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坚持新的发展观引领高质量发展

热点搜索

坚持新的发展观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社,北京,8月15日(新华社)/发展的概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它决定着全局、基本面、方向和长期。它是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的集中体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和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济日报》刊登了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李冰、王小龙的文章,他们说,发展观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的结果,甚至是成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重要关头。它正处于从“拥有”、“足够”到“好”和“优秀与否”的重要关头。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 如果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过去的老一套,不仅很难找到出路,还会错失良机。 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的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征,以绿色为普遍形式,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文章提出,首先,要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让创新动力不断提高。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也日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 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创新驱动已成为许多国家寻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 谁迈出创新的第一步,谁就有领导发展的主动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谁是科技创新的靶心,谁就能率先迈出科技创新的第一步,谁就能赢得优势。” “可以说,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创新第一推动力的充分发挥。 坚持以新的发展观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为第一推动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高端引领、成果转化、释放创新潜力。 加快实施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集中力量开展战略、基础和前沿领域的联合研究,建设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新研发机构,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新兴产业集群化和特色产业品牌化。应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础,开辟科研成果转化渠道,有效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少、慢、难的问题,促进创新与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让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在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获得合理回报。要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力,鼓励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和微创业,将创新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创业活动,推动小微企业向“专业化和创新”发展,形成人人倡导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都能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 发展不平衡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已经成为制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坚持以新的发展观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协调作为内生特征”,着力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深化城乡建设一体化,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给予、少索取、多释放的政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的工农城乡关系。 同时,要坚持“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此外,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中高端消费、创新领导力、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和新动力,形成高质量的区域发展集群。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不断提高生态竞争力。 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正在“期盼环境保护”和“追求生态”。他们要求越来越多的新鲜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和美丽的环境。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方向,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坚持以新的发展观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让“绿色成为普遍形式”,努力打赢污染防治之战,特别是蓝天、碧水、净土之战。 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解决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环境问题,坚决打击非法排污、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为了全面促进对山、河、林、田、湖、草的系统管理,一个领域的宝贵经验应及时应用于其他领域,形成绿色发展的合力。 在这方面,安徽省充分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全面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区域和禁渔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全覆盖,都是有益的做法。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内外发展联动问题,不断提高经济开放程度。 开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繁荣发展的唯一途径。它也是内陆地区赶超的重要法宝。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面临重大调整。发展联系、机会共享和命运与普通人利益融合之间的关系日益突出。 坚持以新的发展观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开放的必由之路”,努力打赢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战斗,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工业技术、能源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品牌、设备和服务“进口”和“走出去”;我们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机遇,形成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政策框架和管理体系,凝聚全球智慧,克服共同困难,以更广阔的视野规划开放发展新思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五是坚持共同发展,解决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让人民的利益感不断增强。 实现全体人民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从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们对更好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教育、就业、医疗保健、住房、养老等公共需求的全面和迅速增长中。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有必要广泛汇集人们的智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力量,形成一个每个人都参与、尽力而为、每个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坚持以新的发展观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同舟共济”,努力在扶贫、增收、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们要更好地解决“两个无忧、三个保证”的突出问题,坚决打赢反贫困斗争,把消除贫困和防止再次贫困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我们要继续改善民生,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广泛、更直接、更有效的措施,解决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7250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