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数据:黄营政客卖楼激怒支持者

热点搜索

中评数据:黄营政客卖楼激怒支持者

图1 香港社交媒体涉反对派知名人士卖楼议题讨论的词云图

图2 国安法生效以来香港社交媒体对反对派知名人士卖楼议题的舆情热度变化

图3 近期社交媒体对各反对派知名人士卖楼议题的关注度对比

图4 各派别网民对反对派知名人士卖楼议题的负面舆情热度变化

图5 在评论刘细良卖楼事件上最受社交媒体关注的前10位KOL(意见领袖)

图6 反对派内激进本土与温和泛民板块对阵营内知名人士卖楼讨论的负面舆情占比变化

  中评社香港4月12日电/近几个月来,反对派政治人物纷纷出售物业令香港各界侧目,而日前黄营名嘴刘细良卖楼获利数千万的消息传出,更激起香港社交媒体的讨论热潮。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港人对上述行为愈发反感,怒批反对派政客藉抗争之名敛财自肥,“危难时刻”却抛下“前线手足”自保,这股声音近期在黄营内部广为发酵,加剧了反对派政客的信任危机。

  综合图1、图2可知,自国安法生效以来,陆续传出反对派知名人士卖楼获利的消息,该议题在香港社交媒体持续发酵,但直至今年1月初的“初选案”国安拘捕行动后,随着黄之锋父、林卓廷等多人卖楼的消息相继传出,才真正引发一轮舆情高峰。而近日的刘细良卖楼事件,再度令该议题急剧升温。

  对比近几个月来反对派头目的卖楼事件,可知社交媒体对此次刘细良卖楼的讨论热度最高,关注度位列13位反对派知名人士卖楼案例之首(见图3)。这不仅与刘在黄营时事评论圈内高企的知名度有关,更反映出反对派政客的卖楼行为,愈发触动港人的敏感神经。

  由图4可知,与之前“初选案”拘捕行动后反对派政客的卖楼舆情热潮不同,此次由刘细良所触发的卖楼议题讨论,其负面舆情的来源主要是反对派而非建制派网民。随着越来越多的反对派头目出售物业,黄营支持者之前所高举的“不分化、不割席”、“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等信条正一步步瓦解,团结假象下暗流涌动,内部矛盾逐渐浮出水面。

  在评论此次刘细良卖楼事件上最受关注的10位社交媒体KOL中,有8位属反对派阵营,除了与刘拍档做时事节目的黄世泽外,其余皆一面倒对事件持质疑、嘲讽甚至严厉批评的负面取态(见图5),可见不仅是建制派或中间派,就连黄营内部也无法继续容忍“同路人”背信弃义,主流舆论皆指责这些政客大难临头各自飞。

  如图6所示,对于泛民政客的卖楼行为,反对派内不同光谱向来有较大分歧,不满与指责的声音主要来自于激进本土板块,而温和泛民的支持者则通常对此持较为包容与理解的态度。不过,在近期有关反对派头目卖楼议题的讨论中,温和板块的负面舆情明显飙升至近40%,达到国安法生效以来的最高位。

  可见,该议题在黄营内部引发的争议正持续扩大,反对派的分歧与撕裂正不断加深。尽管,仍有不少死忠支持者为泛民政客的卖楼行为说项,指责阵营内的批评舆论是眼红这些政客身家丰厚,称拥有物业不应该成为被批斗的原罪;但越来越多黄营支持者开始质疑这些头目的行为是背弃“手足”,并批评他们只是顶着“争取民主”的光环趁机捞钱,将“抗争”视作一盘以募捐帮前线“手足”为名、实则敛财自肥的“人血馒头”生意。

  黄圈经常所自诩的互帮互助,到头来还是绕不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逻辑。越来越多的黄营支持者认识到,那些泛民大佬经常高呼的“民主自由”,根本与街边小贩的叫卖吆喝并无二致;而国安法的巨浪一来,所有的“理想”与“坚持”原来皆可放弃,一切不过如幻泡影。

 (记者:陈日嘉 分析师:杨力聪 工程师:吴悦柠 研究员:林东阳)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808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