个坐月子中心。“月子餐”公司为了掌握更好的食材供应,于是便发展出“有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没有受污染的地区(如上海崇明岛)发展成“有机绿色食品基地”,以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供应有机蔬菜、有机米、有机黑毛猪等食材,由生产基地统一配送到中央厨房,再分送至各个订户。此一基地发展起来以后,不仅供应“坐月子中心”,也供应有需求的幼儿园、安亲班、中小学或一般公司行号,甚至做成盒餐方式来贩卖。而除了有机绿色食品基地外,目前仍初萌芽的“农业工厂”也正在发展中,各种使用营养液的无土栽培方式,可供应出无毒、无菌,比有机还具健康要求的食品。这种创新农业正在快速普及扩展中,透过纵向与横向整合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供应链,也带动当地城镇乡村的发展,并使原本相对贫穷的乡村创造出致富的生机。这就是习近平所说“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道理。在东北三省中,黑龙江本来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却也因为如此,使黑龙江保留了更多的生态优势,尤其是肥沃黑土层,于是黑龙江据此优势发展成为“绿色食品基地”,并建立起具有高度优势特色的公共品牌。福建漳州南靖的“土楼优质乌龙茶”,也是此一思路下的产物。
  
  近年来,健康产业也走向电子商务化,与电商、微商结合,打破传统的营销界限,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市场绩效。江西宜春的“巴夫洛智慧农园”更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引入田园综合体,使其成为现代尖端科技结合休闲农业的典范。

  七、大健康产业、乡村振兴与两岸融合
  
  台湾过去在大健康产业及休闲(旅)农业方面培养出许多专业人才,不过因台湾市场规模小,这些人才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无法取得其人力资本的应有价值。现在大陆以大健康产业为发展主轴,并强力推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重视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的发展方向,台湾许多闲置或得不到重视的人才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并随着大陆中央惠台政策的出炉,台湾人才可在大陆享有“国民待遇”,甚至“超国民待遇”,台湾在大健康产业各领域的人才势必涌向大陆,出现空前的巨大磁吸效应,形成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契机,为两岸统一塑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
  
  在大健康产业的文化产业部分,大陆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富文化蕴涵的自然资源与景观,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绝佳环境。以台湾的文化创意人才与休闲农业人才,结合大陆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与庞大市场能量,必能缔造出卓越的经营绩效,使大陆的经济发展突破现今之瓶颈,迈向更高的发展巅峰。
  
  至于大陆现今正初步崛起的“共享农庄”,有相当成分类同于台湾的民宿经济。台湾过去在民宿经济已取得很好的成绩、经验、教训与启示,这些优劣点均可提供大陆做为借镜参考。而台湾在民宿经济的规划、经营、管理人才,亦可在大陆取得发展空间,创造出较台湾更为可观的报酬回馈,这也是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一项典范。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84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