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两个空间论与国家统一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两个空间论与国家统一

“两个空间论”指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评社香港9月26日电/中评智库研究员、学术交流部主任束沐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两个空间论”初探》。作者认为,“两个空间论”与习近平思想一脉相承,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治理观、统一观的体现;“两个空间论”对发展两岸关系具有指导意义,是破解当前对台工作中一些迷惑与误区的理论解方;“两个空间论”的实践过程是两岸制度融合,实践成果是“两制台湾方案”,实践目标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文章内容如下: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港澳工作、外事工作、民族宗教工作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国家完全统一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大政治决策和重大战略布局,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兼具历史高度、哲学深度、全球视野的国家统一思想体系。

  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习近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月2日,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1·2重要讲话”),就是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之集大成,也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贯彻、积极践行落实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案头卷、工具书和座右铭。

  在“1·2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笔者将其概括为“两个空间论”,并认为这一论述既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需要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地理解、消化、吸收、运用。藉由本文将“两个空间论”试作阐发,以抛砖引玉。
  一、“两个空间论”的两大核心要素

  顾名思义,“两个空间论”有两大核心要素:其一是空间理论,其二是唯物辩证法。这两大要素都源于习近平思想的广阔理论谱系之中。首先,空间与“时间”相对应,是描述和衡量尺度、维度的基本概念;空间总体上可以分为物质的、实在的、形象的空间(如地理空间),以及精神的、虚拟的、抽象的空间(如言论空间);空间理论的本质是关于“界线”的学说,亦即“接受什么、拒绝什么”或“容纳什么、排斥什么”的学说①。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并纯熟运用空间理论付诸治国理政实践,也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治理思想。例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经典论述②,就是作为“物质空间”的山、水与作为“精神空间”的乡愁的辩证统一;再如,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重大论断③,就是将作为“地理空间”的太平洋升华为中美两国的“合作空间”;又如,习总书记的“底线思维”、“区间思维”等战略思维④,以及“自贸试验区”、“改革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雄安新区”等战略布局,都是习近平思想中空间理论的体现。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就国家统一与对台工作而言,“两个空间论”中的前者“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政治空间,即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台湾居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自由、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参与国家治理的空间;第二,经济发展空间,即台湾同胞与台资企业参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大陆经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分享大陆改革开放红利以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空间;第三,社会文化空间,即台湾民众保有和发展宗教信仰、文化习俗、教育科研的空间;第四,国际活动空间,即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参与国际活动、促进台湾同胞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空间。

  “两个空间论”中的后者指出“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当前“台独”分裂活动主要从以下四个空间展开:第一,政治空间,即“台独”势力利用岛内执政参政权、立法执法权、问政监督权,以选举投票、立法修法、专政手段、宣传动员等多种形式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的空间;第二,经济空间,即“台独”势力利用经济建设、经济贸易、财政税收、资本运作等手段培植积累“台独”经济基础、支持资助“台独”分裂活动的空间;第三,社会文化空间,即“台独”势力利用宗教信仰、教育文化、媒体舆论等手段推动“去中国化”、建构“台独理论”、展开“台独反中”宣传的空间;第四,国际空间,即“台独”势力在国际组织、国际政坛、国际舆论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和从事其他危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活动的空间。

  由此可见,在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中、两岸关系语境下的空间理论,是以现实的海峡两岸隔海分治地理实体空间为基础,进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国际活动的抽象空间。
   二、辩证唯物论形塑的“三观”

  “两个空间论”并非指机械的、并立的、固化的两种空间之间的关系,而是“空间理论”与“唯物辩证法”之间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忠实追随者、信仰者和实践者⑤。毛泽东主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史、社会、革命实际,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代表,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结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过程中,唯物辩证法始终是制胜的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治国理政的高超境界,主要表现为习总书记就“主”与“次”、“一”与“二”、“前”与“后”等重大关系的论述。例如,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问题,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两个不能否定”论,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⑥;再如,“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核心理论⑦;又如,“两只鸟论”即“腾龙换鸟、凤凰涅盘”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形成的经济思想,近年来也运用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之中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两个一百年”、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带一路”倡议、军民融合战略、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是习近平思想中唯物辩证法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运用和发展。

  显而易见,“两个空间论”和习近平思想中的“两个一百年”论、“两个不能否定”论、“两山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哲学思想贯穿“两个空间论”,深刻诠释了“促统”与“反独”的辩证统一、“一国”与“两制”的辩证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和平手段”与“非和平手段”的辩证统一、“操之在我”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三观”:

  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两个空间论”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历史定论,指出了“台独”分裂势力必须灭亡、也必将灭亡的历史大势。同时也以巍然的历史高度、宽广的民族胸襟,超越了中国五千年来历朝历代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暴力与征服、战争与动荡、权谋与治术,勾勒出祖国和平统一愿景下的空间是广阔的,真挚号召台湾同胞参与到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来,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治理观。“两个空间论”生动形象地以“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进一步衍生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国际活动空间等,为今后两岸各党派、各界别通过民主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描绘了清晰可行的路线图。其中,大陆方面可以先“操之在己”地以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路径,建立台湾同胞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安排。同时,也给“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画出多条红线,进而构成一个反对和遏制“台独”的多维度动态治理空间。

  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观。“两个空间论”深刻揭示了两岸关系是平等而非对等、和平统一是融合统一而非谁吃掉谁、两岸协商是共议统一而不是“共议分治”更不是“共议分裂”的本质属性。以追求和平统一为共同目标或愿景,大陆和台湾可以共同创造巨大的共存空间、共融空间与共荣空间,并在这一空间内共同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政治共同体,即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实现百年复兴梦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两个空间论”既是方法论,也是实践指南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⑨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孕育于7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和大陆对台工作的实践经验之中,同时也指导着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对台工作实践。“两个空间论”坚持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强调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台独”分裂活动的底线和红线,这是“活”的理论,是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对台工作的指南。

  “两个空间论”指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创造性地阐释了如何有效“促统”、如何有力“反独”的方法论。一段时间以来,两岸舆论、学界就大陆对台政策和两岸关系发展走向,产生了一些混沌、错误或脱离实际的认知。例如,岛内蓝营出现的“和平现状制度化(永久化)”论、“大陆不武、台湾不独”的“中程协议”论,绿营出现的“维持(‘台独’)现状”论,以及大陆内部出现的“和平统一无望论”、“惠台政策无效论”等。实际上,只要从“两个空间论”出发,顺着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的脉络思考,就能看清这些舆论圈、学术界的纷纷扰扰,找到两岸关系的主流和本质。
  首先,“创造空间”是“促统”的方法论。抽象意义的空间不是静态的、僵化的、固定的,而是运动的、变化的、可塑造的。从形式上看,统一是由“二”到“一”的空间关系;但从本质上看,统一是由“旧”到“新”的空间关系。意即,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是两岸共同创造一个新的政治法律空间的过程。这个属于未来状态的“新”空间(一个政治上完全统一的中国),必将取代处于当下状态的“旧”空间(一个两岸尚未统一、但主权领土从未分割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里的“一国”指的就是上文的“新空间”;而“台湾方案”指的是“新空间”之下(之内)就台湾当局、台湾同胞及各个经济社会主体所享有的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和国际活动空间所达成的宪制安排和制度体系。

  因此,两岸共议统一、共促统一,就是要共同创造、擘划、设计新的空间。对此,习总书记在“1·2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三步走”的行动方案:第一步,两岸“达成国家统一愿景”,这里的“愿景”可以理解为双方对国家统一目标在“各表”基础上的“共表”,两岸只有达成统一愿景,才能为共创和平统一的空间提供根本保证、确定正确方向、开启不可逆进程;第二步,两岸以民主协商方式“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里的“制度性安排”就是两岸在“统一愿景之下”就台湾的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和国际活动空间所作出的制度安排,这是“统一前”到“统一后”的衔接期、过渡期;第三步,国家完全统一、实行“两制台湾方案”,这里的“台湾方案”与前一步的“制度性安排”又存在逻辑递进关系,是统一后得以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台湾同胞各项权利自由的宪制性安排,具有神圣性和稳定性,是中国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四梁八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两个空间论”中“创造空间”的促统方法论,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如何以和平方式推动和引导两岸关系从‘统一前’量变到‘统一后’质变”的疑惑。过去,和平统一曾寄希望于两岸执政者的“一笑泯恩仇”,也曾寄希望于两岸和平协议的“一锤定音”。经过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升华,“两个空间论”无疑指明了方向:和平统一是两岸共商、共建、共享一个新的空间的过程,以达成统一愿景为起点、以国家完全统一为目标,创造空间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是真正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统一路线图。
  四、对台工作的难点、痛点和敏感点,主要出在“灰色空间”上

  在反对和遏制形形色色的“台独”分裂活动中,需要以“两个空间论”为指导,辩证地看待长期困扰、迷惑对台工作的一些敏感问题和认知盲区。

  抽象意义的空间具有属性,空间由谁创造、属谁拥有、被谁使用、受谁控制、对谁有利,这些都是需要明辨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地带(红色、灰色、黑色)”重要论述⑩,也可以引申到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之中:“红色空间”是我们为和平统一所创造出的广阔空间,“黑色空间”是“台独”分裂势力及其从事活动的空间,“灰色空间”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有可能转化为“红色空间”也有机会被“台独”利用或占据的空间。上文提到,之所以“台独”分裂势力还有这样那样的活动和图谋,是因为在一些历史、政治、地理、国际因素影响下,“台独”分裂势力仍然拥有、控制或利用相对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空间从事分裂活动,这就是“黑色空间”之存在。

  “两个空间论”指导我们,要努力壮大“红色空间”、挤压“黑色空间”、争取“灰色空间”朝有利方向转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运动的绝对性⑪,决定了我们与“黑色空间”的斗争是长期的、多样的、复杂的,“台独”势力在岛内执政,“黑色空间”存在并扩展;纵然“台独”势力在岛内选举失利下野,“黑色空间”还是存在并以其他形式演化;即便未来以和、战的任何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复归统一后,“台独”势力还是有可能在海外和岛内继续公开或暗中从事分裂颠覆活动,“黑色空间”仍然不会真正意义上“归零”。香港回归以来,我们与“港独”分裂势力及“反中乱港”活动的长期艰巨斗争,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是崭新的教训、也是鲜活的教材。

  与此同时,红色、灰色、黑色三种空间的此消彼长,也是时刻动态变化的过程,更需要发挥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精准有力地施加影响。意即,如果我们不去壮大“红色空间”、不去转化“灰色空间”,那么就有可能遭到“黑色空间”的侵蚀乃至吞噬;反之,“黑色空间”就会不断遭到挤压、转化为灰色甚至红色空间,两岸关系的政治社会生态就会更加清朗。这就更加突显出和平统一与对台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岸一家亲”、“融合发展”、“心灵契合”等对台理论创新成果,举行两岸领导人会晤、建立两岸事务部门联系机制、颁布惠台31条等对台实践创新成果,和平统一的理论空间、实践空间前所未有地得到开拓。因此,“两个空间论”的提出,展现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看待国家统一、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政治定力、哲学视野与历史高度。
  对台工作的难点、痛点和敏感点,主要出在“灰色空间”上。此处以“中华民国问题”和“ECFA存废问题”为例。前者属于两岸关系“深水区”问题,台湾方面、国民党坚持将“中华民国”作为前提,民进党则炮制出“中华民国台湾”概念,大陆方面在两岸事务性协商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内涵问题,但大陆对台研究界对“中华民国”问题也持敏感、谨慎态度。“中华民国”问题显然是活跃于“灰色空间”的代表案例,一方面,岛内部分人士认为“中华民国”及其“宪法”某种程度上都体现或暗示了两岸一中、走向统一的内涵,希望大陆予以尊重或承认,作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的突破口⑫;另一方面,岛内政治势力显然将“中华民国”操作为渲染两岸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分歧的工具,将其作为拖延、回避两岸关系深层次问题的挡箭牌。

  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藉口⑬。作为在“灰色空间”的“中华民国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将其转化为“红色空间”、阻止其蜕变至“黑色空间”。实事求是地看,台湾目前实行的“中华民国宪法”及其“增修条文”,的确体现出法理一中的内涵,也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国家统一的义务。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不仅给予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民国的历史事实充分的承认和尊重,也陈述了祖国完全统一的使命。由此可见,两岸对同属一中、谋求统一均有宪制性文本的约束。台湾方面如果将“中华民国”与国家统一的价值、目标、进程有所对接,并进行正面表述,两岸共同确认“国家统一愿景”,那么双方就有条件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以双方宪制性法律文本为基础,就“中华民国”在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地位、形态、表现方式做出进一步安排⑭。反之,一旦背离上述目标,“中华民国”变成拒绝统一的藉口,甚至变为“台独”的护身符,那么“中华民国”就蜕变至“黑色空间”的一部分,我们也不会为它留下任何空间。从近年来民进党连续执政、持续推动“台独”分裂活动的态势来看,“中华民国”正在逐渐朝“黑色空间”滑去,对此,包括蓝、绿、白在内的岛内各党派都应该明察、慎思。

  民进党执政及胜选连任后,“ECFA存废问题”亦成为两岸关注焦点乃至辩论议题。实际上,我们不能单独就ECFA论ECFA,一些学者、媒体只关心或计算该协议本身对两岸经济的正负面效益,这无疑是片面的,也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ECFA是两岸经贸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其抽离出两岸经贸活动讨论毫无意义,讨论ECFA的存废必须要放在整个两岸经贸关系、两岸融合发展的大框架下通盘看待和考量。以最新统计数据为例,2020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同比增长9.8%,占台湾总出口比重上升到42.3%,创近十年新高,其中两岸电子零组件的进出口双双创下同期新高,突显出两岸经济双向互赖、深度融合的格局已经形成⑮。
  事实证明,和平统一的空间越宽广,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空间也就越巨大;同理,两岸经贸越交流、两岸融合越深入,和平统一的空间也会得到更大开拓。然而,如果以ECFA为代表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成果,被岛内“台独”势力视为人质或讨价还价的筹码,享用两岸经济红利来投资“台独”活动、不断触碰台海红线,那么ECFA是否有必要继续?在“台独”分裂势力制造重大事变的情况下,两岸经贸活动怎么可能维持常态?这就涉及到阻止“灰色空间”向“黑色空间”转化的问题。因此,在“两个空间论”的指导下,ECFA对大陆方面来说“操之在己”,岛内执政者须认清利害、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五、从“两个空间论”思考两岸制度融合

  古人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统一与分裂、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贫穷,总是周期性地交替出现。然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人们跳出历史的周期律、探寻更加美好的彼岸。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给深受屈辱、动荡、贫困的中国人民找到了方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习近平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⑯,也是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之所以必将超越千年来统一与分裂的周期更替、超越以武力征服实现统一的历史宿命,是因为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也汲取了五千年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思想精髓。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⑰。融合发展的统一路径,心灵契合的统一目标,就是习近平国家统一思想的崇高境界所在。而“两个空间论”则为我们如何推动两岸融合、如何实现心灵契合,给出了明确而睿智的解答。

  首先,制度融合是两岸融合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结果,经济、社会、文化的融合最终要为制度融合创造条件。人类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进入现代、后现代社会,文化认同固然是根,制度认同则是枝和干。根深才能固本,枝繁才能叶茂。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年来中国人在宝岛开垦、繁衍、兴业,中华文化也深深扎根在台湾的每一寸土地上。然而,19世纪中后期以来,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起,海峡两岸陷入长期隔绝对立,大陆和台湾分别走上了不同发展道路、实行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也造就了两岸之间制度认同的隔阂与分歧。唯有制度的融合、制度认同的融合,才能实现心灵契合,否则两岸融合发展就会出现停滞、逆转、倒退,甚至令既有成果得而复失。
  两岸制度融合,不是要求改变其中一方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和服从另一方,也不是双方共同按照一套标准、一个体制、一种模式经过各自改造后另组一个新的制度体系,更不是要改变“一国两制”方针,而是两岸双方在共同坚持统一愿景、共议国家统一的进程中,在保留各自辖区主体实行原有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在一个双方共同认可的、和平稳定的、风险可控的空间之内,进行两岸制度融合的先行先试、探索示范。这个空间可以是以地理、行政空间为基础(如两岸临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三化”、台湾媒体和学者倡议的“金厦融合试验区”⑱),也可以是以法律、经济空间为平台(如两岸共同市场、高新技术产业链共同标准),还可以是以社会、文化空间为纽带(如在“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基础上推动两岸青少年国家历史教育制度)。我们要为两岸制度融合开创空间,也是在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

  以“两个空间论”思考两岸制度融合,给我们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追求心灵契合以巨大启示。第一,传统两岸关系思维下,两岸制度融合几乎难以推动,主因是大陆与台湾体量差距巨大,双方均难以找到制度融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或难以预估制度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次因是两岸政治社会制度迥异,意识形态上的藩篱限制了任何一方推动制度层面融合的主观意愿。但“两个空间论”下的制度融合,则打破了原有思维窠臼,制度融合的场域可以在双方共同创造、塑造的特定“空间”之内进行,且这个“空间”本身就是为和平统一所创造广阔空间的一部分。第二,传统意义上制度融合必须依赖于双方执政当局、政治精英自上而下地研究和推动,这又触及了两岸政治分歧、外部因素干扰等老问题,进而陷入一个死循环。但“两个空间论”下的制度融合进程中,两岸的各政党、各界别、各行各业人士,都可以是两岸制度融合的推动者、和平统一广阔空间的创造者,更可以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也更加符合“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实现国家统一、最终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根本目标。

  “两个空间论”是思想,也是实践。当前,台海局势更加复杂严峻。越是难解的结,就越需要守正创新的探索。笔者衷心期待,两岸各界有识之士能够以此为契机,深入理解、领会“两个空间论”的理论内涵、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共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打开新的局面。
  注释:

  ①西方空间理论的代表学者有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等,参见Lefebvre, Henri (1979)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Freiberg, J. W.(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pp. 285-295). New York:Irvington.

  ②《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18日。

  ③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会见记者》,李伟红,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0日,版2。

  ④《习近平总书记对台政策论述的四大亮点》,李义虎,《中国评论》月刊2016年8月号(总第224期)。

  ⑤《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

  ⑥《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13年1月5日。

  ⑦《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02版,版2。

  ⑧《腾笼换鸟 凤凰涅盘》,叶小文,人民日报,2015年08月31日,版5。

  ⑨参见《实践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第1版。

  ⑩《新时代呼唤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4·19”重要讲话精神》,王一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9日,版7。

  ⑪参见《矛盾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第1版。

  ⑫参见《探索三宪大中国台湾方案》,中时电子报新闻网,2020年3月13日。

  ⑬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习近平,2019年1月2日。

  ⑭参见学者章念驰的观点,《缅怀汪道涵 高举理性旗帜》,《中国评论》月刊2016年1月号(总第217期)。

  ⑮《两岸重开机 正视互赖现实》,中时电子报新闻网,2020年7月29日。

  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何毅亭,学习时报,2020年6月15日,版1。

  ⑰《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人民日报,2014年9月27日,版1。

  ⑱《两岸融合试验区是高招》,王冠玺,中时电子报新闻网,2020年3月7日。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1970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