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中评镜头:蒙古包的前世今生

热点搜索

中评镜头:蒙古包的前世今生


旅游景区内设置的体验式蒙古包有两百多个(中评社 海涵摄)


现代化的蒙古包也采用了砖石作为建筑材料(中评社 海涵摄)


成排的蒙古包(中评社 海涵摄)


蒙古包里装有空调(中评社 海涵摄)


蒙古包(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满洲里8月27日电(记者 海涵)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据了解,以蒙古包这一名称闻名于世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亚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创举。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后来许多游牧民族或长或短地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住屋。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人类早期建筑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在鄂伦春语里歇仁柱为“木杆屋”之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西伯利亚埃文基(鄂温克)人的住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欧萨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属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普通的蒙古包,高约十尺至十五尺之间。包的周围用柳条交叉编成五尺高、七尺长的菱形网眼的内壁,蒙古语把它叫作“哈那”。蒙古包的大小,主要根据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适于游牧,通称四合包。大包可达十二扇“哈那”。包顶是用七尺左右的木棍,绑在包的顶部交叉架上,成为伞形支架。包顶和侧壁都覆以羊毛毡。包顶有天窗。包门向南或东南。

  现如今在中国,随着蒙古族游牧习俗向定点放牧或舍饲半舍饲转变,蒙古族人民几乎完全定居在砖瓦房或楼房里。只有在那些旅游区才能见到传统意义上的蒙古包了。旅游景区的蒙古包一般都设置成酒店的标间模样,摆放有床,往往还配备了独立卫浴、空调、电视等现代化设施。

  景区的蒙古包被成排地安置在辽阔的草原上,游客居于此,可实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夜观星辰,晨观朝阳,在草原的凉爽中感受日夜变幻。偶尔也还会看到几只青蛙从脚边跳过,也不失为一种意外的乐趣。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2921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