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中评现场:香港媒体团走进湖南中联重科

热点搜索

中评现场:香港媒体团走进湖南中联重科


国产第一台混泥土车(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中联重科车间(中评社 兰忠伟摄)


水稻机(中评社 兰忠伟摄)


拖拉机(中评社 兰忠伟摄)


拖拉机(中评社 兰忠伟摄)


生产车间(中评社 兰忠伟摄)


垃圾车(中评社 兰忠伟摄)


工人们正在作业(中评社 兰忠伟摄)


设备组装(中评社 兰忠伟摄)


小麦机(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中联重科物联网工业云平台(中评社 兰忠伟摄)


采访团一行听取介绍(中评社 兰忠伟摄)


获得前国家领导人表彰(中评社 兰忠伟摄)


江泽民题词(中评社 兰忠伟摄)


玉米收割机(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中评社长沙6月6日电(记者 兰忠伟)以智能制造为主题,“香港媒体湖湘行”采访团5日走进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金融服务三大板块的高端装备制造情况,并实地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企业发展脉络。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20多年的创新发展,使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主导产品覆盖9大类别、49个产品系列、800多个品种。中联重科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目前,中联重科拥有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金融服务三大板块,是国内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中联重科的前身是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拥有60余年的技术积淀,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发源地。”工作人员介绍到,中联重科生产制造基地分布于全球各地,在国内形成了二十余个园区,在海外拥有意大利CIFA工业园、德国M-TEC工业园、印度工业园、巴西工业园和中白工业园。

  据了解,在产品智能化方面,中联重科通过推出产品4.0工程,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加装嵌入式传感器,实现产品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让设备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同时,实现制造商、客户、产品的互联、物联,为客户提供实时、在线、主动的服务,改变传统的研发、销售、服务、管理方式,使公司从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变。通过制造商与产品、客户与产品、制造商与客户互联,实现“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市场在掌上。” 

  “中联重科的4.0产品,是以“模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深度融合传感、互联等技术,创新研发智能关键零部件,并紧贴客户需求研发的新一代工程机械产品。”工作人员说。

  中联重科的产品智能化,是让设备拥有“大脑”,能够向人一样,感知外部信息,会主动思考。举例来说:我们人要了解身体的状况,一般都会去医院,医生通过各种设备为我们做各项指标检查。但4.0产品却可以实现“自诊断、自调整、自适应”,比如中联重科的明星产品——4.0泵车上嵌入了31个传感器,可对泵送、臂架等5大系统实现61项开、停机自检,并且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故障诊断。

  此外,中联重科工业物联网平台已经运行10多年,线上设备共计14万余台,可以监测混凝土泵车、汽车起重机、挖掘机、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路面机械等各类设备。

  其工业大数据应用从“硬、软”两方面同时着手:“硬”是指通过研发新一代4.0产品和智能网关,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丰富设备数据采集维度,提升设备数据采集和预处理能力;“软”则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形成多层次智能化应用体系,为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宏观层面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从2014年底开始,中联重科物联网平台结合企业的新一代4.0产品,更好的为企业和客户降本增效。通过自身加载的多种传感器,物联网平台可实时获取4.0产品的各项数据,这些数据可自动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中联重科有效降低了自身服务成本,提升了设备租赁服务、二手设备交易以及零配件销售等后市场服务收入,产生了增值服务收益,实现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中联重科也借此帮助客户提升自身经营管理的能力,为客户降低包括人力、燃油、维修、设备管理等设备运营主要成本,实现企业与客户共赢。

  目前中联重科已经有13万台设备通过平台与中联重科服务调度中心及快速反应团队连接。在云端后面,2192名服务工程师在时刻准备。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智能服务。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859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