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网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平台负责

热点搜索

网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平台负责

  中评社北京4月17日电/网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平台负责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阳柳

  青少年模式,这一旨在阻断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防火墙”,在现实中似乎成了马奇诺防线。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称,部分直播平台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比如,在使用时限上,斗鱼、虎牙、抖音等平台,可通过输入密码延长使用时间。在充值环节,斗鱼和酷狗规定,对于未成年人使用行为及后果“不承担责任”。在注册和登录方式上,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等9款游戏可通过微信、QQ等操作,绕开实名认证。同时对以上三点大开绿灯,更是不少直播平台的通行做法。

  这真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青少年模式下的防沉迷措施,被直播平台一一化解,本该有力的拳头,轻轻打在了棉花上。
其实,不看专业机构的报告,很多人也能感受到青少年模式的尴尬。去年3月“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上线后,各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积极响应。在上线初期,一些平台在使用时长、内容筛选、打赏功能等方面,尚能遵守监管要求,老老实实运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平台开始在流量、金钱和同行竞争的刺激下,花式玩套路,走回了“只认利益不顾责任”的老路。

  防沉迷系统被架空后,最大的坑是允许未成年人打赏。“熊孩子打赏主播XX万耗尽家庭积蓄”的新闻,屡见不鲜。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大量学生在家上网课,更有机会“触网”。据《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消委会系统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显示,深圳第一季度未成年人用手机支付的方式在网络游戏平台或直播进行充值的消费纠纷,达到4472件。

  理论上说,这样的纠纷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沉迷直播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维权给家庭带来的成本,和直播平台最后付出的代价是否匹配,也充满不确定性。

  不妨先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再谈技术。防沉迷系统或许还有漏洞,需要不断升级、完善,但关键在于,平台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心支持,还是说一套做一套搞“两张皮”? 

  毫无疑问,严格执行防沉迷系统,包括人脸识别、实名认证注册等技术手段,这会给直播平台吸纳用户、增加活跃度、提高业绩带来影响。但面对社会责任这道“必答题”,平台不能“交白卷”。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扎好保护未成年人的篱笆,平台是第一责任人。
平台责任的落实,离不开严格的监管。触及到利益,谁都不愿“对自己下手”,监管部门及时介入,方能让企业“知难而为”。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9276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